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央媒38次聚焦,蛇年春节,“人文南海”何以爆火?

B站影视 2025-02-05 07:25 2

摘要:在这个春节假期里,南海围绕“千万福星过大年”的主题,线上线下同步发力,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文旅商贸活动,不仅让本地居民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更让全国人民见证了南海的独特风采。

在2025年的新春佳节,南海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和浓厚的节日氛围,成功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为南海人文经济示范区的建设打响了新年的“头炮”。

在这个春节假期里,南海围绕“千万福星过大年”的主题,线上线下同步发力,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文旅商贸活动,不仅让本地居民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更让全国人民见证了南海的独特风采。

据不完全统计,新春假期期间,各级新闻媒体关于南海的报道高达千余篇,其中央媒报道38条,南海一天之内三次登上央媒,南海醒狮登上《新闻联播》,央视更是17次聚焦南海,总时长约75分钟。水上花市、醒狮、龙舟、咏春等传统文化元素,在央媒的镜头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高端媒体的高频聚焦,也带来了高“能见度”。春节期间,佛山南海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63.19万,同比增长11.49%,增速全市第一。其中,西樵山景区累计接待33万人次,同比增长70%,打破了西樵山历史春节接待游客记录。

这一连串瞩目的数字,不仅映射出南海在建设人文经济示范区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更彰显了“人文南海”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不断攀升的强劲态势。

那么,是什么让“人文南海”赢得央媒的频频聚焦呢?其背后有何“上分”秘籍?

南海醒狮登上《新闻联播》

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有华人的地方必有醒狮,这一传统艺术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心中。而天下醒狮,皆出南海,广东醒狮更是作为中国狮舞中的南狮代表,其发源地正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南海。

在这个新春佳节,南海醒狮在高端媒体平台上大放异彩,成为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使者。

1月29日,大年初一,南海醒狮就登上了CCTV-1《新闻联播》,以矫健的狮艺表演,舞出了新春的精气神。同时,南海形象宣传片《醒狮贺岁》和《以美好致青春(醒狮操)》等片段也在央媒逐一呈现,这些宣传片段不仅展现了南海醒狮的雄姿,也提升了南海人文经济的影响力。

南海有力推动醒狮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人文城市品牌形象更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大年初一,南海里水展旗学校醒狮队,也登上了央视CCTV—1首届少儿春晚《跃动嘉年华》,表演节目《纸飞机》,为全国观众送上新年祝福。节目上,这些年轻的醒狮传承者们,将带有浓郁佛山特色的传统醒狮文化带到了央视的大舞台上,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了这项传统艺术。

大年初一(1月29日),南海里水展旗学校醒狮队,登上央视CCTV-1首届少儿春晚《跃动嘉年华》,表演节目《纸飞机》,为全国观众送上新年祝福!

非遗同样在南海焕发了新的生机。春节期间,非遗正青春,醒狮操、咏春等南海元素闪耀中国非遗春晚。在CCTV-1《2025年非遗晚会》,佛山咏春拳叶问宗支非遗传承人董崇华通过《咏春少年》节目向大家拜新年。在广东卫视2025中国非遗春节联欢晚会,佛山南海西樵民乐小学的小飞鸿国术团、佛山咏春拳叶问宗支非遗传承人董崇华亮相,一招一式,英姿飒爽,用醒狮和功夫传承千年文化底蕴,让非遗之光焕新闪耀。

央视17次聚焦南海

水上花市成热门打卡地

除了醒狮和非遗,南海水上花市也成为了新春期间的热门打卡地。

新春期间,南海水上花市、醒狮、龙舟、咏春等人文经济元素霸屏央视,获央视17次关注,再创高端媒体宣传顶流。

迎春花市是岭南地区春节前夕规模最大的一项传统民俗。1月25日,央视广东总站《湾区花正开》走进南海里水,约 20分钟直播水上花市盛况,让全国观众领略了岭南地区春节前夕的传统民俗。央视“中国舆论场”微信视频号也推出《大年初六,恰逢立春,一年的蓬勃,自此开篇》,推介南海里水水上花市美景。

里水水上花市日夜美景。

水上花市也吸引了另一央媒的聚焦。如人民日报05版以《过年好,年年好!》为题,刊登里水水上花市的精彩图片。

位于里水的“水上繁花·好运来里”新春水上花市获央媒关注,刊登在《人民日报》专题报道《过年好,年年好》中。

此外,央视多个频道还播出了关于南海龙舟赛、醒狮少年成长等专题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南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CCTV-13《朝闻天下》播出《广东佛山 龙舟竞渡共贺新春 挥桨击水奋勇争先》,报道丹灶镇举办龙舟赛共贺新春。

CCTV-4《中国新闻》、《今日环球》播出《新春走基层·热爱 醒狮少年正长成》,6分钟专题报道里水宏岗信义堂狮队通过舞狮传承文化。

CCTV-12《道德观察》栏目播出《向春天出发——醒狮“闹”新春》,16分钟专题报道南海大沥的醒狮队员何宇聪和赖健潮以艰辛训练的汗水换来精彩的表演。

CCTV-12《道德观察》播出《向春天出发——醒狮“闹”新春》,16分钟专题报道南海大沥的醒狮队员何宇聪和赖健潮。

2月2日,CCTV-10《百家讲坛》播出《全国各地的花式课间操层出不穷》,深度报道了南海西樵镇学子最大规模的醒狮操。节目指出,醒狮操将南海醒狮文化融入到学校体育教育之中,与孩子共赴一场强身体、品文化的体育美育之旅。

