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富士GFX100 II+GF500mmF5.6 R LM OIS WR打鸟的独特魅力

B站影视 2025-02-06 14:24 2

摘要:2025年初,正值我开始拍摄鸟类一周年的时刻。回顾过去的一年,从最初的探索到逐渐掌握拍鸟的技巧,这段旅程让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在拍摄技术上有所突破,也在对自然的理解与观察上有了更深的体会。通过多次外拍与反复实践,我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拍摄节奏和风格。

2025年初,正值我开始拍摄鸟类一周年的时刻。回顾过去的一年,从最初的探索到逐渐掌握拍鸟的技巧,这段旅程让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在拍摄技术上有所突破,也在对自然的理解与观察上有了更深的体会。通过多次外拍与反复实践,我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拍摄节奏和风格。

在这一周年之际,我用富士GFX100 II和FUJINON GF500mmF5.6 R LM OIS WR镜头来深入检验自己一年来积累的经验与技能。通过这次的鸟类拍摄体验,我不仅可以反思自己过去的进步,也能够展望未来如何进一步提高拍摄的精度和艺术性。我期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捕捉到更多精彩的鸟类瞬间,同时也希望能通过不断尝试与总结,推动自己在鸟类摄影领域迈上新的台阶。

在这次拍鸟体验中,我首先前往了鄱阳湖,那里是我拍摄涉禽和水鸟的理想之地。鄱阳湖的插旗洲和五星农场,湿地辽阔、鸟类种类繁多,白鹤、小天鹅、鸿雁等候鸟在这里栖息、觅食、飞翔,给我提供了极好的拍摄机会。黄昏的橘光照耀着大地,透过镜头看到这些优雅的鸟类在空中翱翔,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而在这里,我也能够更全面地测试富士GFX100 II和FUJINON GF500mmF5.6 R LM OIS WR各方面的性能表现。

拍摄了水鸟后,我返回上海和杭州,继续捕捉林鸟的身影。上海的中山公园、云天湖公园和金海湿地公园,以及杭州植物园和江洋畈生态公园,这些地方的林鸟种类丰富,环境多样,为我的拍摄带来了不同的挑战。林鸟的快速飞动和复杂的光线条件对拍摄技术要求较高,而富士GFX100 II的高速连拍和精准对焦功能在这些条件下表现尤为突出。在这些城市公园中,我不仅能拍到丰富的鸟类种群,也能感受到都市环境中鸟类与自然相融合的独特魅力。

在拿到GFX100 II和FUJINON GF500mmF5.6 R LM OIS WR这套设备之前,我从未用过中画幅的相机进行过任何拍摄,对中画幅相机存在固有的刻板印象——大底带来一流的画质表现但随之而来的是笨重的机身、镜头,糟糕的对焦以及连拍速度等其他方面的牺牲,所以在这次体验之前,我对中画幅拍鸟这件事一直是秉持怀疑态度,毕竟对于我这类从不上脚架的游击型拍鸟选手,中画幅相机无论是机身还是连拍速度以及对焦性能都与我的需求不符。

令我震惊的是,当我刚上手GFX100 II和FUJINON GF500mmF5.6 R LM OIS WR镜头的时候,我的第一感受是:怎么这么轻?尤其是对于这颗500mm的定焦镜头,我原本的预想是一颗中画幅的定焦肯定不会轻,但真正上手后我小小的脑瓜里充满了疑惑,为什么感觉比我的全画幅变焦镜头还要轻?后来查过资料后,我意识到这颗定焦镜头除脚架环和遮光罩外仅1375g,而我另外一颗全画幅超长变焦镜头的重量都有2000g出头,所以当我拿起这颗FUJINON GF500mmF5.6 R LM OIS WR镜头时,毫不夸张的说,我整个人被blown away了。GFX100 II机身同样充满惊喜,虽然看着唬人,但其实重量只有1030 g(含电池),比某些稍重的全画幅机型仅稍重100g左右,很难想象一台1000g左右的相机里装载了一片1亿像素的中画幅44x33mm传感器。组合起来后,镜头和机身的总重量也仅有2500g左右,对于常年手持长焦大炮拍摄的摄影师来说,这个重量非常舒适,不会造成任何压力。

