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RTX 50系列显卡极度缺货,但第一批抢到的也不完全是幸运儿,网上已经有多起RTX 5090D/5090变砖的反馈,普遍和最新驱动有关,但目前尚无权威说法和官方回应,还得等后续。
RTX 50系列显卡极度缺货,但第一批抢到的也不完全是幸运儿,网上已经有多起RTX 5090D/5090变砖的反馈,普遍和最新驱动有关,但目前尚无权威说法和官方回应,还得等后续。
首先是B站网友“Frilyn”,首发抢购不到,加钱到2.5万从闲鱼买了代拍才入手,万丽的RTX 5090D星舰,搭配主板是华硕 X870E HERO,处理器是锐龙7 9800X3D,电源是首席玩家NGDP 1300W。
最初是正常的,连接DP接口,通过NVIDIA App更新驱动,一分钟后黑屏,提示DP接口无信号,重启依然如故。
改用核显可以开机,通过NVIDIA App、GPU-Z等工具都可以看到RTX 5090D,但是切换到独显输出,仍然黑屏、DP无信号。
多次尝试后,显卡风扇突然全速运行,NVIDIA App、GPU-Z等都已经找不到RTX 5090D,再刷主板BIOS、检查电源线、DDU卸载驱动等各种努力均宣告失败。
进入BIOS查看硬件配置,PCIe x16插槽位置显示没有硬件。
之后借了一块GT 1030,可以正常开机并检测到,证明PCIe插槽没有问题。
目前,这位网友依然在等万丽官方的回应。
此事已经在各种渠道传播开来,有网友得到进一步消息称,新驱动会导致RTX 5090/5090D有很大的概率死机,小概率会花屏,极小概率会烧掉GPU核心或者其他IC元件。
还有网友曝料,七彩虹、技嘉的RTX 5090D也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更进一步,这种事儿并非仅仅发生在中国特供版RTX 5090D的身上,国外的原版RTX 5090同样被波及。
一位买到华硕RTX 5090的国外网友就称,Windows设备管理器、NVIDIA App、BIOS等均无法检测到显卡(未说明是否升级过驱动),但是显卡LED灯是亮的,风扇也在转。
另外,RTX 50系列上市之前,NVIDIA曾经保证,曾经发生在RTX 4090上的16针电源接口引发的烧毁问题,已经完全解决,新卡绝对安全,但意外还是发生了,只是看起来似乎并不怪新卡本身。
香港媒体PCM声称,他们在RTX 5090D、RTX 5080的首发评测中,经过大量高负荷测试,系统平台两个1200W电源对应的两个12VHPWR 16针电源线接口都被烧毁,提醒大家抢到新卡记得换电源。
不过,PCM随后发布更新说,他们同时测试了RTX 4090,在不同显卡之间对电源线进行了大量插拔,期间就注意到了一些不稳定现象,但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烧毁的,因为电源始终正常。
除了电源线两端都被烧毁,经过仔细检查,还发现RTX 4090上有明显的烧毁痕迹,RTX 5090D/5080则很正常,还可以继续使用。
由此推测,这次电源线烧毁现象可能还是在RTX 4090上出现的,应该与RTX 5090/5080无关,它俩只是被牵连了。
另外,PCM一直在说12VHPWR,这是16针接口的初版规范,而升级后更安全的是12V-2x6。
不知道PCM的说法是老习惯,还是他们的电源和电源线仍旧是老版本。
根据NVIDIA官方给出的规格表,RTX 5090/5090D都需要至少1000W功率的电源,并搭配原生16针电源线,或者四条8针转16针。
官方没说的是,电源最好符合最新的ATX 3.1规范,因为一方面它自带的12V-2x6电源线更安全,另一方面RTX 5090的瞬间功耗可超过900W,只有新电源才能满足。
据科技媒体ComputerBase的最新测试结果,NVIDIA GeForce RTX 5090显卡也可以使用3x8针电源线供电,只不过性能会下降约5%。
RTX 5090显卡的默认TDP为575W,官方推荐使用600W的12V-2x6连接器或四根8针PCI电源线。
不过测试表明,RTX 5090显卡即使在只有三根8针电源线(总功率450W)的情况下也能启动,但其TDP会被限制 450W。
