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头发的生长依赖于毛囊底部的活细胞(毛母细胞),这些细胞不断分裂并向上堆积,过程中逐渐失去细胞核和活性,最终形成由角蛋白(Keratin)构成的发干。换言之,你摸到的头发是由死细胞构成的蛋白质纤维。
头发是人体的“天然装饰品”,它的背后有许多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以下是10个关于头发的有趣冷知识,带你重新认识这些看似普通的头发。
头发的生长依赖于毛囊底部的活细胞(毛母细胞),这些细胞不断分裂并向上堆积,过程中逐渐失去细胞核和活性,最终形成由 角蛋白(Keratin) 构成的发干。换言之,你摸到的头发是由死细胞构成的蛋白质纤维。
单根头发的抗拉力强度堪比钢丝!事实上,健康头发的横截面可承受约100克重量,而人类平均有 10万-15万根头发。理论上,若将一个人的所有头发编成一根“发绳”,其总承重能力可达 10-15吨——相当于两头非洲象的体重。不过现实中,头皮可承受不了这个拉力。
头发的颜色取决于两种黑色素的比例:
真黑素(Eumelanin):主导黑色或棕色褐黑素(Pheomelanin):主导红色或金色当黑色素分泌减少,头发会逐渐变灰白。有趣的是,红发 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全球仅 1-2% 的人口拥有天然红发,主要集中在北欧地区。
圆形毛囊 → 直发椭圆形毛囊 → 波浪发扁平状毛囊 → 卷发此外,卷发更耐高温,因其螺旋结构能减少阳光直射面积,非洲人的卷发在进化中被保留下来以适应炎热气候。
头发是天然的“生物日记本”,通过分析头发中的 同位素比例(如碳、氮、氧),科学家能推测一个人过去几年的饮食结构和居住地变化。例如,饮用水中氢同位素的差异会直接反映在头发中,这项技术甚至被用于破案追踪嫌疑人。
按同等重量计算,头发的韧性超过钢铁。这是因为角蛋白分子呈 α-螺旋结构,通过二硫键紧密连接,形成类似弹簧的弹性网络。实验显示,一根头发被拉长 50%-70% 后仍能恢复原状,而钢铁延展性仅为 0.1%-0.5%。
生长期(2-8年):头发持续生长退化期(2-3周):毛囊萎缩,停止供能休止期(3个月):旧发脱落,新发开始生长正常情况下,每天脱落50-100根头发 属于新陈代谢,无需恐慌。但如果发际线明显后移,则可能是雄激素性脱发(占比95%)的信号!
头发作为人体表面积最大的角质蛋白组织,其多孔结构和表面负电荷特性使其成为高效的空气污染物吸附体。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工业区居民发铅含量达6.8-18.2μg/g,显著高于农业区居民的2.1-4.3μg/g,其中电子厂工人发镉含量超标率高达37%。建议城市居民在雾霾天采取物理遮蔽措施,并保持每周2-3次的洗发频率。
2020年,《自然》杂志证实:极端压力会触发 交感神经系统,导致毛囊中的黑色素干细胞过度消耗,加速白发产生。不过,“一夜全白”只是文学夸张——头发一旦长出便无法改变颜色,压力仅影响新生发,因此白发需数月才会显现。
考古发现,远古人类用头发编织绳索、制作陷阱。毛利人甚至用头发结绳记事,称为 “发绳密码”。而在我国清代,死刑犯的头发会被编入 “人发缆”,用于加固河堤——一根300米长的发缆需消耗 10万人的头发。
来源:十万个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