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最锋利的刀藏在最不起眼的细节里

B站影视 2025-02-03 16:57 3

摘要:上周见老友李总,他抿了口咖啡突然苦笑:“你知道我这辈子最后怕的瞬间是什么吗?是凌晨三点,法务总监打电话告诉我,价值近300万元的合同,我们给甲方3个月回款账期被写成了30个月”。

上周见老友李总,他抿了口咖啡突然苦笑:“你知道我这辈子最后怕的瞬间是什么吗?是凌晨三点,法务总监打电话告诉我,价值近300万元的合同,我们给甲方3个月回款账期被写成了30个月”。

杯里的拿铁泛起涟漪,像极了他当时颤抖的手。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见到过的一件事——前台行政姑娘将财务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寄给客户,在快递单上把客户公司名称里的“睿”写成了“瑞”。此后再也没有接到该客户的订单。后来公司销售总监拜访客户时,对方总经理说:“连名字都能错,我敢把订单交给你们?”

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迪是:职场上最锋利的刀,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细节里。你以为的无关痛痒的“小问题”,其实是企业血管里的玻璃渣。这些你不以为然的低级错误,有时会成为企业生死的致命一击。

在春节长假之前,博思梦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简称“博思文化”)组织全体同事对上一年工作期间发生的一些低级错误进行了复盘,针对这些低级错误,仔细讨论了发生的背景、发生错误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损失、如何避免同类问题的发生……。

笔者有幸全程参与了博思文化这次复盘讨论,深刻感受到博思文化对于低级错误不能容忍的态度,也感受到博思文化这种复盘过程对于员工改善工作、防止低级错误有非常大的帮助。

当然,考虑到企业内部的管理,笔者不便详细说明博思文化这些具体的案例。故,这里笔者以平时从各种媒体看到的案例,来探讨低级错误的危害和预防及改善措施。

低级错误的危害

1、数字会说话

某电商平台上的一家店铺,把某款产品的活动促销价“199元”误标为“19.9元”,一夜之间被薅走23000单,直接亏损超过400万元——这相当于他们两年的净利润。

更残酷的是,据统计,一般企业客户流失,78%的客户不会告诉你为什么离开你。他们只会默默把写错抬头的供应商从名单里划掉,转身告诉同行:“那家公司不专业,不可靠。”

2、错误会“繁殖”,小问题造成连锁损失

几年前笔者公司市场部做一个面向经销商的线下订货推广活动,因为设计师把一款产品价格写错,引发连环反应:周五下班前5分钟匆忙改图、印刷厂深夜加班重印物料、订货会当天发现印刷厂发来的物料是旧的错版、销售团队被迫在现场用马克笔手改价格、客户拍下照片发朋友圈调侃、最后市场部全年预算砍掉20%“交学费”。

你看,一个小错误能像癌细胞一样,吃掉整个团队的信心。

3、小公司的生死劫

中国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巩天啸曾说过: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5年。

据了解,在倒闭的中小企业案例中,有34%的案例,低级错误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某贸易公司在网银汇款时,把收款人账户选错,168万元货款打入另一家早已没有交易往来的企业的账户。等到发现时已晚,资金已被那家企业使用。结果追讨半年无果,企业现金流断裂。该公司老板蹲在仓库门口抽完了两包烟,说:“原来毁掉一家公司,不需要天灾人祸,只要手指在鼠标上抖一下。”

博思文化在进行低级错误复盘时,不仅分析了过往的低级错误,而且针对曾经发生过的低级错误,也提出了很值得借鉴的防范措施。

低级错误自救指南

1、给大脑安装“防呆程序”

逆向检查法:做好的文件,不要急着发。可以倒着从最后一页往前查——这种违反阅读习惯的方式能激活当事人的注意力。

场景切换术:重要文件完成后,起身去接杯水,或者站起身来到走廊活动一下回来再检查。物理空间的转换能重置视觉盲区。

语音纠错黑科技:用电脑或手机上的文字转语音APP,将文件转成语音播放,从头到尾听一遍。这时你会发现,眼睛会骗人,但耳朵不会。

2、向飞行员偷师:“检查清单”

在《清单革命》一书里作者写道:“再顶尖的专家也需要清单对抗记忆偏差”。书中列举了很多案例,其中提到波音747的起飞检查单就有30页,极大地降低了波音飞机起飞中的事故发生率。

我们可以试着把日常工作拆解成这样的“傻瓜清单”。比如,可以整理出某件工作检查的若干关键点,形成检查清单,它打印出来贴在电脑旁,检查完成一项用红笔划掉一项——只要认真执行,这招可以让错误率降低80%以上。

3、设计双人复核会签的“人性化防错机制”

双人复核会签绝不是形式主义,让当事人的直属主管、以及专业条线的总监进行双人复核会签,虽然在会签流程和时间上,效率会略有降低,但只要相关人员负起责任,就可以极其有效地避免单人复核造成的遗漏。

有些人总抱怨这种反复检查太过繁琐。但他们需要认识到,在时间碎片化的时代,我们不能仅仅追求快速,而更需要“认真的笨拙”,把规定动作做到极致,最终达到“慢即是快”——多花5分钟检查,就可能省下额外50小时“擦屁股”时间。

全程见闻了博思文化的低级错误复盘后,笔者觉得,职场没有“微不足道”的错误,只有尚未爆发的危机。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修炼出对抗粗心的铠甲,成就自己的职业发展。

来源:观察与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