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2月3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立春,是春季的开始,也是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的转折点,此时要注意保护阳气,以养肝为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2月3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立春,是春季的开始,也是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的转折点,此时要注意保护阳气,以养肝为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董国菊说,春天养肝护肝的关键,是要顺应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首先,调整作息时间。从冬天的早睡晚起逐步过渡到春天的早睡早起。早睡可以保证肝胆经的气血充足,对肝的代谢和修复十分重要,早起可以舒展身体的阳气。其次,调整饮食结构。要从顺应冬季闭藏的滋补饮食逐步过渡到以适应春季升发的清淡饮食为主。饮食的种类要丰富,以适应春天新陈代谢加快的生理需求。同时,宜食用一些促阳气升发的食物,比如韭菜、香菜、葱姜蒜等。再次,适当增加户外运动。比如练习八段锦,通过舒活筋骨起到养肝的作用。最后,调整情绪。情绪急躁会导致肝火上炎,情绪低落会导致肝气郁结。因此,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肝气的条达舒畅。此外,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虽然阳气开始升发,但还不够强,因此做好“春捂”非常重要,避免过早减少衣物。
董国菊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睡眠的需求逐步减少,这是生理规律,要正确地认识和适应。一些老年朋友晚上睡不着,就会在白天补觉,结果又影响到晚上的睡眠。要清除睡眠期待性焦虑。失眠最常见的原因是害怕失眠这件事本身造成的压力和焦虑,期望能睡个好觉,内心又担心睡不着,就不断逼迫自己快点睡,这种较劲反而激活了大脑的交感神经,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想要“春眠不觉晓”,有以下几个建议:一是按时睡眠,养成自身的生物钟;二是尽量不午睡或者少午睡,把睡眠时间留给晚上;三是睡前要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四是晚餐不宜过饱,因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五是要正念呼吸,平躺放松,闭上双眼,把注意力集中在腹部的起伏,吸气的时候慢慢鼓起腹部,呼气就慢慢放松腹部,自始至终都只关注腹部的一起一伏,这样就会很快放松入眠;六是按压神门穴,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经常在睡前按压,可以起到宁心、安神、助眠的作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王健全说,立春之后,气温逐渐上升,比较适合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春来天气暖,运动宜舒缓。老年人运动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要做热身。可以在运动前活动活动关节,主要是避免突然运动时会拉伤肌肉。可能有些动作对年轻人来说很正常,对老年人来说,由于肌肉和肌腱的退变,还是比较脆弱的,所以要格外注意。二是要注意保暖。运动时可以根据天气适当地增添衣物,避免着凉,可以先穿长袖衣服进行运动。如果出汗的话,可以及时更换衣服。在运动后有微微出汗是最好的状态。三是强度不宜过大。如果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时,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四是补充水分。运动前后要适当补充水分,但不要在运动过程中大量饮水,可以少量多次饮用,避免增加对心脏的负担。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工作室 白剑峰)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C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