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4日11时30分许,长沙南站16站台,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旅客突然晕倒在地,失去意识。幸运的是,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春运医疗队执勤医生夏明正在现场执行医疗保障任务,听到呼救声后,立即携带急救设备冲向事发地点,与车站工作人员一起展开了一场生命救援。
今天(2月5日),
#男子心脏骤停急救醒来后要赶去上班#
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
男子赶高铁上班心脏骤停晕倒
20分钟抢救成功
醒来第一句话“要赶去上班”
2月4日11时30分许,长沙南站16站台,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旅客突然晕倒在地,失去意识。幸运的是,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春运医疗队执勤医生夏明正在现场执行医疗保障任务,听到呼救声后,立即携带急救设备冲向事发地点,与车站工作人员一起展开了一场生命救援。
夏明迅速评估患者情况,发现患者心脏骤停、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微弱、瞳孔散大、口吐白沫。时间就是生命,他决定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体外除颤、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夏明和车站工作人员不断重复着这个过程,密切关注患者的状态。经过20多分钟的紧张抢救,患者终于恢复了呼吸。
患者醒来后,第一句话便是要赶高铁去上班,并表示暂不去医院。但考虑到患者晕倒时可能有外伤,且不排除合并脑出血的可能性,夏医生耐心分析了病情,最终还是说服患者前往医院进一步就诊。
据申工社此前调查显示,
有96%的网友曾有带病上班的经历。
社长友情提醒:
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同事及领导;
就地休息并进行初步检查;
不要带病坚持上班,
有病一定要及时休息;
只有身体健康才有利于
事业发展、家庭幸福!
手把手教你抓住“黄金4分钟”
我国每年心脏骤停患者约103万人
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在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中,心脏骤停是最危急的一种!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脏骤停患者约103万人,其对身体的损伤以秒计算:情况发生的1分钟内,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可达90%,每延误1分钟成功率下降10%。
因此,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被称为“黄金4分钟”,提高对这一突发状况应对能力,至关重要!
“黄金4分钟”救助教程
发现有人突然晕倒在地——
首先,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准确告知医护人员所在方位;
其次,通过6点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脏骤停:
●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在地,可伴一过性、全身性、痉挛性抽搐,双侧眼球上吊、固定;
●喘息样呼吸,进而呼吸停止;
●颈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
●皮肤、黏膜(口唇、颜面、甲床)青紫、苍白或花斑;
●双侧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若出现上述任一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方法⬇️
同时,可喊人帮忙拿取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目前,我国各地政府都在不断推进在公共场所布置AED,上海地铁所有站点都已经备有AED,此外在很多公共场所也有相关的指引图。
AED操作指南⬇️
综合整理自潇湘晨报、国家应急广播、生命时报等
本期编辑:茅轶婧
来源:申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