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金谷德艺小学青年教师韩珺语:低年级孩子要重视好习惯养成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6-10 07:44 5

摘要:近日的一个清晨,记者来到济南高新区金谷德艺小学采访时,被一阵清脆的晨读声所吸引。原来,该校一年级3班正在进行日常的晨读课程。而他们的班主任韩珺语正在一旁认真地聆听。

近日的一个清晨,记者来到济南高新区金谷德艺小学采访时,被一阵清脆的晨读声所吸引。原来,该校一年级3班正在进行日常的晨读课程。而他们的班主任韩珺语正在一旁认真地聆听。

韩珺语和孩子们在学校图书室读书。

韩珺语介绍,他们刚刚进行完了好习惯养成活动。原来,常年担任低年级班主任的她,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好习惯养成。“小书包,肚子空,书本文具排好队”,当孩子们刚刚入校,她总会用“30秒计时法”和孩子们一起整理书包,口诀、晨读、动手,孩子们也喜欢这样的方式。

在课间,韩珺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她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第三个年头。韩珺语说,她喜欢魏书生的“民主与科学”教育理念,从自我提升的“终身学习”到学生管理的“人人当家”,从家校协作的“同频共振”到教育实践的“童趣创新”,她的带班之道如同一幅细腻的工笔画,晕染出属于一年级孩童的成长图谱。

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是韩珺语最喜欢做的事。

“教师的成长是学生成长的前提。”这句话,被韩珺语工工整整地写好,贴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

韩珺语说,要用童趣化创新破解教育痛点。面对一年级学生“坐不住、听不进”的共性问题,开发出“课堂互动口令”——用“木头人倒计时”训练静坐,以“悄悄话传声筒”练习倾听,用“小组积分树”激发合作,最后以“今日收获卡”回顾重点。据了解,高新区金谷德艺小学也有小学生“一日流程规范”,细致入微,从学生入校跟老师打招呼开始,明确引领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结合学校红领巾奖章机制,将一年级学生一分钟注意力训练与班级积分卡通贴纸奖励相结合——这些都是她将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智慧的注脚。

她让刚入学的“小不点”们明白:规则不是束缚,而是让每个人都能发光的舞台。

在日常工作中,韩珺语也喜欢积极与搭班同事沟通,做好相关工作。

在一年级3班的教室里记者注意到,黑板旁的“星星争辉榜”正闪闪发亮,“值日班长”小彤发明了“课堂发言积分制”——举手一次加一分,发言精彩加两分,集满5分就能抽取“兑换券”——里面有韩老师烤的小饼干、和同桌换座位一天的特权卡,还有最抢手的“万能券”。上周五,总忘带作业的小宇靠整理书包连续拿了7个积分,终于兑换了“和韩老师一起吃午饭”的机会,那天他连青菜都吃得干干净净。去年初雪那天,韩珺语突然带着全班冲进操场,打雪仗前先布置了“观察任务”——“用三个词形容雪花,就能兑换棉花糖”,孩子们红着鼻子喊出“棉花糖”“水晶片”“会融化的星星”,教室里飘着烤棉花糖的香味。

2024年夏天,济南高新区教育推出了家校社共育的“三引导”精神,韩珺语认为,低年级孩子的家庭更应该注意家校共育。她说,老师要和家长共情沟通,把“问题”变成“成长契机”。根据家庭情况的不同,韩珺语积极跟家长沟通反馈学生的具体情况,邀请家长参与金谷德艺小学的家长夜校,邀请家长发挥职业特长,进课堂讲课。这些都让家校关系从“单向反馈”变为“双向赋能”。

暮色中的教室,韩珺语看着黑板上孩子们用彩笔画的“星辰大海”——每一颗星星都写着一个小岗位,每个孩子旁边都贴着一句“我能行”。“儿童站立在学校正中央”,韩老师时刻谨记学校的教育哲学,正如她在班主任日记中写的:“‘教育是农业’,我要做懂节气、知时节的耕作者——在自我提升中积蓄养分,在民主管理中播洒阳光,在家校协同中浇灌雨露,然后静待每颗童心发芽、开花。”

记者:李鹏 摄影:李鹏 编辑:韩璐莹 校对:王菲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