插旗洲位于鄱阳湖湖区中心,是鄱阳湖湿地的一部分,以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候鸟资源闻名。每年冬季,大量珍稀候鸟如白鹤、东方白鹳等会在此停歇栖息,尤其在傍晚时分与落日形成壮丽的自然景观。FUJINON GF500mmF5.6 R LM OIS WR这颗镜头有着中画幅500mm的焦段,等效全画幅则为396mm,相当于全画幅相机上400mm的视角,再加上这枚1.4X增距镜,等效焦段为554mm,对于拍摄白鹤这类大型涉禽是完全没问题的,而且因为GFX100 II所搭载的1亿像素传感器,让我可以毫无忌惮的在后期通过裁切“赚取”相当一部分的焦段。例如这次在鄱阳湖观鸟,我用GFX100 II拍摄的这一张照片:


凌日的白鹤(ISO200 f/8 1/1600s)

这张照片是在加装了1.4X增距镜后拍摄得到的,因为FUJINON GF500mmF5.6 R LM OIS WR这颗镜头本身足够高的解析力,即使装上增距镜后,画质依然锐利,并且在色差、色散的控制以及对焦性能上未受太大影响,通过后期二次构图,将白鹤和落日同框的空间压缩感毫无保留的展示出来,我将原图进行了不小的竖构图裁切,在1亿像素原片的加持下,重构图的成片仍然保持了1400万像素的精细画面。


凌日的白鹤 原片


凌日的白鹤 裁切

GFX100 II机内的这张中画幅传感器除了拥有让画面充满每一个细节的1亿像素外,依靠大底的天然优势,我也可以用它拍出动态范围更宽的16-Bit的RAW照片,这使得我在极端的光比之下仍然可以靠后期将暗部和高光的细节呈现出来,就如另一张一群白鹤起飞的照片,因为太阳的高光造成的画面明暗对比很强,使得白鹤身上的变成了几乎一团黑,毫无细节可言,这张照片是无法直出的。但因为超高动态范围而带来的高宽容度,使得我仍然能够将白鹤身上的细节尽可能提取出来。


色深展示原片


色深展示成片

摄影是光的艺术,但很多时候兴许会有些遗憾,尤其是拍摄鸟类等动物题材作品时,因为我们经常需要面对许多特殊的情况,如:树木遮挡,清晨傍晚(鸟类活跃时期)等因素造成的暗光环境。鸟类是极为灵动的生物,所以拍摄鸟类大多数情形下绝不能在快门速度上妥协,这就导致了我们需要更高的ISO来补偿场景中缺失的光,致使我们不得不时常面对高ISO所带来的噪点爆炸问题,而GFX100 II的中画幅传感器由于更大的受光面积,并且即使在同等ISO值情况下,中画幅所拍摄画面的纯净程度也要比更小传感器(如:全画幅传感器)所拍摄的画面纯净程度更高。

在插旗洲拍摄白鹤的时候,由于当天气温相对较高,导致上午和下午的大部分时间,拍摄远处田里的白鹤受到的热空气扰流影响非常大,导致只能等到傍晚时分温度降下来后搭配落日的余晖才能拍到令我满意的照片,所以这次不可避免的遭遇了需要拉高ISO进行拍摄的状况,恰好这次我也带上了另外的全画幅相机作为备机,于是我就同等ISO下的高感表现做了一次严谨的比较,结果也正如我所预想的,全画幅相机在与GFX100 II所拍摄的同一场景中,即使快门、光圈和ISO保持一致的情况下,画面的噪点也要比GFX100 II所拍摄的画面更为明显,尤其在彩噪方面。


GFX100 II拍摄(ISO1000 f8 1/1600s),图片经放大以便展示


全画幅相机拍摄(ISO1000 f8 1/1600s),图片经放大以便展示

未经裁切原图对比展示:


全画幅相机拍摄(ISO1000 f8 1/1600s),未裁切原图


GFX100 II拍摄(ISO1000 f8 1/1600s)未裁切原图

在鄱阳湖的另一边,坐落于南昌的五星农场的鲤鱼洲有一个号称“离白鹤最近的地方“的白鹤小镇,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像插旗洲一样成群结队的白鹤,而是一只只在水中时而翩翩起舞,时而”冲刺起飞“的小天鹅。能拍到鸟儿们有趣的瞬间更让我觉得兴奋,这也就对相机的连拍和对焦性能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好在GFX100 II的每秒8张连拍和不俗的追焦性能,让我能够将小天鹅们在水中舞动翅膀的每一刻的优雅姿态和成群低空飞行的画面完整的记录下来。

