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里罗城:山乡焕新 游兴业盛

B站影视 2025-02-05 13:44 3

摘要:时代在变,家乡也在变。从记者的回乡见闻中,我们可以看到:变的是乡村发展的思路,不变的是优秀文化的底色;变的是焕新的村容与蓬勃的产业,不变的是青山绿水间的乡愁记忆与淳朴人情;变的是父老乡亲们的生活水平,不变的是家乡游子们永远的乡土认同。

时代在变,家乡也在变。从记者的回乡见闻中,我们可以看到:变的是乡村发展的思路,不变的是优秀文化的底色;变的是焕新的村容与蓬勃的产业,不变的是青山绿水间的乡愁记忆与淳朴人情;变的是父老乡亲们的生活水平,不变的是家乡游子们永远的乡土认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宏冰

1月28日,驶过山环水绕的环大别山高速公路,穿过麦田青青的乌桕谷,走过科技范儿十足的“悠然见南山”太空舱营地,烟雨朦胧的大别山张开巍然的臂膀,像母亲一样拥我入怀。

我的家乡,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村到了。

里罗城,这座曾被大山“锁住”的古老村落,因为河南日报社高级记者王天定退休后受聘到此担任“名誉村主任”,将他历时十余年拍摄的“走百村·看脱贫”和“大中原·红河南”大型纪实摄影展先后落地于此,打造成著名的“山村画廊”和“红色画廊”,从而成为年均吸引20万游客的“网红村”。

“以前回村想‘逃离’,现在回村为‘淘金’。”大学毕业的吴俊贤,站在自家改造的“开门见山”民宿前笑着说。

在外地城市工作一年有余后,吴俊贤选择回乡把自家小院改造成山村民宿,老树蔸变成了小茶台,鹅卵石铺成了石板路,窗外清溪浅唱低吟,门前青山云蒸霞蔚,林中百鸟婉转啁啾,吸引着无数游客到此小住。

从山外嫁到山里,何晓洁也从城里住进了村里。婆婆蒸的“米面发”,公公扯的油挂面,邻居家的土蜂蜜,还有当地有名的商城高山茶、山茶油、筒鲜鱼……都成了她电商热销的“香饽饽”。

“去年卖了20多万元,今年和老公商量了,准备搞直播,把这大山美景和优质土特产品一起推销出去。”何晓洁兴奋地说。

村党支部书记陈启鑫表示,像吴俊贤、何晓洁这样的返乡青年,村里已有十余人。而从2020年至今,里罗城村新增民宿、餐馆20余家,从事电商、直播的有8人,乡土特产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春节前后,在余子店村经营“乡土情菜馆”的程晓鑫夫妇一直忙个不停。除夕那天,从城里回来的一个大家庭,在这儿订了三桌年夜饭;正月初一虽说歇业,可亲戚朋友来了一拨儿又一拨儿,小两口忙活了一整天;从初二开始,订餐电话一个接一个。“有生意上门,再累也得接待好呀。”程晓鑫笑着说。

从年初忙到年尾的“廊桥别苑”老板吴从华夫妇,则痛痛快快给自己放了个假,暂时闭店歇业,和在珠海的儿子一家一起去旅游。

“里罗城越来越‘红’,山里生意越来越‘火’,咱也得换换思想,像城里人一样好好享受生活!”电话那头,吴从华一家的幸福欢笑声在山间回荡。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