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半夜三点,某大厂总监给我连发18条60秒语音,核心思想就一句:“多鱼,我团队00后居然不吃画饼这套了!”我回他:“知道为啥传销组织开始用区块链包装了吗?这届年轻人的抗体,都是被微商训练出来的。”
上周半夜三点,某大厂总监给我连发18条60秒语音,核心思想就一句:“多鱼,我团队00后居然不吃画饼这套了!”
我回他:“知道为啥传销组织开始用区块链包装了吗?这届年轻人的抗体,都是被微商训练出来的。”
《细胞》杂志神经科学版发过狠活:扫描原始部落和华尔街交易员的大脑后发现,人类服从指令时的神经反应,和猴子找跳蚤时的愉悦回路高度重合。
草原时代的“点赞基因”
十万年前,某个智人率先喊出“跟着我有肉吃”——虽然当时连火都没发明,但这套话术直接让他后代数量翻倍。
现代脑科学管这叫**“认知节能机制”**:
原始版:无脑跟从部落决策=保命
升级版:朋友圈跟风买基金=破产
大脑用200万年进化出偷懒神技:能复制粘贴,绝不原创。
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暗黑面
阿德勒老爷子说漏嘴的真相:人对归属感的渴望,本质是精神层面的求生欲。
拼多多砍价群里的“已点求回”
互联网黑话大赛冠军“抓手、闭环、赋能”
我那个买比特币亏光的表舅,至今还在群里喊“HODL”
这些都不是蠢,是刻在DNA里的部落生存模式。
2023年神经营销学白皮书显示:普通人每天要遭遇562次精神操控尝试,比手机推送还多200次。
XX克的“服从性测试”秘术
内部培训手册流出:要求店员必须让顾客接受三个“微小顺从”:
① 姓氏写在杯上(身份认同植入)(举例说明,国内没有)
② 推荐当季新品(决策引导)
③ 提醒会员积分(沉没成本暗示)
这套组合拳能把拿铁卖出茅台效果,瑞幸连夜抄作业。
直播带货的“认知劫持”三件套
某MCN机构前员工爆料行业黑匣子:
第一步:3秒内用“家人们”激活部落归属感
第二步:连麦演戏触发“看客正义感”
第三步:倒计时逼单启动“损失厌恶机制”
这套打法能把义乌库存变成文艺复兴,建议写进MBA教材。
既然躲不开精神操控,不如学会反向收割:
建立“认知防火墙”(社畜版)
当领导深夜发鸡汤文时,用三句话反杀:
① “您说的对,具体哪个案例最值得学习?”(把空话具象化)
② “这个思路对下季度KPI提升有多大帮助?”(用数据反包围)
③ “需要我整理成SOP同步全组吗?”(把画饼变工作量)
本人在亲测有效,后来领导见我都绕道走。
识破“服从性陷阱”的死亡三问
神经学家推荐的灵魂拷问模板:
① 这个要求是在培养我还是消耗我?
(例:996如果是为上市冲刺可跟,只为老板换车快逃)
② 如果拒绝会失去什么?真正重要的占几成?
(离职威胁=用1%的可能绑架99%的恐惧)
③ 三年后回头看,这是机遇还是耻辱?
(当年拒绝P2P拉新的人,现在都在朋友圈装先知)
最危险的操控往往披着理性外衣:
“逻辑暴君”的温柔杀
某TOP2高校心理学教授被诈骗238万,骗子用的不是话术而是数学公式:
先聊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建立权威感
用贝叶斯定理计算投资成功率
最后上洛伦兹方程解释资金流向
高知人群的认知护城河,反而成了信息茧房。
“元宇宙韭菜”的认知折叠
观察那些NFT被骗的互联网高管,发现惊人规律:
80%是算法工程师(过于相信代码即正义)
60%有留学背景(对去中心化过度浪漫化)
100%在朋友圈发过“WEB3.0革命宣言”
有时候知识储备越深,认知盲区越像马里亚纳海沟。
去年某新能源汽车创始人喊的那句话:“为梦想窒息’没人信了”
我想对着:“X总,说、您把‘下周回国’改成‘明早到岗’,信仰值能涨200%。”
这个时代最魔幻的现实是:
骗子在学心理学
韭菜在啃《资本论》
而真正的认知战高手,正在直播间卖9块9的《反操控圣经》
所以啊,下次再有人对你灵魂发问:“难道大家都错了吗?”
建议微笑着回敬:“是啊,不然拼多多哪来这么多砍一刀的?”
来源:胖多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