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留意到,许多人的脸庞上,刻画着无奈归岗的倦意。他们坐在办公桌前,哈欠频频,刚处理完几封邮件,便伏案哀叹假期匆匆。
这两天,公司的同事们纷纷踏上复工之路。
我留意到,许多人的脸庞上,刻画着无奈归岗的倦意。他们坐在办公桌前,哈欠频频,刚处理完几封邮件,便伏案哀叹假期匆匆。
然而,与我前排的一位同事截然不同。整个上午,她都沉浸于工作的海洋中,心无旁骛。口渴时,轻啜一口自泡的枸杞香茗;疲惫时,以艾草槌轻敲肩颈,舒缓筋骨。
午休时刻,她还会主动与大家分享春节期间的趣闻轶事。当他人仍沉溺于节后工作的疲惫时,她却仿佛在工作中寻回了久违的宁静与从容。
这迥异的态度,实则源于工作心态的差异。有句名言道:工作乃生命之半,有事可忙,人生方显充实。春节过后,何不将复工视为一种养生的方式,而非不得不面对的任务?
01 调养作息
豆瓣上有个“365天自律计划”小组。但近日,过半组员都在反思春节期间的作息混乱。
有人日日赴宴,暴饮暴食,体重骤增;有人与亲友相聚,不是熬夜博弈,便是通宵欢唱。还有人因睡眠不足,复工首日驾车时仍显恍惚。
你是否也有同感?每逢春节长假,少了早起的束缚,生活习惯也随之变得随性。
作家李尚龙曾言:毁掉一个人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让他无所事事地宅家一年。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培养规律生活习惯的良师益友。
网友@雨浓辞职后,给了自己一段悠长的假期。起初,她享受着自由的无拘无束,每日睡到自然醒,饿了点外卖,通宵游戏也无人干涉。
然而不久,她便感到身体异样。腹部隐痛,食欲不振,失眠难耐。肌肤松弛暗黄,秀发大把脱落。
直至经朋友介绍入职新公司,她才重拾规律的生活节奏。每日朝九晚五,三餐定时,归家后或运动或学习,夜深前安然入眠。
不出一月,她便能感受到曾经的活力重归己身。久治不愈的腹痛,也悄然痊愈。
我深信:人鲜少因忙碌而颓废,多因闲散而荒废。最能滋养身心的,非无度放纵,而是张弛有度的生活。在工作中培养良好的作息,呵护好自己的身体,方能将日子过成心仪的模样。
02 抚养情绪
近年来,“提前退休”成为热门话题。许多人梦想攒足财富,依靠利息过上悠然自得的日子。
然而,知乎博主@简七在直播中,揭示了这一理想生活的另一面。200万存款,每月4000余元利息,除去房租,日均消费仅87元。
心仪之物不敢奢望,向往之旅难以成行。有时甚至为几元钱与人争执不休。久而久之,原本性情温和之人,竟变得敏感易怒。
曾以为情绪不佳,皆因工作繁忙、加班连连。经历过拮据的日子后,方才明白一份稳定的工作,方能让人心态平和地面对生活挑战。
作家中村恒子育儿后,辞去工作,全职在家。丈夫的收入本足以支撑家庭开支,然而频繁伸手要钱,让她心生疑虑。
听见丈夫与邻居交谈,便怀疑是在抱怨她开销过大。孩子稍有哭闹,便惹得她大发雷霆。尤其当乡下母亲提出同住时,无存款的她更是焦虑难眠。
深知不能继续如此的她,决定重返职场。她发现只要手中有事可做,家中的琐事便能暂时抛诸脑后。每逢发薪日,想着能为自己和孩子添置些物品时,心中便涌起一份掌控生活的踏实感。
尽管人到中年,仍需操心父母健康、孩子学业。但工作似乎能抚平生活的褶皱,让她不再如昔日般慌乱无措。
成年人的世界,焦虑与痛苦往往与金钱息息相关。然而你会发现,工作能解决大部分情绪问题,剩余的一小部分也能在工作中得到缓解。
新的一年,请认真对待你的工作。账户上日益增长的数字,便是治愈你情绪的良药。
03 修养心态
春节期间,听闻许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抱怨工作种种。坦白说,若是十多年前,我定会与他们感同身受。
但如今我已明白,工作的最大意义在于修炼心态。初出茅庐的我们,心如玻璃般脆弱,稍受委屈便崩溃。
经历多了,方学会在工作中修身养性。想起日剧《半泽直树》中,分行行长擅自借出5亿日元贷款。
贷款无法收回后,行长立刻向总部推责于半泽。半泽虽受冤屈,但念及家人,决定调整心态,将时间投入工作。
经过多方调查取证,他成功追回借款人的海外资产,自证清白,同时向总部展现了实力。
后来,他升任总行高管时,那位甩锅的上司早已被辞退。有句话说得好:工作是最佳的修行场。
无人能从工作首日便如鱼得水。区别在于,有人经历挫折后怨天尤人;有人则在困境中磨砺心性,变得温和而坚定。
张小娴曾说,击垮我们的往往非工作本身,而是工作的心态。将工作视为修炼之路,那么你所遇的一切,都将成为成就你的垫脚石。
我很赞同这样一句话:“现实中有许多无法掌控之事,但只要好好工作,一切终将回归秩序。”
人生最佳的状态,非提前退休,而是带薪养生。认真工作,保持热情,方能不被杂念所扰,在波折的人生路上从容前行。
来源:一点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