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委会标准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等。
作者:杨剑桥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中心副主任/中药药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委会标准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等。
擅长:运用食疗学、营养学方法,调理各种偏颇体质状态和亚健康状态,例如:怕冷、倦怠、便秘、超重/肥胖、孕前调理、产后调理等。
门诊地点: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营养门诊726室。
『 立 春 』
建始也
五行之气
往者过
来者续
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
故谓之立也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春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春
春季从立春开始,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鸟鸣、雪融、鱼游都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开始了。立春节气一般开始于每年的2月3~5日。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立春 · 三侯
一候东风解冻 | 形容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气温逐步回升。
二候蜇虫始振 | 蛰,藏也;振,动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形容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的物候现象。
三候鱼陟负冰 | 陟,升也。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遂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故曰负。形容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由于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的物候现象。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立春 · 食养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此外还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新的一年之始。立春不仅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季如何养生?《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是《内经》中春季的养生原则。春季是陈推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富有生气,万物欣欣向荣。人们日常生活应该注意保养生发之气:天黑就睡,早晨天亮就起床,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悦,保持生机。如果违逆了春季自然之道,便变会损伤肝,使提供给夏长之气不足,到夏季就热不起来,就容易生病。
饮食宜平补而非滋补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相差悬殊,“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所对应的地域只是我国华南地区,分界线在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立春时(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摄氏度以上算入春),那一线以南地区,已有春的气息了;但我国93%的陆地面积上都还是冬,到黑龙江,往往是在谷雨立夏时才入春。此时气候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乍暖还寒,具体表现就是日夜温差较大。
食物分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立春后,人的阳气开始生发,而外界寒邪会抑制这种涌动,易形成肝火内郁。如果此时过于滋补将使人内热上行心肺,容易诱发感冒、发烧、咽炎、咳嗽等疾病。因此,立春节气应多选择平性食物,少吃或不吃温性、热性食物,如辣椒、羊肉、海参、白酒等。建议多吃蔬菜和野菜,如白萝卜、白菜、春笋、荠菜、莴笋、黄豆芽、绿豆芽、菠菜、芹菜、百合等,有利于清内热。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饮食宜少酸增甘
立春食养中的“养”,具有调肠、顺应、保养、储备之意。根据节气调整饮食内容其目的在于保证阳气顺应时序规律进行生、长、收、藏,立春节气养阳不是补阳气,而重在平息风阳。
饮食味道上应减少酸味食物,适当增加辛、甘之品,以助阳气生发,如生姜、葱、香菜、韭菜、洋葱、香菇等。春季饮食强调“少酸增甘”,一是,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二是,多吃酸(酸入肝)会使肝的功能不必要的强大,而木(肝)克土(脾),肝气过于旺盛,则容易克制脾胃功能的正常运作,所以要多吃些甘味食物(甘入脾),以增强脾的功能。
因此这样“少酸增甘”饮食,春季肝才好蓬勃地生发,也避免了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其他具有柔肝养肝、疏肝理气作用的食药物可适当增加,如葱、香菜、花生、郁金、丹参等。大枣、山药最宜春季食用。山药性甘味平,具有健脾养肝、滋肺益气、补肾固精的功效;大枣性味甘平,是滋养血脉、强健脾胃的佳品。
忌寒凉、刺激性食物
过食性味寒凉的食品容易伤及脾阳,应尽量少吃或不食寒凉之品。少食生冷、酸涩收敛制品,以防肝气不舒,如柑橘、柠檬、乌梅等。搭配一些健脾益气的食材一同烹饪,更有助于食物营养作用的发挥与吸收,如大枣、山药等。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推荐膳食:桂韭姜虾
1. 材料准备
主要食材:虾仁30克,韭菜10克,鸡蛋1枚,盐、葱、调和油适量。
食药物质:肉桂1克,生姜3克。
2. 制作方法
1)韭菜洗净切小段。海虾仁去虾线洗净,焯水备用。
2)先把油烧热,放入葱花变色出香后捞出。将鸡蛋打散搅匀,放锅中摊熟成块后出锅。
3)重新少加油加热,放入姜末,把虾仁和韭菜放入后翻炒。
4)肉桂煮汤,然后把煮好的肉桂汁倒入锅中,和虾仁一起小火熬至粘稠。
5)把鸡蛋放入搅拌均匀,当彻底熟透后出锅即可。
3. 功效:温补阳气,驱寒暖身。
4. 适用人群:阳虚体寒者。
5. 食用方法:一人份,可在节气内常规食用。
6. 膳食点评:此时天气依然寒冷,可能出现“倒春寒”,桂韭姜虾可以补充阳气,用肉桂、韭菜、虾仁温补阳气,促进阳气的产生,排除冬天剩余的寒邪。因为此时寒气重,所以用了肉桂温阳。阳气旺则不易感邪。
立春 · 食治
倒春寒,是比冬天的冷风还厉害的一种寒流。倒春寒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威胁极大,可能会导致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即中风,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儿童也容易在此时罹患百日咳、猩红热、感冒等疾病。除此之外,咽炎、咳嗽此时也多有发生。
立春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同时,春应肝,若起居失常,易形成肝火内郁。内热上行于咽喉,则诱发喉痹。内热上行于肺,则诱发咳嗽。
1.喉痹
喉痹是以咽痛或异物感不适,咽部肿痛,或喉底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西医学的咽炎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临床症状:起病急者,多为咽部疼痛为主,吞咽时咽痛加重;病久者,则可出现咽干、咽痒、咽部微痛及灼热感、异物感、哽哽不利等种种咽喉不适的症状。
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过食辛辣、醇酒及肥甘厚味,少食油炸、熏烤类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类,选择温甘食物为主。
推荐代茶饮:润喉茶
1. 材料准备
食药物质:桔梗10克、金银花5克、麦冬10克、玄参10克 、甘草3克。
2. 制作方法
将上述材料加入沸水焖泡约20分钟,可反复冲泡至味淡,每日一剂。
3. 功效:清热滋阴,祛痰利咽。
4. 适用人群:适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肿痛等人群。
2. 咳嗽
内热上行于肺,肺的宣发肃降失司,肺气上逆,导致咳嗽。此时物候变化多为肝火犯肺导致的咳嗽。
咳嗽既是一个临床症状,又是中医的一个病名,分别为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咳嗽的临床表现如下:阵发性,就是一阵一阵的出现咳嗽的症状,咳嗽的时候可能伴有面赤,咽干口苦,痰粘滞咽喉难出。可能伴有咳嗽时牵引着胸痛,症状随情绪波动增减变化。凡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例如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病,均可以清肺泻肝、顺气降火为治疗原则。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量多餐,尽量避免吃一些过于甜腻、过咸的食品,如奶油、蛋糕、腌制或酱类等,忌食油腻食物和辛辣食物等;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忌烟酒,忌饮咖啡等。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适当的吃杂粮。
推荐药膳:三鲜汁
1. 材料准备
主要食材:藕、荸荠、梨各50克。
2. 制作方法简述
1)上述材料洗净、切小块,备用;
2)用纱布挤绞出汁液,也可根据口感需要加入适量白糖,搅匀即可。
3. 功效:清热、肃肺、降火。
4. 食用方法:每日一份,一份约250毫升,3天为一周期。
5. 适用人群:内火犯肺,肺失清肃咳嗽者。主要证候为,咽干,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或滑数。
二十四节气食疗养生 应季药膳速查速用 零基础易学 专业营养师指导 ——《24节气顺时药膳》《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来源:固本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