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110亿订单,中微公司,厚积薄发!

B站影视 2025-02-05 19:41 3

摘要:对半导体国产替代,中芯国际原董事长江上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江上舟虽不是芯片制造科班出身,却是公认的中国半导体产业奠基人。

“我们不必样样精通,只要有几样走在国外前面,就能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对半导体国产替代,中芯国际原董事长江上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江上舟虽不是芯片制造科班出身,却是公认的中国半导体产业奠基人。

在其全力推动下,国内知名半导体企业华虹半导体、中微公司、紫光展锐、上海微电子纷纷崛起。

但要论谁真正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微公司当仁不让!

对标LAM

刻蚀技术全球领先

不同于北方华创在设备领域的全产品线布局,中微公司的商业模式讲求“先精后全”,主攻半导体刻蚀设备,对标全球刻蚀巨头泛林集团(LAM)。

要知道,随着存储器件NAND的芯片结构从二维向三维转变,单纯缩小单层芯片的线宽对提高芯片集成度的作用越来越小,增加堆叠层数成为主流趋势。

这就要求刻蚀设备不仅要具备更高的深宽比,还要求其能够在纳米级别上实现更精细的图案刻画。

鉴于此,刻蚀机的重要性首次超越光刻机,等离子刻蚀成为最关键且需求最多的工艺步骤,设备价值量占比预计能达到70%以上。

那么,作为国内等离子刻蚀代表企业,中微公司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个是,高市占率。

长期以来,全球刻蚀设备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格局,泛林半导体、东京电子、应用材料合计占据90%的市场份额。

而中微公司的崛起正逐渐打破这一寡头垄断格局。

据悉,中微公司CCP刻蚀设备的国内市场份额已经从2022年的25%左右快速攀升至2023年的60%;ICP设备市占率也从原来的几乎为零快速攀升至2023年底的75%,发展势头强劲。

另一个是,技术迭代速度快。

早在2018年,中微公司5nm等离子体刻蚀机就通过了台积电验证,并用于全球首条5nm制程芯片生产线。中微公司成为唯一进入台积电产线的国内刻蚀设备生产商。

2022年,公司成功研发出3nm刻蚀机;2024年,其3nm刻蚀机顺利进入台积电3nm芯片生产线。

2025年初,中微公司又放出重磅消息,公司最新刻蚀机的准确度已经达到了0.02纳米。而同期,全球三大刻蚀巨头还停留在5nm、3nm阶段。

可以预见,若未来0.02nm刻蚀机成功量产,中微公司将带领中国刻蚀产业前进一大步!

那么,中微公司为何能实现技术的飞速发展?

首先,师从名门。

公司创始人尹志尧博士曾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巨头泛林集团、应用材料公司担任高管职务,全球超过一半的刻蚀设备都有他参与领导和开发的身影。

尹志尧博士40年的经验积累让中微公司自成立起就具备了深厚的技术基础。

其次,持续高研发投入。

2019年到2023年中微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基本维持在13%的较高水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率更是高达16.6%,远超北方华创、至纯科技、华海清科等半导体设备同行。

高研发是中微公司技术高速迭代的重要推动力,助力其一步步打破国际垄断。

截至2024上半年,公司已成功申请264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224项,技术储备相当丰富。

存货激增91%

是福是祸?

高精尖的技术固然为中微公司的产品提供了强劲的竞争力,但对企业来讲,健康的财务状况也相当重要。

中微公司财报显示,公司近几年的存货增长速度非常快!2024年第三季度中微公司存货总额高达78亿,同比增长91%。

时间线再往前推,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只有12亿存货,4年时间存货总额就增长了5.5倍。

存货激增,是公司的产品卖不出去吗?

一般来讲,企业存货激增,要么是需求萎靡导致的积压;要么是预期需求旺盛导致公司提前囤货。

具体中微公司属于哪一种,我们还要用数据说话。

业绩正增长。

若是需求萎靡导致公司存货激增,那么公司产品就很难卖出去,体现在财务数据上就是业绩大幅下滑。

而中微公司营收从2019年的19亿增长到2023年的62亿,直接扩张了3倍;净利润也从2019年的1.89亿飙升到2023年的17.8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5%

2024年中微公司年报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90.65亿,同比增长44.7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17亿,同比微降16%-4.8%。

净利润同比微降主要是2024年研发费用大幅增加以及2023年获得股权处置额外收益所致。整体来看,中微公司营收和净利润依然是正增长的,没有存货积压的迹象。

盈利相对稳定。

若是需求萎靡导致的存货激增,公司一般会主动降价去库存,体现在财务数据上就是毛利率大幅降低,比如通威股份为去库存毛利率从2023年的29%直降到2024年前三季度的7.7%。

而中微公司2019年到2023年毛利率一直在上升,2024年前三季度虽略有下降,但仍保持40%的较高水平,说明盈利能力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存货积压的信号。

订单充足。

从中微公司存货分类数据看,“在产品”和“发出商品”增长最快,表示公司存货激增主要是因为正在生产和已经发出但尚未实现收入的产品数量增加,说明公司目前订单充足,正在积极生产。

中微公司公告显示,2024年公司累计新增订单将达到110-130亿,这更加说明公司存货激增是因为预期需求大增,在积极囤货。

那么,中微公司预期未来需求大增的底气在哪?

一方面,国产替代加速。

最新数据显示,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兴旺,中国大陆未来四年将保持每年30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用于晶圆厂设备支出

刻蚀设备和薄膜设备是半导体前道设备中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预计优先受益国产替代加速的红利。

另一方面,薄膜沉积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秉承“先精后全”的原则,在刻蚀设备实现高速发展后,中微公司继续研发薄膜沉积设备,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目前,公司在研薄膜沉积产品共20多类,2023年已有6类产品交付,预计2025年将有10多款新产品交付客户。

随着新产品量产,公司订单量或将迎来新一波增长。

结语

当下,中微公司正处于一个有机良性循环中——下游需求旺盛,公司订单量、利润大增,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技术升级进一步加快,成长潜力巨大!

来源:飞鲸投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