CCTV-10《百家讲坛》播出《全国各地的花式课间操层出不穷》,深度报道了南海西樵镇学子最大规模的醒狮操。

省级主流媒体聚焦

南海“国际范”更足

新春佳节期间,南海区全方位、多维度地展开了对南海新春文商旅活动的宣传报道,积极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吸引了众多高端媒体的关注。这些报道不仅聚焦南海的新春民俗和文旅盛况,还展现了南海大地艺术节、岭南美食等丰富多彩的元素,使得南海的传统文化在国内大放异彩,同时也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南方日报头版、羊城晚报头版、南方都市报A03版推出《以“粤式民俗‘点燃’出游热情》《非遗年味浓郁,拉动客流如潮》《翩跹雄姿英歌舞 多彩非遗闹新春》,报道南海大地艺术节汇聚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165组参展艺术家,为群众带来一场高品质、在地性、国际化、多元跨界的艺术盛宴。

此外,南海美食也成为了南海新春文商旅活动的一大亮点。南方日报头版的《跟着电影品美食》报道,更是将南海的美食文化与电影产业相结合,进一步拉动了消费,展现了南海美食的独特魅力。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值得一提的是,南海的传统文化不仅在国内受到了热烈欢迎,还成功走向了世界。在春节期间,广东卫视《广东新闻联播》栏目播出的《有一种年味 叫“食在广东”》节目中,来自巴西的外国友人在九江烟南古村与乡亲们一起制作新春美食九江煎堆,这一场景不仅展示了南海的民俗风情,更传递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温馨与和谐。

2月4日(大年初七),广东卫视《老广的味道》第十季第六集《大地乡韵》首播,聚焦南海九江,呈现了赛龙舟、吃龙船饭的习俗。

广东卫视《老广的味道》第十季第六集《大地乡韵》首播,聚焦南海九江,呈现赛龙舟、吃龙船饭的习俗。

同时,南海黄飞鸿中联电缆武术龙狮协会也跨越重洋,在英国开展了为期5天的文化交流活动。他们以醒狮献瑞之姿,向英国民众展示了岭南传统文化的魅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关注。这一活动不仅丰富了南海在海外的形象,更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重要的桥梁。

南海黄飞鸿中联电缆武术龙狮协会跨越重洋,在英国开展为期5天的文化交流活动。

央媒高频聚焦背后

人文经济示范区魅力持续绽放

人文南海,近年来频频受到中央媒体的关注。这背后,离不开南海区对人文经济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打造,以及其作为人文经济示范区的独特魅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了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的首位。其中特别提到,要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南海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将人文经济作为新的增长极,致力于提升消费能级,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南海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乘势而上、聚势而强,以争当标兵的姿态奋力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南海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扩大人文经济新领域,带动都市消费的能级更高。

2月3日是大年初六,恰逢立春,西樵镇听音湖的夜空被2万发烟花点亮。

“人文南海”之所以能够在新春佳节期间大放异彩,赢得央媒的频频聚焦,离不开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线上线下融合的精准传播、创新的文旅发展模式以及政府的有力引导与全方位支持。这些成功要素犹如一把把钥匙,共同解锁了“人文南海”的独特魅力,推动其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迈向新高度。

作为人文经济示范区,南海拥有众多世界级文化IP,如醒狮、龙舟、功夫等。南海区注重深挖本地传统文化资源,通过精心策划和包装,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文旅产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牌。同时,南海区还积极整合各方资源,讲好南海故事,成功将南海文化之魂传播得更深、更远。

旅游人数增速全市第一

西樵山打破历史春节接待记录

春节期间,佛山南海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63.19万,同比增长11.49%,增速全市第一。

1月28日-2月4日,西樵镇全域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其中,西樵山接待游客超33万人次,同比增长70%,打破西樵山历史春节接待游客记录。春节首日西樵山迎客近8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倍。广东千古情接待游客超33万人次,大型歌舞《广东千古情》演出场次达56场,连续多天单日演出9场,是大湾区名副其实的人气之王。

自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盛大开幕以来,南海积极携手旅行社以及丽致汇、保利洲际、枫丹白露、源林酒店等多家知名住宿、餐饮品牌企业,共同开发艺术节与“旅行线路、餐饮、住宿”相结合的多元化产品。截至目前,已成功推出超过40款产品,并推出了一系列酒店联名热销套餐,共接待市民游客达118万人次,特别是在春节期间的八天里,接待量高达28万人次。

丹灶罗行艺术墟在春节期间举办了以“0至337—摄影·故事·对话”为主题的月度墟日活动,并与新春龙舟赛、冰雪乐园、耕山小寨等系列活动形成联动效应,共同吸引了超过25万人次的游客前来参与,同比增长约30%。

罗行艺术墟17组艺术展览免费开放。

随着假期的结束,南海的长红“连续剧”并未收官,其丰富的文旅资源、产业发展的硬实力以及独特的城市魅力将继续被深度挖掘和展现。

南海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心之所向之地,其多彩、创新、活力四射的城市形象愈发清晰和迷人。未来,随着人文经济的持续发展,南海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国内外游客和投资者心中的理想之地。

文/南海融媒记者 李年智 通讯员 南宣

来源:佛山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