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医院那略显冰冷的诊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李阿姨的女儿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震惊与难以置信,声音颤抖地冲医生喊道:“医生,你是不是弄错了,我父亲都去世好多年了,我妈怎么可能是......” 那语调里,满是对母亲被诊断为艾滋病这一结果的抗拒,仿佛这是一场荒诞
在医院那略显冰冷的诊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李阿姨的女儿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震惊与难以置信,声音颤抖地冲医生喊道:“医生,你是不是弄错了,我父亲都去世好多年了,我妈怎么可能是......” 那语调里,满是对母亲被诊断为艾滋病这一结果的抗拒,仿佛这是一场荒诞的噩梦,怎么也不愿相信它是真的。
今年 63 岁的李阿姨,本应在退休后的时光里,悠闲地享受着晚年生活,含饴弄孙,跳跳广场舞,和老友们聊聊天。可近两个月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折磨打破了这份宁静。口腔溃疡像个甩不掉的 “小恶魔”,反反复复地纠缠着她。一开始,李阿姨只是觉得嘴里有点疼,以为是上火了,没太在意。可日子一天天过去,这口腔溃疡非但没好,反而愈发严重。去看了口腔科,开了些药,按时涂抹、服用,却依旧不见丝毫好转。
这几天,口腔溃疡更是疼得厉害,李阿姨连喝水都疼得直皱眉,每一口水咽下,都像是在喉咙里撒了把盐。看着母亲被折磨得面容憔悴,女儿心疼不已,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她来到了医院急诊。
急诊室里,人来人往,嘈杂的声音不断。医生戴着口罩,眼神专注而敏锐,仔细地查看李阿姨的口腔。只见李阿姨的口腔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溃疡面,像是被战火洗礼过的土地,坑洼不平。舌边和扁桃体处,那一片片醒目的白斑,格外刺眼。医生一边检查,一边轻声询问病史。李阿姨回忆着说,早前自己还出现过低烧、咽喉痛等症状,当时只以为是普通的小感冒,就自己吃了点感冒药,也没去医院。
除了口腔问题,医生还注意到,李阿姨的皮肤上伴有红疹和溃疡。这些红疹星星点点地分布在手臂、腿部等部位,有的已经开始结痂,有的还在不断渗出液体,看着就让人心疼。溃疡则像是一个个小黑洞,侵蚀着皮肤的健康。医生的眉头微微皱起,凭借着丰富的经验,他隐隐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做完详细会诊后,医生神情严肃地建议李阿姨先去做一个抽血检查。
李阿姨和女儿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抽血处。李阿姨伸出那略显瘦弱的手臂,看着护士熟练地将针头扎进血管,鲜红的血液缓缓流入试管,她的心里满是不安。等待检查结果的过程,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煎熬。李阿姨和女儿坐在医院的长椅上,谁也不说话,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焦虑的气息。
终于,检查结果出来了。当医生说出 “艾滋病” 这三个字时,李阿姨和女儿像是被一道晴天霹雳击中,瞬间呆愣在原地。几秒钟后,李阿姨的泪水夺眶而出,女儿也忍不住崩溃大哭。她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可怕的疾病,竟然会降临到自己家人身上。
李阿姨的遭遇,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艾滋病这个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恐惧和误解的疾病。
我国艾滋病感染现状:两大群体拉响警报
艾滋病,医学上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这个名字听起来就透着一股神秘又危险的气息。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的疾病,就像一个隐匿在黑暗中的 “破坏者”,悄无声息地潜入人体,然后开始大肆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
HIV 进入人体后,就像一个狡猾的间谍,专门攻击免疫系统中的关键细胞,把免疫防线搅得一团糟。这就导致我们的身体失去了抵抗力,组织器官开始受到损伤,各种感染、肿瘤就会乘虚而入,严重时甚至会夺走人的生命。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与免疫医学科主任医师汪雯指出,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这三大途径进行传播。这三条途径,就像三条危险的 “导火索”,一旦被点燃,就可能引发艾滋病的 “爆炸”。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 2020 年底,我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竟然高达 105.3 万人,这是一个多么庞大又令人揪心的数字。在这些感染者中,有两大群体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青年学生群体:青春路上的 “陷阱”
青年学生,本应是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一群人,正走在追逐梦想的青春路上。可据统计,2020 年全世界新增青年学生艾滋病患者近 3000 人,而其中 98.6% 的病例都是性传播所致。这就像一个残酷的现实,给这些年轻人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为什么青年学生容易感染艾滋病呢?上海市疾控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主任庄鸣华透露,主要是因为缺乏保护的性行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性观念逐渐开放,但性教育却没有跟上步伐。很多青年学生受性教育形式化的影响,国内只有半数左右的大学生接受过性教育,而且对性传播疾病的认识并不到位。他们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孩子,对性传播疾病的危害知之甚少,在面对诱惑时,很容易因为缺乏保护意识而陷入危险。
