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A和男朋友相处两年半了,从最开始的如胶似漆到现在各玩各的——说确切一些,是男朋友先这么做的!
在相爱的过程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点点滴滴,总是让人会产生很多的联想,也产生很多的困惑。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两个故事,看一下ta们眼中“爱”的样子。
本文故事来源于生活素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两个人渐行渐远的距离,你感觉不到吗?
小A和男朋友相处两年半了,从最开始的如胶似漆到现在各玩各的——说确切一些,是男朋友先这么做的!
“他总是有要忙的事,今天打球,明天跑步,后天跟同事聚餐,大后天去爬山……(那些活动我都不想参加)我约他一次好像求着一样,最终还是被委拒。我也曾试着不去找他,每天他都会主动发来聊天和问候,也会买礼物、给我惊喜,但我总觉得他的心不在我这里。”
小A觉得很孤单,被抛弃了。
于是,小A在和好朋友聊天时,问出了心底里的问题:如果他和你保持距离,到底这是爱还是恨?
这里的问题本身就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这是不是恨,只有试着去探究到底他是不是恨你。
更让你难受的是:你自己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你本身现在好像已经是孤家寡人了,好像是感觉到被冷处理、冷暴力。
这里面也是包含着各种困惑与不解,也是各种不确定的感觉,可能是你们相处时,有愉快的部分,可能也是有不愉快的部分。而且目前,不舒服的感觉占据了主导,才会让你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关系里,你如果觉得很孤单,可能是在内心正在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而且可能你自己却不知道。首先觉得被抛弃,你觉得很孤单,最终这个距离让你觉得很愤怒。所以你很想要表达所有的这些愤怒。
也许这个愤怒是属于对方的,他没有把这个愤怒直接传递给你,他只有通过这种距离的方式让你去体验到愤怒。这其实是不恰当的。
因为这种冷处理、拉开距离,大部分时间都是破坏性很强的,除非你是在一个破坏性的关系当中,你真的需要和对方保持距离,否则你可能真的会受伤。比如和那种偏执的伴侣,或者说那些很自恋的人,有的时候我们确实需要保持距离。
但是直接把别人拉黑,把别人扔远,然后把别人推远,冷处理对方,单方面的把别人给推远,这会很伤人的。
你们即便分手,但是这个讨论是非常重要的。
|我感觉到亲密的方式是“在一起”,你呢?
这几天先生已经独自出国旅行,途中偶尔给小D发来照片分享一下,照片中看起来很是开心,他们会或多或少的说一些话,不咸不淡的。
可是小D就是心里各种不舒服,她也说不清楚。看起来还好,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啊,但是内在的感觉与需要可能是另外一回事,就这么拧巴着,逐渐变成内耗,忍不住跟先生争吵起来。
事后小D总有些后悔,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咨询师解读如果小D此时,能有能力独处,并投入自己的生活中,对于先生的独自外出,可能没有什么反应。
如果觉得安全,可能会想:虽然他不在我的身边,但是他过几天会回来的,我们是相爱的,而不是攻击先生,其实也不会引起争吵。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小D已经非常失望与麻木了,可能也不会有什么反应,双方可能在无意识间共同同意了这种比较疏远的关系,彼此心照不宣,你只要交钱回家,或者是外面的人,没有闹到家里,那我们就保持现在这样过。
可小D没有那样麻木,她自己晚上一个人时感受到孤单,想联系对方又往往联系不上,她由此产生了不满,又感到难以明确表达。
因为只要小D表达自己的需要,先生就会说:“我满足不了你,你太情绪化了,我感受了太多的压力,我就只能更加疏远”,小D因此不敢表达真实感受。
所以我们会理解到:小D这两天的不满,不是看起来还好,而是内心非常的不舒服:因为她觉得被抛弃了,在她的理想中伴侣相处模式应该包含着“跟对方一起看世界”。
这代表着爱的甜蜜,也代表着相爱,也代表着被爱的感觉。
如果时间实在凑不上的情况下再独自安排出游也是能接受的,但是最好不要有。
小D自己感觉到亲密的方式就是:“在一起”。而且,能让她感觉到亲密的做法是:想去哪里玩的想法应该先询问对方,应该一想讨论,商量。这样才是够亲密!够感觉到爱与被爱。
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实践。
爱,会引起共鸣,换句话说,那个人他也对我感到了有吸引力,他也感觉到了我们对他的吸引力,这是彼此相互的。
我们会自然地被这类和我们一样渴望结合的人所吸引,他们使我们变得完整、开心,会让我们快乐、会赋予我们共同的生活交流和创造的力量,我们对于那个人的感觉就是爱。
爱是对所爱之人持有善意与祝福。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关系层面的定义——我希望别人好,我们希望他是好的。
◎图源Pexels
如果我们更能读懂自己行为背后的渴望、期待,我们就越能表达自己的需要,越能大胆自由的去爱,越能体验到被爱的感觉。
我们越了解自己
也就会更能用建设性的方式与爱相遇
更能体验到成熟的爱!
来源:心泉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