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四个转化 』推动『三率 』提升

B站影视 2025-02-05 14:09 2

摘要:河南科技学院具有“源于农、兴于农、发展于农、服务于农”的鲜明办学特色,突出科技引领,坚持“产学研”协同发展,科研成果遍地开花。该校培育出的“百农4199”“百农207”“百农607”“百玉5875”“百薯1号”等小麦、玉米和红薯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2亿余亩,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苏洪峰 实习生 喻允祯

河南科技学院具有“源于农、兴于农、发展于农、服务于农”的鲜明办学特色,突出科技引领,坚持“产学研”协同发展,科研成果遍地开花。该校培育出的“百农4199”“百农207”“百农607”“百玉5875”“百薯1号”等小麦、玉米和红薯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2亿余亩,增产效益超200亿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该校深化校企校地合作,突出成果转化与横向合作,实施合作项目300多个,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近期举办的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十条”发布暨校企校地项目合作集中签约活动上,河南科技学院共签约10个合作项目,涉及作物品种培育、新药研发、食品加工、智能制造等领域,这些项目不仅能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还能带动就业增长与人才培养,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日,记者采访河南科技学院副校长丁轲,他对《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十条措施”》的实施充满了信心。

“校企校地合作是高校发挥服务地方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85年的办学历程,让河南科技学院积累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科研能力。这次新乡市发布的《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十条措施’》,从制度设计到实际操作都充满了创新性和针对性,必将对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升级转型、人才培养引进以及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丁轲说,河南科技学院将抢抓新政策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围绕新乡市重点产业的需求,进一步开放学校的实验室、科研设施和数据资源,与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在作物品种培育、新药研发、食品加工、智能制造等领域打造一批“产学研”合作示范项目,推动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丁轲表示,河南科技学院将着力打造成果转化新模式,加快“四个转化”,把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转化为地方产业发展的技术优势,把企业的实际需求转化为师生科研方向,把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企业的生产实习基地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课堂。学校将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依托学校获批的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留新率、科技成果转化率、企业高技能人才增长率。学校将与政府、企业共同建立校企校地协同发展长效机制,定期开展“企业进高校”“高校进企业”“校企合作对接洽谈会”等活动,推动科技、人才、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完善合作机制和成果共享机制,确保合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力争将学校建设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校企校地合作典范。

编辑:魏涛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