当我回到城市,远离了曾经近在咫尺的涉禽,我回到了最熟悉的钢铁丛林,开始寻找“蜗居“于各大公园中的“害羞”的林鸟们。

在城市中拍鸟的这两天,最让我感到惊喜的还是这套GFX100II机身+FUJINON GF500mmF5.6 R LM OIS WR镜头的对焦和连拍性能。这次搭载了富士最新的X-Processor 5处理器的GFX100 II相较于上一代的GFX100,最大的提升莫过于这套新的识别和追焦系统了,这套对焦系统除了常规的人类主体,也可识别动物(猫、狗等)、鸟、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飞行和火车一共6种主体,并且可检测主体眼睛并牢牢的跟踪主体进行对焦,这对拍摄鸟类有极大的帮助,让我能够更加专心的进行画面的构图和其他方面的调节。


对象检测选项


北红尾鸲拍摄成片展示(ISO 12800 f/5.6 1/1600s)

对于拍摄野生动物来说,除了相机的对焦性能,快速的连拍也是重要的方面之一,GFX100 II在新处理器加持下,连拍速度也相较上一代的5.0FPS跃升到了8.0FPS,速度提升了60%,并且在更高的缓存空间和更小的帧间延迟的协同下,GFX100 II在最高8FPS机械快门连拍下也实现了近乎无黑屏的拍摄体验。


连拍菜单


树鹨拍摄成片展示(ISO 6400 f/5.6 1/1000s)

可能在我的刻板印象中,一台中画幅相机如果能在拥有像GFX100 II这样能够媲美富士主流机型的对焦性能的同时还兼具足够能打的连拍速度,这已经是dream come true。但这次这台富士旗舰中画幅相机带来的远不止于此,GFX100 II的防抖性能也由前一代的5.5级机内防抖加强到8级机内防抖,即使在全画幅相机上也不那么常见。并且FUJINON GF500mmF5.6 R LM OIS WR镜头也有着高达6级的光学防抖,这套设备给我带来了极其可靠的防抖表现,让我手持拍摄更加的安心。

有了这些高性能的加持,让我在城市中拍摄鸟类的成功率大大增加,拍到了让自己满意的鸟类照片。


江洋畈生态公园-北红尾鸲(ISO 2000 f/5.6 1/1600s)

中山公园的棕头鸦雀(ISO 4000 f/7.1 1/800s)


杭州植物园-暗绿绣眼鸟(ISO 4000 f/5.6 1/640s)

我来到其中一个目的地:云天湖公园,这是一个以园中湖面上各种水鸟闻名的观鸟点,但同时也从来不缺树丛中的林鸟。


云天湖公园水杉树上的北红尾鸲♂(ISO 2500 f/10 1/1250s)


云天湖公园的树鹨(ISO 1600 f/10 1/2500s)

当来到了中山公园,刚到荷花塘就听到了各种林鸟的欢乐鸣叫,其中格外卖力的便是这只蹦来跳去的黄腹山雀,它们因其鲜艳的黄色腹部和活泼的行为而得名,腹部呈鲜艳的黄色,背部和翅膀多为灰色或橄榄绿色,头部顶部有黑色的冠羽,两侧脸颊通常是白色,与头顶的黑色形成对比。由于黄腹山雀属于相对比较小型的林鸟,而我当天并未选择搭配增倍镜,原片拍摄到的黄腹山雀在画面中的占比并不大,但在一亿像素面前,这都不是问题,经过大幅裁切后,黄腹山雀肚子上那一片鲜艳的黄绿色羽毛仍然清晰锐利。


黄腹山雀成片(ISO 2500 f/7.1 1/1250s)


黄腹山雀原片


黄腹山雀裁切

在金海湿地公园,这片公园曾经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是我刚开始拍鸟时常去的观鸟点,虽然此处的鸟况有些神经刀,时好时坏,但似乎一直带着“魔术林”的属性,这次也是很神奇的在落日之时让我在这儿的杂草丛中第一次遇到了有着最强保护色,难得一遇的走在地上的虎斑地鸫,它们行动隐秘,擅长伪装,喜欢在地面活动,并依靠其斑纹与落叶伪装,是一种较为隐秘的鸟类。也正因如此,在拍摄它的时候,我不由感叹GFX100 II这对焦性能,一个字:稳。由于逆光,原片中的虎斑地鸫依然“一脸黑”,但在GFX100 II的高宽容度下,后期也能轻易的“开灯”提亮。