在这种情况下,RTX 5090的性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平均FPS下降约5%,不过这一性能损失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并不明显,对于那些希望避免升级电源系统的用户来说,可能是一个合理的折衷方案。
相比之下,RTX 5080显卡的TDP为360W,对电源配置的要求更为严格,测试发现,RTX 5080无法在仅使用两根8针电源线(总功率300W)的情况下启动。
这表明NVIDIA的固件在RTX 5080上没有为较低的功耗设置提供支持,而RTX 5090则会在检测到供电不足时自动调整性能。
这就意味着RTX 5090用户在使用三根8针电源线时可能会面临轻微的性能损失,但仍然可以正常使用显卡。
而RTX 5080用户则必须确保使用至少三根8针电源线或12V-2×6连接器,否则显卡将无法使用。
说起来,新品上市之初缺货不是新闻,但是像RTX 50系列这样离谱的似乎还没见过,全球各地都是一卡难求,从AIC品牌厂商到零售商再到玩家都翘首以盼。
比如在英国,最大的零售商OCUK在新卡发售前就警告说,他们手里只有不到10块RTX 5090,而且不确定什么时候才能到货多少。
开售之后,很自然地就迅速卖空了,甚至不再接受预定。
按照其说法,RTX 5090到货要等最短3周、最长16周,也就是几乎4个月;RTX 5080稍好一些,也得等2-6个月。
比如在荷兰,零售商和AIC厂商都在抱怨连天,原因是NVIDIA对于出货时间、规模的掌控非常随意,即便是签了合同、付了货款也不一定能能拿到货,尤其是如果出现NVIDIA认为是违规的行为,就根本拿不到货。
很多型号都要一批一批地到货,就跟挤牙膏似的:
微星5090:第一批2月14日、第二批2月26日、第三批3月24日
华硕TUF/PRIME 5080:第一批2月7日、第一批2月14日、第一批3月28日
华硕TUF 5090:第一批2月14日、第一批2月27日、第一批3月18日
华硕ASTRAL 5090/5080:第一批2月14日、第一批3月28日
另外,NVIDIA FE公版在3月份之前,完全没货。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中国春节、NVIDIA与AIC沟通问题导致本就产能紧张,二是黄牛泛滥城寨,甚至整个欧洲的RTX 5090、5080公版卡在发售前就被黄牛机器人提前抢空了。
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黄牛党开始活跃,有消息人士透露,RTX 5090显卡的黄牛转售价已经喊到20万至30万元新台币,是官方定价71990元新台币的3倍以上。
同时还有业者透露,台湾地区的首批到货量极少,每家经销商分配到的数量仅为个位数,预计缺货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当然不只是中国台湾,比如在日本,东京秋叶原一家店甚至因为抢购的人数太多,导致场面失控,不仅影响了周边幼儿园,还阻碍车辆通行,迫使店家紧急停售。
为了应对这种混乱,网友们想到了一个妙招来戏耍黄牛,在二手平台eBay上,出现了大量恶搞商品,卖家们通过列出“显卡照片”来戏弄黄牛的自动购买机器人(Bot)。
这些卖家在商品详情页中明确写道:
“你将收到一张RTX 5090的照片,而不是实物。”
“人类请勿购买!这仅供Bot购买……你只会收到一张写着‘5090’的照片。”
这些卖家的目标是对抗黄牛机器人,确保真正的玩家不会误购。
当然,一些照片仍被人类用户拍下,卖家不得不手动取消订单,尽管如此,这种方法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黄牛的抢购行为。
黄牛现象在限量商品中屡见不鲜,各大企业都曾尝试打击黄牛,但效果甚微,唯一真正有效的方法,恐怕只有保证足够的库存,以满足市场需求。
来源:全产业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