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徐克选林青霞出演“东方不败”,金庸:以后别想碰我作品

B站影视 2025-02-06 15:28 3

摘要:1992年,香港电影界迎来了一个风波。当时的导演徐克,凭借自己在武侠片领域的雄图霸业,决定拍摄改编自金庸小说《笑傲江湖》的电影,而他对“东方不败”这一角色的选角,做出了一个大胆且具争议的决定——让林青霞来出演。

1992年,徐克不顾金庸反对,坚持选林青霞出演“东方不败“,两人开启了豪赌,金庸:“以后别想碰我的作品。”

1992年,香港电影界迎来了一个风波。当时的导演徐克,凭借自己在武侠片领域的雄图霸业,决定拍摄改编自金庸小说《笑傲江湖》的电影,而他对“东方不败”这一角色的选角,做出了一个大胆且具争议的决定——让林青霞来出演。

金庸,这位武侠文学的巨擘,曾在多部电影和电视剧的改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他与香港电影界的关系并非总是风平浪静。

事实上,金庸一开始并不看好这些电影改编,尤其是在他亲自掌控的《笑傲江湖》改编上,他对导演、演员以及影片的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

他曾公开表示,任何未经他同意的改编,都是一种冒犯。

即便如此,徐克依然执意让林青霞出演“东方不败”,并在此过程中,不仅挑战了金庸的权威,更开启了两人之间一段矛盾的序幕。

“东方不败”这一角色,金庸的原著中是男性,然而在电影改编中,徐克却决定让林青霞饰演这一角色。

这一决定初看似乎不合常理,但徐克深知,只有从性别上打破常规,才能真正塑造一个不同寻常的“东方不败”。

他认为,林青霞无论是在气质上,还是在表演上,都能给这个角色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张力。

林青霞的武侠形象,在观众心中早已深入人心,而她的气质更是适合演绎这样一个兼具阴柔与刚强的复杂角色。

徐克对林青霞的选择充满信心,但他也清楚,这样的决定可能会引发金庸的不满。毕竟,金庸一向看重对原著的忠实,而将一个男性角色变为女性,显然是对他创作的一种改动。

事实果然如此,金庸对徐克的选角决定感到极为不满。他明确表示,林青霞出演“东方不败”是对自己作品的背离,并要求徐克放弃这个想法。

作为原著的作者,金庸的愤怒不难理解:他的作品无论如何改编,都会受到他本人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然而,徐克并未退缩。

他认为,《笑傲江湖》不仅仅是金庸的小说,它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值得在不同的时空和角度下进行再创造。他执意坚持自己的决定,并与金庸的关系也因此变得微妙起来。

徐克的这种坚决态度,实际上是一场豪赌。一方面,他赌的是林青霞的表演能够打破观众对“东方不败”的传统认知,成功塑造出一个全新的形象;另一方面,他也赌的是金庸最终会接受这一改编。

尽管徐克深知,这样的选择可能会付出与金庸关系决裂的代价,但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最终,电影拍摄完成后,徐克和金庸的关系彻底破裂。金庸不仅没有认同这部电影的改编,反而怒斥徐克对自己作品的“肆意篡改”。

在金庸看来,电影对于原著的偏离,是对他创作成果的亵渎。于是,金庸愤怒地表示:“以后别想碰我的作品。”

这一番话,标志着金庸与徐克之间的彻底决裂。从此,金庸对香港电影的改编态度愈加谨慎,并开始对所有改编权进行严格的把控。

对于徐克来说,这个决定无疑是一次风险极大的豪赌,而对于金庸来说,这种冒险则是对他文学世界的一种不可容忍的侵犯。

其实,金庸对香港电影的抵触,并非始于徐克的《笑傲江湖》。早在上世纪60年代,金庸就曾对香港的武侠电影抱有浓厚兴趣,并试图参与其中。

然而,他对电影的改编质量和对原著的忠实度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金庸的作品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但每一次改编都面临着改动过大的问题,这让他对电影行业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庸也开始认识到,香港电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他逐渐接受了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的一部分,甚至有过几次与香港电影界的合作。

徐克执导的《笑傲江湖》虽然改编上有所偏差,但仍在视觉效果和戏剧性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部分观众也开始喜欢上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

尽管如此,金庸与香港电影的关系,依旧是复杂而充满摩擦的。特别是在经历了徐克与自己决裂之后,金庸更加谨慎地控制着自己作品的改编权,并对改编的质量要求变得更加严格。

他始终坚信,自己的作品不仅仅是娱乐性的文学,它们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任何未经允许的改编,都会降低作品的格调。

尽管金庸与徐克的关系决裂,但《笑傲江湖》电影版的成功为徐克赢得了声誉。

林青霞在电影中的表演也让“东方不败”这一角色成为了经典,无论是在外形塑造还是在性格塑造上,林青霞都赋予了角色一种超越性别界限的独特魅力。

该电影的成功,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徐克的选择是正确的。

然而,对于金庸来说,尽管电影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他始终无法释怀自己作品的改编方式。

这场豪赌,最终没有改变两人各自的道路,却深刻影响了香港电影与文学的交融。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文化创造和艺术表达中,不同视角和立场之间的碰撞与博弈。

#深度好文奖励计划#

来源:可不可以去上学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