虎斑地鸫原片


虎斑地鸫 成片


金海湿地公园的黄腰柳莺(ISO 800 f/5.6 1/2500s)


金海湿地公园的北红尾鸲♀(ISO 2000 f/5.6 1/2500s)

再次来到我的拍鸟心头好——杭州植物园,这个坐落于西湖附近的植物园是一个非常适合鸟类观察和摄影的地方,尤其对于拍摄林鸟和园林鸟类的摄影师非常有吸引力。这里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植物种类繁多,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栖息地,包括森林、草地、湖泊和湿地等,为多种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和觅食条件。其中最吸引我的莫过于叉尾太阳鸟。雄性叉尾太阳鸟具有非常鲜艳的羽毛,有璀璨的蓝绿色头冠和颈背,猩红色胸部上还有两道相似颜色的须,最具标志性的特征是其尾巴,尾羽长而叉形,形状独特且具有极强的辨识度。但由于叉尾太阳鸟喜爱在山茶花丛中寻找花朵中的花蜜,不仅很难抓拍到,对GFX100 II的对焦和连拍性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且因为时常不能保证良好的光线条件,如原片中的树丛中的叉尾太阳鸟因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光照而显得暗沉,从而使之最具特点的鲜艳色彩不能得到展现,但原片16-Bit色彩深度所保留的超丰富色彩信息使得在后期我能够通过调色将属于叉尾太阳鸟的色彩在成片中还给它。


叉尾太阳鸟原片


叉尾太阳鸟 成片(ISO 6400 f/5.6 1/640s)


杭州植物园的红头长尾山雀(ISO 1000 f/5.6 1/1250s)

橙腹叶鹎是这一次在杭州植物园中我拍摄到的新鸟种之一,这类鸟最显著的特征是其腹部的橙色羽毛,这种鲜艳的颜色在阳光下非常突出。背部为灰棕色,翅膀上有较暗的斑纹,头部呈现暗灰色或黑色,由于颜色鲜艳,我非常喜爱这个新鸟种,并且有GFX100 II的助力,我得以在各种光线条件下记录下来其独特的多巴胺配色。

橙腹叶鹎(ISO 2000 f/5.6 1/640s)


杭州植物园的栗背短脚鹎(ISO 4000 f/5.6 1/640s)


杭州植物园的暗绿绣眼鸟(ISO 4000 f/5.6 1/640s)

在这里也不得不赞叹一下,GFX100 II亿级像素大底带来的随心所欲的裁切简直是太强了。即使是极限裁切也能满足“数毛党”的需求。我用下面两组图给大家做个展示对比,大家也来感受一下亿级像素大底带来的爽感!


杭州植物园的灰喉山椒鸟♀(ISO 4000 f/5.6 1/640s)


局部放大效果


杭州植物园-灰喉山椒鸟(ISO 6400 f/5.6 1/1250s)


局部放大效果

离开杭州植物园后,我来到本次拍摄最后一个观鸟点——江洋畈生态公园,这座公园因为近期有人在此发现了宝兴歌鸫,而在鸟友圈中闻名,是一座结合自然生态保护、休闲娱乐和环保教育为一体的城市生态公园。江洋畈生态公园的湿地和湖泊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尤其在秋冬季节,常见候鸟停留。本次虽然很遗憾未见到“传说中”的宝兴歌鸫,但也不乏各种可爱的鸟儿被我收入GFX100 II的镜头中,


左顾右盼的金翅雀(ISO 400 f/5.6 1/1600s)


江洋畈生态公园-北红尾鸲(ISO 1000 f/5.6 1/1600s)

很高兴在2025年的起点,能够带着富士旗舰中画幅相机GFX100 II机身和FUJINON GF500mmF5.6 R LM OIS WR镜头完成以前根本不敢想象的拍摄,有句话是这么说的:“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富士的GFX100 II内置了消费级别天花板一般存在的传感器和不低的价格门槛,理应担负起更大的责任,而这次富士也确实做到了,凭借着顶尖的防抖能力以及不俗的对焦性能和连拍速度再加上中画幅相机与生俱来的出众的画面解析力,让我尽情地捕捉到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鸟类精彩瞬间。不仅让我对中画幅相机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富士将来的中画幅相机和镜头充满了期待与好奇。希望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我能用GFX系列的相机与镜头为自然界中的这些小生灵记录下更多美好的画面。

来源:蜂鸟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