摘要:岭南春来早,人勤地生宝。2月5日是蛇年新春第一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锚定目标、整装出发,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把广东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有奔头、更有劲头。
岭南春来早,人勤地生宝。2月5日是蛇年新春第一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锚定目标、整装出发,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把广东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有奔头、更有劲头。
广东建设职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思路与广东“锻造先进制造钢筋铁骨”的“两手抓”紧密契合。接下来,该校将深化产教融合,瞄准数智技术,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产业升级,服务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这是广东的必由之路、光明大道。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会议指出,要锻造先进制造钢筋铁骨,要点燃科技创新澎湃引擎,要育成现代企业强壮主体,要培厚发展环境肥沃土壤。
在提到“锻造先进制造钢筋铁骨”时,会议要求:要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巩固和优化,紧盯衣食住行生活必需、原料器件生产必备,实现成行成市、成链成群、成名成品发展,把产业根基扎得更深更厚更实;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紧盯科技前沿、产业“风口”、市场潮流,打造更多热点、燃点、爆点,努力成为新规则的重要创设者、新赛道的重要主导者。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逐步照进现实。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思路与广东“锻造先进制造钢筋铁骨”的“两手抓”紧密契合。“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也兼具机电技术与数智技术教学体系。
为此,在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程中,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挺膺担当,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省域“双高”校建设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瞄准数智技术,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一、助力产业数智升级。学校以“深耕建筑、数智共融、服务湾区、开放办学”为发展定位,服务广东产业发展,牵头成立全国数智化低碳建筑产教融合共同体,启动广建华晟数字产业学院国家级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成为工信部“产教融合数字化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单位”、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积极探索实践中国特色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深耕“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双百行动”和乡村振兴,投入140余万元专项资金,整合学校技术资源,精准培训乡村工匠累计约1000人次,开展“智慧农业”、“粤美乡村设计”等项目,3个项目被列入县培育典型项目,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广东城乡融合发展。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紧密对接现代服务业需求,开设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等专业,建有物流实训中心、电商直播基地等校内实训基地,与顺丰、中国平安等企业深度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通过共建产业学院、订单班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与中英、中加、中韩合作办学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服务业人才。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国章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立足湾区,着眼“国家战略急需干、职教定位必须干、学校发展应该干”,持续深化改革,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让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搭建更多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现代产业发展,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大湾区数智建造、低碳节能、城市更新等领域发展的坚实支撑力量,服务中国基建出海的“现代鲁班摇篮”。
编辑:卢影红
责编:冯国源
编审:欧敏捷
总监:卢静
来源:最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