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坦类降压药适合哪些人群?哪些人不能用?常用药物都有哪些?

B站影视 2025-02-05 18:22 3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高血压是影响全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版)》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7亿,且诊断率和治疗率仍然较低。

面对高血压,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风险的关键手段,而沙坦类降压药(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因其良好的降压效果和较少的不良反应,已成为临床一线推荐用药之一。

那么,沙坦类降压药适合哪些人?哪些人不能用?常见的药物又有哪些? 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患者更科学地管理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沙坦类药物的降压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松开血管的紧箍咒”。人体内一种叫做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II)的物质,会让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同时还会刺激醛固酮的分泌,使身体保钠、保水、排钾,导致血容量增加,加重高血压。

沙坦类药物的作用就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结合,让血管保持舒张状态,从而降低血压,同时减少钠水潴留,保护心脏和肾脏。

相比于另一类常见的降压药普利类(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沙坦类药物没有ACEI常见的干咳副作用,因此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沙坦类药物不仅能降压,还有心血管保护、肾脏保护、改善代谢等多重作用,特别适用于以下几类人群:

合并糖尿病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1. 研究证据:《2022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南》明确推荐,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已经出现蛋白尿或肾功能受损者,首选沙坦类药物或普利类药物。

2. 原因:沙坦类药物可以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同时不会影响血糖代谢,对糖尿病患者更友好。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CKD)患者

1. 研究证据:《2021年KDIGO慢性肾病指南》推荐,慢性肾病合并高血压,尤其是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应优先选择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

2. 原因:沙坦类药物可以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衰退,在保护肾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或心衰患者

1. 研究证据:《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指南》推荐,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患者,可使用沙坦类药物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2. 原因:沙坦类药物能减少心脏负荷,抑制心肌重塑,降低左心室肥厚程度,对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益。

对普利类药物(ACEI)不耐受的患者

1. 研究证据:《2018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指出,ACEI类药物(如依那普利、培哚普利)可引起约5%-20%的干咳,而沙坦类药物避免了这一问题,适合替代使用。

2. 原因: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导致缓激肽增多,而缓激肽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引发干咳,而沙坦类药物不影响缓激肽水平,因此不会引起咳嗽。

虽然沙坦类药物安全性较高,但以下人群不适合使用或需谨慎使用:

孕妇及备孕女性

1. 研究证据:《2020年美国高血压指南》明确指出,沙坦类药物可导致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增加胎儿死亡风险,孕妇禁用。

2. 原因:沙坦类药物会影响胎盘血流,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羊水过少等严重后果,育龄期女性需谨慎使用。

严重肾功能衰竭或高钾血症患者

1. 研究证据:《2021年KDIGO慢性肾病指南》强调,重度慢性肾病(GFR

2. 原因:沙坦类药物可能抑制醛固酮分泌,导致血钾升高,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

1. 研究证据:《2019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指出,ARB可能加重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的肾功能损害,应避免使用。

2. 原因:沙坦类药物会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肾脏血流,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沙坦类降压药包括:

· 氯沙坦(洛汀新):降压作用较温和,适合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 缬沙坦(代文):降压效果较强,可用于心衰患者。

· 厄贝沙坦(阿普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有较好保护作用。

· 奥美沙坦(欧必欣):降压效果持久,适合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

· 替米沙坦(美卡素):具有较强的降压作用,同时可改善代谢综合征。

· 坎地沙坦(必洛斯):适合合并心衰的患者,能降低住院率。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版)》

2. 《2022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南》

3. 《2021年KDIGO慢性肾病指南》

4. 《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指南》

5. 《2020年美国高血压指南》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健康科普之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