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非遗版”春节给中国蛇年经济开了个好头

B站影视 2025-02-06 05:09 3

摘要:“中国蛇年春节生机勃勃”“中国正经历令人震惊的旅游热潮”“人们在电影院里找到春运的感觉”……在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国际社会直观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体温”。世界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景区内人头攒动、中外友人一起集福卡和体验数字新年俗,成为这个春节的生动注脚。

“中国蛇年春节生机勃勃”“中国正经历令人震惊的旅游热潮”“人们在电影院里找到春运的感觉”……在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国际社会直观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体温”。世界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景区内人头攒动、中外友人一起集福卡和体验数字新年俗,成为这个春节的生动注脚。

今年的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人们的消费热情集中释放。部分平台“非遗”主题团购套餐订单同比增长12倍,部分餐厅年夜饭“一桌难求”;中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9%、7.0%;中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436.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同比增长6.3%;春节档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双双创纪录,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超北美位列全球第一。热气腾腾的春节消费市场,为中国蛇年经济开了一个好头。

这其中,“文化味”和“科技味”的碰撞令人瞩目。春节期间,文旅市场人气大旺,“非遗”词条成为各平台搜索热点。相关平台数据显示,“春节旅游”搜索量同比上涨328%,古城体验、英歌舞表演、烟花秀等“沉浸式”体验搜索量同比增长2到6倍。在科技赋能下,AI写春联、剪窗花和“元宇宙灯会”让传统文化得到新生。就像国际分析人士所说,春节经济在传统年味中涌现创新活力,折射出中国市场的内生动力和强大韧性。

春节经济红火,也温暖了世界。在这个“非遗版”春节,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节日。在中国社交媒体小红书上,外国人跟着教程学写春联、包饺子、等春晚,共同体验了一把沉浸式过春节。

随着中国敞开大门、不断降低关税水平,“洋年货”纷纷加入中国春节大礼包。新西兰猕猴桃、智利车厘子、澳洲龙虾、俄罗斯雪蟹等各国商品走俏中国市场,满足中国人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年货节期间,意大利巧克力糖果、美国血糖仪的线上销量分别增长82.1%和69.1%。

不仅如此,在签证便利化等政策带动下,“China Travel”和“Chinese New Year”相互叠加,在全球掀起一股跨境游热潮。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到中国过春节的外国游客较2024年增长150%,创下新高。一位名叫伊桑的美国游客在广州品尝早茶后被深深吸引,决定多留几天体验中国新年。与此同时,中国游客的足迹遍布全球2100多个城市。美国《旅行和旅游世界》网站评价称,春节强劲的旅游消费为2025年中国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中国市场的繁荣将成为今年全球旅游业繁荣的标志性开端。

透过火热的春节消费,人们不只看到中国年的活力,也见证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之首。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增消费品2163.9万种,年度新增总量为近五年来最高,这表明中国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活力显著增强。随着数字化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消费场景进一步拓展,中国大市场的活力将更多释放。

春节消费“开门红”,更让人触摸到中国经济的脉动。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了2025、2026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连日来,法国赛诺菲、德国大众等外资纷纷加码在华布局,汇丰等多家外资机构发布2025年全球投资展望,继续看涨中国市场。

一年之计在于春。通过春节这一窗口,世界看到了更加开放包容的中国,见证了中国经济的生机与活力。新的一年,尽管外部环境有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随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发展自身、造福世界。(国际锐评评论员)

来源:国际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