50 岁以上中老年人:被忽视的 “角落”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是 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据中国疾控艾防中心数据指出,我国每年报告的艾滋病患者中,50 岁以上的患者占比明显上升,从 2011 年的 22% 上升到了 2020 年的 44%。这个增长速度,让人触目惊心。
老年人感染艾滋病人数增加,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安全保护意识薄弱、不习惯使用安全套,这是很重要的两点。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很多老年人对性健康知识了解甚少,没有意识到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而且,随着人均寿命变长,长期丧偶的老年人也有生理需求,一旦发生高危行为,就可能被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盯上。他们就像被忽视的 “角落”,在面对艾滋病这个危险时,显得格外脆弱。
艾滋病的症状:身体发出的 “求救信号”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进展疾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群,一般会经历急性期、潜伏期、发病早期和终末期四个阶段。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身体会发出各种 “求救信号”,提醒我们要警惕。
急性期:身体的 “反抗”
在急性感染期,身体就像一个奋起反抗的战士,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发热,就像身体里燃起了一把火,体温不断升高;恶心、腹痛,仿佛肠胃在翻江倒海;头痛,像有无数根针在扎脑袋;皮疹,星星点点地出现在皮肤上;乏力,感觉身体被抽空了力气;呕吐、腹泻,肠胃像失控的机器;关节痛,仿佛关节被硬生生地扭曲;淋巴结肿大,脖子、腋窝等部位能摸到一个个硬硬的小疙瘩;咽喉痛,吞咽都成了一种折磨。这些症状,可能是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表现,一旦出现,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皮肤病:艾滋病的 “伪装”
艾滋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就是皮肤病。很多人往往会把艾滋病引起的皮肤病,错当成普通的皮肤病,从而延误了治疗。当发生高危性行为后,如果皮肤出现以下 3 种异常,一定要警惕可能是艾滋病的信号。
皮肤干燥、瘙痒:艾滋病患者的皮肤,就像一片干涸的土地,会有过早老化的表现。这是因为角质层屏障功能受损,真皮和表皮中脂质含量变少,胡萝卜素浓度过高,从而引发皮肤干燥症。那种干燥的感觉,就像皮肤被砂纸摩擦,又干又痒,怎么挠都不解痒。
皮肤出现痒疹:多数艾滋病患者早期,会有红色痒疹出现。这些痒疹就像一个个小恶魔,在皮肤上肆意生长。抓挠表皮脱落后,颜色会加深,就像伤口上撒了盐,疼痛和瘙痒加剧。
皮肤出现溃烂: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下降,就像失去了铠甲的士兵,很容易被带状疱疹等疾病盯上。一旦这些疾病传散开来,身体各个部位都可能出现疱疹。患上感染性皮肤病后,皮肤会出现溃烂症状,一个个溃烂的伤口,看着就让人揪心,而且很难愈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不幸感染艾滋病病毒:72 小时内的 “自救黄金期”
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预防。平常我们要做好预防措施,远离艾滋病的威胁。但假如不幸感染了艾滋病毒,也不要惊慌失措,一定要抓住 72 小时内的 “自救黄金期”。
安全的性行为:守护健康的 “盾牌”
性行为过程中,正确使用避孕套是至关重要的。避孕套就像一面坚固的盾牌,能有效阻挡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保证性行为过程中的安全。同时,我们要避免同时有多个性伴侣等高危行为,因为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就越高。
注意血液安全:斩断传播的 “黑手”
不吸毒、不参与非法卖血贩血,这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毒品和非法卖血贩血,往往伴随着共用针头、针管等危险行为,而这些针头、针管,就可能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 “黑手”。我们还要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因为这些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血液,一旦有艾滋病病毒,就会传播开来。
避免母婴传播:为新生命护航
育龄期女性怀孕后,要尽早进行艾滋病检测。这就像给新生命的诞生做一个安全检查,一旦发现感染病毒,要尽早进行治疗。通过有效的母婴阻断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病毒在母婴间的传播几率,为新生命的健康保驾护航。
如果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一定要在 24 小时内服用艾滋病阻断药物,这是与病毒赛跑的关键时刻。越早服用越好,最好要在 2 小时内,最晚不要超过 72 小时。而且,一般需要服用 28 天,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定期检测随访,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减少感染几率。
艾滋病,这个隐藏在暗处的健康杀手,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李阿姨的经历,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也是对我们所有人的警示。我们要关注艾滋病,尤其是青年学生和老年人这两大高发群体,重视身体出现的疑似症状。同时,也要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来源:辽沈晚报锦州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