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材料提到“我们喜欢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信息,也喜欢寻找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反映了人类处理信息时的心理倾向。在信息化社会,这种倾向的影响愈发显著,对于个体思考、决策乃至整个社会的公共话语和认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心之所向,光之所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喜欢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信息,也喜欢寻找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
材料提到“我们喜欢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信息,也喜欢寻找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反映了人类处理信息时的心理倾向。在信息化社会,这种倾向的影响愈发显著,对于个体思考、决策乃至整个社会的公共话语和认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由此看来,人们倾向于关注那些符合自己现有观点和价值观的信息,而忽视了与之相悖的信息。这容易导致信息的片面性,甚至误导我们的判断。这种观点固化与求证的现象在社交媒体时代尤为突出。人们更容易在社交网络中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从而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观点。这种信息回音室效应使得人们更难接触到多元化的观点和信息,也更容易陷入偏见的泥沼。在信息化社会,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多元化的信息,以弥补单一信息源的不足。因此避免信息茧房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我们需要主动拓宽自己的信息来源和视野,积极接触和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文化。
写作时,首先由材料提出观点,保持开放、审慎和多元的态度,打破信息茧房。然后展开辩证分析,既要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信息,也要敢于面对和质疑那些与自己观点不符的信息。通过批判性思维的锻炼和多元信息的获取,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作出更加理性和明智的决策。最后总结全文,强调打破认知局限,拓宽信息渠道,进行全面认知。
立意:
1.保持开放、审慎和多元的态度面对信息。
2.获取多元信息,全面认识世界,作出理性的决策。
3.开拓多元化信息渠道,弥补信息源不足。
4.跳出信息茧房,突破视野局限。
【佳作赏析】:心之所向,光之所至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我们喜欢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信息,也喜欢寻找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这句话,如同晨曦中的一缕阳光,照亮了我对这个世界认知的角落,引发了我深深的联想与思考。
我想起那个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我正沉浸在书海中,寻找着那些与自己观点相契合的篇章。那些文字,如同久旱逢甘霖,让我心生欢喜。我开始意识到,我们的大脑,就像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愿意接受的信息就像种子,而我们寻找的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则是滋养这些种子的雨露。
记得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文中提到塑料污染对海洋生物的严重危害。我心中暗自庆幸,因为我一直关注环保,这篇文章正好印证了我的观点。然而,当我深入调查时,却发现塑料污染的问题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我开始反思,是否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让我忽略了那些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事实。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我们喜欢听顺耳的话,喜欢看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这种心理,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思维圈。我们固守着自己的观点,不愿意接受外界的不同声音。这样的心态,如同一条无形的锁链,束缚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无法看到世界的全貌。
然而,生活并非总是如我们所愿。有时候,我们需要面对那些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事实。这时,我们需要勇气,去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去接受那些看似与自己观点不符的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世界的真实面貌,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我想起那个夏天的傍晚,我和朋友们在河边散步。河边的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我们谈论着各自的生活,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这时,一个朋友突然说:“你知道吗?我最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它和我之前所认为的完全不同。”我们好奇地追问,他开始讲述他的新发现。虽然这个观点与我们之前的认知有所冲突,但我们却听得津津有味。因为,我们明白,只有接受不同的声音,我们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分辨信息的真伪。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那些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事实,而不是一味地寻求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常识之外,探寻到生活的深意。
正如那片星空,它浩瀚无垠,繁星点点。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颗星星,用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世界。而当我们愿意接受不同的信息,寻找那些与自己观点相悖的证据时,我们就能看到更广阔的星空,感受到生活的无限可能。
【佳作赏析】:挣脱信息茧房,拓宽视野天地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尖端科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字媒体飞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然而,这便捷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大数据如同神奇的魔法,总能精准地捕捉到我们的兴趣所在。只需轻轻一点,个性化内容便源源不断地呈现在眼前。然而,大数据的便利性同时也将我们送入了“信息茧房”。若是在这样的“茧房”中安于现状,无异于将自己困于封闭的牢笼。时间久了,我们的认知将变得狭隘,甚至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信息茧房”让我们只关注那些迎合自己口味的信息,日复一日,我们将自己束缚在像蚕茧一样的“茧房”里,形成了一个单调、封闭、刻板的个人信息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重那些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正确。唯有客观理性地审视所有证据,我们才能跳出“信息茧房”。
那么,如何跳出“信息茧房”的束缚呢?关键在于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和对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主要来源于理论学习。通过系统地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我们可以坚定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辨析是非的能力,不再被推送的信息和观点所左右。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看到一篇激动人心的热点文章时,要反思自己的情绪是否被煽动,是否被“带节奏”;当我们遇到一个看似有理的观点时,要思考这个观点的逻辑是否正确。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通过独立思考,我们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提高对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就要多渠道获取各方面的信息,特别是注意从主流媒体获取权威信息,而不是仅仅依据自己的喜好偏听偏信。
我们要积极参与和交流,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加入社区论坛、在线课程等平台,与来自不同背景、经历、文化、价值观的人进行沟通和讨论,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相互碰撞观点、丰富见识。这样不仅能够增进友谊,还能在一些问题上形成共识,共同冲破“信息茧房”的束缚。
此外,我们还要定期反思和检验自己的信息习惯和认知偏差。打破信息茧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和检验自己。记录自己每天浏览和阅读的信息内容、来源、时间等,评估自己对不同或相反信息的态度、感受、行为,发现问题或不足,从而及时调整和改进。
在网络信息时代,让我们挣脱“信息茧房”的束缚,拓宽视野天地,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理性的选择,充分享受信息的自由和便利吧!
来源:作文辅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