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宇航员利用“人工光合作用”在太空制造火箭燃料和生活氧气

B站影视 2025-02-02 12:02 2

摘要:据该报援引国家新闻广播机构中央电视台本月早些时候的报道,“该技术通过精心设计的物理和化学方法模拟绿色植物的自然光合作用过程,利用密闭空间或外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资源来生产氧气和碳基燃料。”

中国宇航员声称利用一种被称为“人工光合作用”的新工艺在天宫空间站上制造了火箭燃料。

《南华早报》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已生产出火箭燃料所需的原料,以及太空中的另一种有用资源——氧气。

据《南华早报》报道,该团队利用半导体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乙烯,乙烯是一种常用于生产航天器推进剂的碳氢化合物。

据该报援引国家新闻广播机构中央电视台本月早些时候的报道,“该技术通过精心设计的物理和化学方法模拟绿色植物的自然光合作用过程,利用密闭空间或外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资源来生产氧气和碳基燃料。”

该实验可以为我们将遥远地方的就地资源转化为未来行星际太空旅行所需的可呼吸空气和火箭燃料的来源奠定重要基础。

使用半导体催化剂的想法不同于其他传统的制氧技术,例如国际空间站上的电解技术,后者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呼吸的空气。

专家们普遍认为,电解法对于长距离太空旅行来说太耗能了。中国研究人员希望利用半导体催化剂,在室温和标准大气压下转化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所需能量。

然而,有关实验的细节仍然很少,而且目前仍不清楚该概念的实际可行性,特别是在火星表面等极其偏远和恶劣的环境中。

但如果得到证实,这一概念将为中国未来的太空探险者提供巨大助力。中国希望在 2035 年前在月球南极附近建立一个基地,这一努力将需要稳定可靠的可呼吸氧气来源——更不用说返回地球所需的火箭燃料了。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