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流感,守护健康

B站影视 2025-02-03 07:00 3

摘要: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在人群中主要流行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临床表现为高热、乏力、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发病更急,症状较重。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在人群中主要流行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临床表现为高热、乏力、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发病更急,症状较重。

流行性感冒是病毒性感染,它与普通感冒有哪些区别呢?相信一些朋友还是分不清的,请向下看:

普通感冒: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如果发烧温度也不太高,全身状况不重,乏力感不明显,精神状态尚好,通常2~3天可逐渐好转,直至痊愈。

流行性感冒:属病毒性感冒,和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呼吸道症状不重,但是全身症状却很重,主要表现在起病急,有的会首先出现嗓子痛,一般会发高烧,全身会出现酸疼和乏力感。

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特别是在学校、养老院等人群密集的机构。根据病毒核蛋白与基质蛋白的不同,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甲型流感病毒:还可分出多种亚型,包括我们熟知的甲型H1N1和甲型H3N2等,易在人群中引起大流行。

乙型流感病毒:几乎仅感染人类,乙型流感Victoria和Yamagata系也常引起季节性流行。

丙型流感病毒:主要是散在流行,可以感染多个物种。

丁型流感病毒:主要影响牛、猪,目前尚未发现有人类感染的病例。

流感预防:构筑健康防线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的措施包括:用肥皂和温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口鼻和眼睛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定期清洁和消毒常用物品和表面。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2.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洁和消毒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面、手机等,可以减少病毒的存活。在流感高发期,可以适当增加清洁频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数次,每次通风至少30分钟,能有效降低室内病毒浓度。

3.充足睡眠:睡眠是身体恢复和免疫系统强化的重要时间。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使身体更好地抵御流感病毒。

4.适量运动: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瑜伽、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还能缓解压力,而长期的高压状态会削弱免疫系统。

5.均衡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免疫力。多吃富含维生素C(如橙子、柠檬、草莓等水果)、维生素D(如鱼类、奶制品等)、锌(如坚果、肉类等)和蛋白质(如蛋类、豆类、瘦肉等)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免疫功能。

6.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它就像是为我们的身体打造的一副“铠甲”。每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会基于全球流感监测数据,预测即将流行的流感病毒株类型,并据此研发和推荐相应的流感疫苗。

来源:中科体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