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超开打,从历史分析,外援加盟是否是引狼入室?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6-09 17:54 7

摘要:乒超今天开打,这是一位网友对外国运动员,特别是日本运动员加入乒超的看法,也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就是说外国选手来乒超是不是会对我们国乒的成绩造成冲击和影响?

乒超今天开打,这是一位网友对外国运动员,特别是日本运动员加入乒超的看法,也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就是说外国选手来乒超是不是会对我们国乒的成绩造成冲击和影响?

这事我们要从历史来看,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联赛是1995年建立的,1998年升级为乒甲,1999年进一步升格为乒超,从1997年开始就引进了外援,首位外援是韩国国手李恩实,他代表韩资企业赞助的天津三星参加了第3届比赛。从2000年开始,为了打造乒坛NBA,乒超大面积引进外援,几乎世界乒坛的所有名将都打过乒超。像上面网友的担心,从乒超引进外援开始,一直就有。从实际效果来看,打过乒超的外援也确实在成绩上对国乒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像2004年雅典奥运会韩国的柳承敏男单夺冠,他从2001年开始就在四川打乒超,断断续续打过好几年,包括后来还在乒超上赢过王皓,他也确实表示过,打乒超的经历对他奥运夺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17年,日本的平野美宇在亚锦赛上连过丁宁、朱雨玲和陈梦,拿到冠军,而2016年她恰好在鄂尔多斯俱乐部打乒超。她后来也说,当时能力的提升和来华参赛密不可分。另外,像伊藤美诚和金琴英也来中国打过联赛,只不过打的是甲A,伊藤是2017年来的,正是东京奥运周期对中国队威胁最大的时候,那年甲A她八战全胜,只输一局,彻底打出了信心。对于来华参赛,她也直言不讳,就说想像小伙伴平野一样,习惯中国选手的打法,向中国运动员取经。金琴英在巴黎奥运会和去年年底的亚锦赛上都对中国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她在奥运会之前就加盟了甲A重庆队,在甲A比赛里也基本上没怎么输球。这些人的成绩不能说完全缘于来中国打球,但多少是有点关系的。像平野亚锦赛夺冠之后,2017年的乒超,中国乒协就规定禁止各俱乐部引进外援。同样的规定在2007年也实行过,当时也是为了备战奥运。只是2007年没有明令禁止外援,而是说你要来中国就不能再替国外俱乐部打球,相当于是变相禁外。

所以说,从成绩角度看,外援加盟乒超,多少是会对国乒的成绩有点影响的。这个必须客观承认,虽然这个影响不是太好量化。但是,从打造联赛品牌,提升联赛国际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角度来看,乒超往国际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作为乒乓第一强国,联赛发展了三十年,职业化程度远远落后于欧洲和日本联赛,这是说不过去的。吸引全世界优秀运动员加盟,像这次韩国一姐和日本一姐都来了乒超,这体现的也是中国乒乓球的大国自信,就是不怕研究,不怕适应,话说回来,在和国际选手的交流过程中,这种学习和研究如果说有,也是相互的。

总的来说,如何在商业发展和国家队成绩中间取得平衡,一直是联赛组织者要考虑的。在外援引进上,想大力发展商业的时候,就放一放,奥运前想要成绩了,就收一收,之前一直也是这样做的。所以说球迷也不用太过担心。

还有一点,经常有人说,外援的大面积加入会挤压年轻运动员的比赛机会,但其实这个是不存在的,乒超从来都不是年轻运动员的练兵场,因为赞助商投了钱,是要成绩的。而且关键一点就是我之前讲乒超的视频里提过的,我们的乒超俱乐部对运动员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给年轻人练兵没意义,练出来合同也到期了。这和职业足球俱乐部不一样,练出来卖了可以挣转会费。看这次乒超的名单就看出来了,真正非国家队的年轻运动员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基本上上不了场,各队还是国手担纲。有的俱乐部象征性地签个把年轻人,也是因为便宜,凑一下人头,而不能想煅炼他。能力上比不上国手,从话题和流量来看,又比不了外援,所以年轻运动员在乒超一直以来都没什么生存空间。想练兵,可以打甲A甲B,也可以打每年的各种U系列比赛,还有全锦赛、WTT青少年巡回赛之类的,这些赛场才是年轻运动员练兵成长的舞台。

来源:乒乓TV-雷老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