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奶奶封存进2英寸的游戏卡带

B站影视 2025-02-03 11:46 3

摘要:奶奶每天起得很早,7点就醒了,所以我每次会提前一个晚上,帮她准备好第二天要吃的面包、牛奶还有药,她喜欢坐在沙发的边边,我就把吃的东西都对应放在客厅茶几的边边。等到我起床,再去买点豆浆包子啥的,然后给她滴眼药水,帮她擦油,老人身上皮肤干,会发痒。中午我去食堂打饭

文 |李晓芳

编辑 | 王珊瑚

Gameboy里的奶奶

奶奶是(2024年)3月份的时候,一个人在家不小心摔倒,身体受伤行动不便。为了陪伴和照顾她,我搬到了奶奶家,和她共同生活。

奶奶每天起得很早,7点就醒了,所以我每次会提前一个晚上,帮她准备好第二天要吃的面包、牛奶还有药,她喜欢坐在沙发的边边,我就把吃的东西都对应放在客厅茶几的边边。等到我起床,再去买点豆浆包子啥的,然后给她滴眼药水,帮她擦油,老人身上皮肤干,会发痒。中午我去食堂打饭,吃完饭她会睡一下,到下午三四点,太阳不是很大的时候,我陪她出去散步。

刚开始她身体还可以,说话什么的也清晰,我还带她出去锻炼,让她扶着栏杆走一走。到7月份,会感觉到人已经明显的不行了,我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到奶奶的衰老,大多时间她都是躺床上或者沙发上,我有时候拿轮椅推她出去,也只是坐一下,晒晒太阳。

她整个人的心情很不好,我会给她尝可乐雪碧,橙汁饮料啥的,想着让她尝试一些之前没吃过的东西,尽量让她开心一下。她喜欢喝橙汁口味,觉得很甜很刺激,她以前的生活里没有尝过这些,也没有人会主动给她买。

那个时候我感觉好像得做点什么,要记住奶奶,所以我开始制作这款游戏。

游戏里的场景基本是按奶奶家的样子去还原的,包括她经常活动的客厅、卧室。她喜欢坐在沙发边边,游戏里,代表奶奶的那个小人就经常待在沙发边上。剧情很简单,基本就是我和奶奶那段时间里相处的日常,我们一起吃饭,我推她出去散步、帮助她洗澡,扶她回卧室睡觉。

那段时间,其他家人都生病了,我的姑姑、爸爸、叔叔全病了,基本上都是中风,当时就觉得像是演电影一样的,根本说不清为什么,事情就发生了。以前想追求的可能是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结果那一刻发现人生最稳定的事情,就是无常。我的姑父、妈妈、阿姨要照顾他们,所以奶奶这边只有我。

照顾老人的心情其实很复杂。我奶奶是很要强的女性,没生病之前,很多事情她都要亲力亲为,受伤之后,她也要自己去洗衣服做饭、扫地。我作为孙子,一个是从亲人角度很心疼她,而且我知道她的身体状况,她明明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还是要逞强,我又担心她受伤,但她又不听你的话,就会发生一些争执。

在我照顾她的那段时间,她又摔了好几次跤,所幸没有什么大碍。但是我去摸她骨头的时候,她又说疼,我说最好去医院拍个片子,她就不肯去,很固执。

到后来,奶奶已经有点意识不行了,总出现幻觉,说一些你听不懂的话。她晚上基本是不怎么睡觉的,有时候会自己打开家门跑出去,导致我也睡不踏实,一直担心她。

她的状态会影响到我,但这种情绪是很复杂的,不是单纯的说不开心,而是你知道她的情况在恶化,她随时有可能会离开,还有一种未知的恐惧感和不稳定感,也有无力感,因为这一切都是我一个人在面对。我妈妈她们也没有精力来处理,我们那个时候都是一个人面对一个病人。

奶奶是在10月去世的,之前我已经差不多完成了80%的游戏内容,但总觉得还缺了点东西,所以迟迟没有做完。直到奶奶离去,我突然想到这个游戏欠缺的就是我对奶奶的思念。所以我在这个游戏做的最后设定是,当照顾奶奶的变量达到几十次后——因为照顾老人的日常就是不断在重复,然后才会步入下一个阶段,奶奶会离开,你会看到她过去的照片。

把奶奶的照片放进游戏里挺难的,因为Gameboy是像素游戏,而我们现在的照相工具拍出的照片是由几亿个像素点组成的,要把照片放进古早的系统里,很容易导致系统崩溃出现乱码,只能一次次尝试,找色块和像素间的平衡点。

这个照片在Gameboy游戏机上呈现出来,其实跟我奶奶真实的照片还是有差别,别人可能只能看出是个老人的形象。但反而因为游戏上是个比较抽象的像素脸,我把游戏作品发出来后,很多人可以共情,因为她不只是特定的某个人,他们会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想起他们和亲人间的感情。

●游戏里的奶奶坐在客厅沙发边上。讲述者供图

我把《奶奶》这个作品拷贝到(游戏)卡里面,给它设计好封面,对我个人来说,这个作品就完成了。

我不会时不时地拿出来重新玩一遍,但这不代表回忆就消失了。我一直觉得艺术创作完成后,不是把人的情绪宣泄出去,而是像一个蓄水池,把我的感情和对某些事的感受存进去,某种意义上,这些感情会一直存在。

打个不一定对的比方,比如当你看到某张专辑封面,或某个电影海报,会触发你曾经的一些感受。我看到这个游戏卡也一样,它本身就承载了我和奶奶之间的一段回忆。

其实我接触到游戏创作是2019年底。我是学艺术的,从高中开始一直画画,然后到湖北美术学院。但一直以来,传统的艺术媒介对我来说有点无力,我感觉无法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我也在寻找一种新的方式。

