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天的开始。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怎能错过那一杯杯充满人情味的湖北茶,以及其中蕴含的荆楚饮茶民俗。
编辑 | 请你喝杯湖北茶采编部
今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天的开始。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怎能错过那一杯杯充满人情味的湖北茶,以及其中蕴含的荆楚饮茶民俗。
便让我们细细品味这些寓意丰富的湖北茶,开启这个充满生机、活力与希望的新春。
敬你一杯生机勃勃的迎春茶
此时的湖北,春味、春景,每一样都值得沉浸其中。
茶香氤氲,山水气韵,各地绿茶的鲜嫩一定不能错过。沿袭唐朝古法制茶蒸青工艺的恩施玉露;小嘬一口,栗香溢满舌尖的宜昌毛尖;湖北第一文化名茶武当山茶;高栗香、滋味醇、汤色亮、耐冲泡的襄阳高香茶;芽肥绿润多毫,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的英山云雾茶等等。
又或者走进湖北各地茶园。武汉江夏乌龙泉、随州云峰山万亩茶园、恩施大峡谷玉露茶园、襄阳保康官山茶场、宜昌五峰万亩茶园、天门陆羽茶园、黄石金海茶园……构筑一次次沁人心脾、生机勃勃的迎春之旅。
图丨湖北茶园
敬你一杯团结的民族茶
喝茶,是各民族的共同爱好。湖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55个少数民族聚居于此,构成了多姿多彩特色饮茶习俗。
目前,在湖北居住的少数民族以土家族最多,其次为苗族。
宜昌长阳土家族人,始终以奉茶为重要礼仪。来客筛茶,饭后又茶漱口,民间恋爱、结婚、打喜和祝寿等,都少不了隆重的“茶礼”。祭祀活动仪式,也必有“茶二巡”。
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罐罐茶”。土家族人饮罐罐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巴国时代,那时野生茶树遍布清江两岸,其叶被人们用土罐泡制,广为饮用。2022年,长阳清江土家罐罐茶泡制技艺入选宜昌市级非遗保护名录,这一土家人的独特制艺得以传承保护。
图丨土家罐罐茶
湖北的苗族人主要集中在恩施州。苗族有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并将茶作为寄托或表达思想情感甚至哲理观念的载体世代相袭,他们以茶为贺礼,以茶待宾客,以茶为聘。所谓 “一日不喝油茶汤,满桌酒菜都不香”,这也是居住在鄂西一带的苗族喝油茶习惯的写照。
将茶叶与玉米、黄豆、花生、豆腐干、粉条、茶油等料拌在一起,经过炒熟加水煮泡而成,可根据季节的不同而选用合适的原料。
图丨苗族油茶
敬你一杯十全十美的三道茶
三道茶是仙桃民间春节期间接待客人的一种食俗活动,由干茶、湿茶、沔阳十大碗三部分组成。
头道茶(俗称干茶)一般由糕点、清茶等组成,一般在上午十点左右开始,东家用专用的茶盒,装满京果、麻枣等糕点端上桌,同时配以清茶,供客人品尝;二道茶(俗称湿茶),上九味桌盒,以卤菜、腊味为主,俗称“九个碟子”,辅以四盘两碗,再配以糍粑、面条等主食组成;三道茶也称正席,因用十个大碗装菜,俗称“沔阳十大碗”,包括粉蒸肉、清炖白莲、扣蒸肉圆、酥扣鱼块、扣蒸蛋饺等,总共十大碗,寓意十全十美。
图丨二道茶“九味桌盒”
敬你一杯长寿的钟祥米茶
“芳香十里远,米茶味清醇”。在长寿之乡荆州钟祥,深谙“食疗养生”之道的人们,却偏偏对一种地方美食情有独钟,它就是——钟祥米茶。将糙米放在锅里文火干炒,炒到大米发黄带焦时起锅,用水洗净后滤去水份,再放入锅里加清水旺火煮沸至大米开花,起锅即可,
钟祥米茶,似茶非茶,似粥非粥。米香浓郁,滋味清爽。一些长寿的老者,把吃米茶当成了一种习惯。四季三餐,顿顿离不了。尤其是寒冷的冬季,来一碗“热米茶”,那充满米香的清甜滋味,是任何饮料都替代不了的。
“钟祥米茶”是钟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22年,钟祥市人民政府创建“钟祥米茶”为该市区域公共品牌。
图丨钟祥米茶以糙米炒制而成
敬你一杯乐融融的元宵茶
湖北黄梅有种“过年”叫元宵茶。元宵茶是盛于黄梅一带的传统民间饮品,历史悠久,因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家家户户用于招待宾客,又因其主要原料“芫荽”在黄梅乡土话中接近于“元宵”,由此得名。
每到春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备有此茶,盐腌新鲜香菜、麻炒熟捣碎的黄豆、黑芝,有人来串客,就冲泡给客人喝,自家饭后吃油腻了也冲泡喝。且黄梅民间,素有在元宵节搭台唱戏的习俗,喝元宵茶,赏黄梅戏,其乐融融,是当地人记忆里永不曾消褪的香气。
图丨黄梅元宵茶
在家中,品着这一杯杯充满人情味的湖北茶,感受着家乡独有的饮茶民俗。这些习俗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家人之间情感的纽带。它们让我们明白,无论走到哪里,那份对家的思念与眷恋,始终如一。
让这份来自心底的温暖和感动,驱散所有的寒冷。祝福茶平台每一位读者在新的一年里,带着家人的希望和力量,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来源:请你喝杯湖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