后来新冠爆发了,我家在武汉,我妈妈是第一批得新冠的病人。家里跟我说了这个事,那个时候我们都很紧张,也有点沮丧,因为当时大家都还不怎么了解新冠,感觉得了就很严重。我在纽约上学,读的艺术硕士,也没有办法回到家里,感觉什么都做不了。

没多久,纽约的情况也很严重,所有的课程都转移到了线上,学校的各种设施、创作设备也关闭了。我被困在公寓,和另外两个室友住在一个房子里,公共空间共用,然后一人一个房间。房间不是特别大,差不多放一个双人床,再多一点的距离就没了。除了电脑,我没有任何创作工具。

我的研究方向是跨媒体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在我们学校,你可以绘画、雕塑,也可以搞行为艺术、影像、摄影各种东西,任何你说得上是艺术的东西都可以。

我在网上搜索,无意间发现有很多开源游戏平台,最终选择Gameboy游戏这个形式是因为它是我童年的一部分,可以唤起无数童年回忆,小学三四年级看到同学把游戏机带到学校,玩数码宝贝、马里奥,感觉是很新奇的。

因为我妈妈,我制作了第一个Gameboy游戏,叫《救赎》,玩家需要操控游戏角色,在满是病毒与瘟疫的世界中冒险,取得解药解救全人类。在游戏的最后,玩家可以选择拯救与放弃,第一个结局是主人公在洞穴里拿到解药,交给了博士,全人类得救。第二个选项是拿到了解药,但是选择不交给博士,这个结局是你解救了地球。设置第二个结局是因为我当时看到一些新闻,由于疫情,人类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动物们比如说一头小鹿,反而出现在过去人类经常出现的场所。

那个时期我的另一个作品《散步》,也是对疫情期间以及我个人创作状态的写照,疫情似乎颠覆了一切,几乎所有活动都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和我当时一样,游戏里的小人被困在一个小房间里,没有具体情节,按现在的游戏学名来说,它就是一个虚拟的步行器。小人在房间里打转,然后走到电脑边上,触碰,一个新的虚拟世界出现。在有限的物理空间中,他能够借助电脑进行无限的创造。

还有一个作品也是根据疫情来的,场景很简单,是在一个小的广场上,只有玩家和另一个游戏角色,玩家跟游戏角色发生互动之后,这个角色就会往后面退一步,然后说请保持社交距离。因为美国疫情的时候,在一些公共场所,它都有一个标语,Please keep social distance(请保持社交距离),我印象很深。

我把游戏创作当作是个人情感或者是感悟的渠道,就像有的人会写日记。游戏里我是通过一些比较粗糙颗粒的像素,简单的脚本来触发,概括性地描述我当时的一些感悟。对于我来说,相比于文字,越抽象越概括的东西,其实容纳的感情是更多的。

●周一忱制作的第一个gameboy游戏《救赎》的卡带。讲述者供图

没有结局的游戏

我的游戏和我们通常理解的游戏不一样。一般的游戏鼓励玩家们去得更高的分数,杀更多的敌人,获得更好的装备和更高的等级。但是在我的作品里,我把这些游戏最重要的元素都抹除了。我没有那么在乎游戏性,更倾向一种艺术表达和个人思想的传递。

在我的作品里,绝大多数的游戏是无意义,无目的且循环的。这种无意义就是对我们现实生活的一种模拟和再现。我们如同游戏人物一样,被设定好了程序,周而复始地重复地生活着,直到我们离开这个世界。

所以我大部分作品是没有结局的,当你体验过后,这个游戏会立马回到当初的起点。可以说,我作品的结局就是观众对游戏失去耐心的那一刻,或者是游戏机电池耗尽了。

●周一忱在玩gameboy游戏。讲述者供图

我最开始在Gameboy上创作的时候,也跟教授和同学们讨论过,那时候他们不认为我在创作艺术,也不认为游戏具有艺术性。但我爸爸以前给我分享过一篇文章,讲一个艺术家画抽象画,画了很多幅后,他形成了一种自己的语言。我想说的就是量变达成质变,你画一幅画,很难成为一种主义,当你画的量达到一定程度,你就会成为某种主义。

那个时候我下定决心,我要创造100个这样的游戏。从2020年开始到现在,我数过,应该有110多件作品。但后面也没再给我教授看了。

我希望这些作品有一天可以向公众开放。我用自己制作的Gameboy游戏办过一场展览。和常规的艺术展不同,我鼓励每一位观众和作品互动,产生连接。一开始观众是很怕接触到作品的,因为绝大多数展览都是禁止触摸,孩子们通常会很自然地就拿起游戏机玩耍。

但面对公众的话,作品的完成度还需要打磨,要顾及到更多人,让他们更好地体会作品承载的感情。《奶奶》这个作品我一直在思考,要不要再添加一个场景?这其实也是我的一个遗憾。

有一次我推奶奶出去散步,那个时候都8月中(旬)了,她的意识非常模糊了。但经过她工作过的大学,她还记得年轻时的很多人和事,整个人状态很开心。大学旁边有一片湖,那天湖面上的晚霞特别好看。我推着奶奶沿湖边一路走,不停地帮她拍照。

这时候有一个女大学生说,我可以帮你们一起拍个照。我觉得挺好的,女生就用她的手机帮我们拍了。但因为是逆光,女生说拍得不是很好,看不到我和奶奶的模样,就是一个剪影。所以女生问要不要传给我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算了,既然没拍好,也不要再麻烦她了。

后来回想其实挺后悔的,一个是我拒绝了别人的善意。另外就是哪怕是一个剪影,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和奶奶一起的回忆。我一直记得那天和奶奶看的晚霞,如果有照片,我就可以把那段记忆也放进游戏里。(极昼工作室)

来源:娱记娱乐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