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事传芳‖裴略咏翠竹复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6-07 16:44 7

摘要:宋代初期,有一位叫裴略的小官,在任期届满参加吏部考试时,因写试卷时为避开阳光,移动了一下座位而被解职。他心中不服,就去拜见中书令文彦博,想讨个公道。

继续从《咸宁竹文化》里辑录与竹有关的传说故事。

宋代初期,有一位叫裴略的小官,在任期届满参加吏部考试时,因写试卷时为避开阳光,移动了一下座位而被解职。他心中不服,就去拜见中书令文彦博,想讨个公道。

裴略让人通报文彦博。文彦博正与朋友闲谈,不想接见他,磨蹭了很久才勉强出来见面。裴略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文彦博为了试试裴略有无学问,就随手指了指庭中的翠竹,叫他吟咏。

裴略略一思索,脱口吟道:

庭前数竿竹,风吹青肃肃。
凌寒不肯凋,终冬子不熟。
虚心未能待国士,皮上何须生节目。

文彦博听出了这首咏竹诗的寓意,对裴略以“国士”自比和委婉批评自己的傲慢,不但不介意,反而传令吏部恢复他的原职。

陈小翠《虚心待士》

其实,这个故事是有真实历史记载的,但不是发生在宋朝,而是在唐朝:

裴略,唐太宗时期初为宫廷侍卫,参加兵部主持的武官考试名落孙山,后直接向当朝宰相温彦博申诉,温彦博通过一番考核,认可了裴略的才华,并委以重任,因而有“裴略自赞”的典故流传后世。《启颜录》和《舌华录》 中均对此事有所记载。

《启颜录》中记载:

国初有人姓裴,宿卫考满,兵部试判,为错一字落第。此人即向仆射温彦博处披诉。彦博当时共杜如晦坐,不理其诉。此人即云:“少小以来,自许明辩,至于通传言语,堪作通事舍人,并解作文章,兼能嘲戏。”彦博始回意共语,时厅前有竹,彦博即令嘲竹。此人应声嘲曰:“竹,风吹青肃肃。凌冬叶不凋,经春子不熟。虚心未能待国士,皮上何须生节目。”
彦博大喜,即云:“既解通传言语,可传语与厅前屏墙。”此人走至屏墙,大声语曰:“方今圣上聪明,辟四门以待士,君是何物,久在此妨贤路?”既推倒。彦博云:“此意著博。”此人云:“非但著膊,亦乃着肚。”当为杜如晦在坐,有此言。彦博、如晦俱大欢笑,即令送吏部与官。
——《启颜录·嘲讥》

《舌华录》中记载:

温彦博为吏部侍郎,有选人裴略被放,乃自赞于彦博,称解白嘲。彦博即令嘲厅前丛竹,略曰:“竹,冬月不肯凋,夏月不肯热,肚里不能容国士,皮外何劳生枝节。”又令嘲屏墙,略曰:“高下八九尺,东西六七步,突兀当厅坐,几许遮贤路。”彦博曰:“此语似伤博。”略曰:“即扳公肋,何止伤膊?”博惭而与官。
——《舌华录》

【译文】

温彦博担任吏部侍郎,候选官员裴略没有得到任用,裴略就对彦博自我推荐,说自己善于嘲讽。彦博就让他嘲讽大厅前的一从竹子,裴略说:“竹子,冬季不肯凋零,夏季也不肯盛放,肚皮里不能容纳国家的有志之士,皮外何必生枝节。”温彦博又让他嘲讽屏墙,裴略说:“高下有八九尺,东西有六七步,突然的立在厅前,多少遮挡了贤士的道路。”温彦博说:“你这话似乎针对着我啊。”裴略说:“这已经是扳了您的肋骨了,何止是伤到了您的胳膊!”彦博感到十分惭愧,给了裴略官位。

赵俊贞《石竹》

【简析】

第一首诗抓住竹子外表有节、内里空虚,经冬不凋、经夏无子的特征,讥讽竹子徒有其表而不务实际。以竹喻人,—语双关。

第二首诗明里说的是屏风挡道,实际暗示当权者不识人才,堵塞贤路。裴略说话时,吐字清晰,语调铿锵,声音洪亮,落落大方。

《咸宁竹文化》

《咸宁竹文化》,主编:吴著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2003年10月第1次印刷,开本:32开,定价:25.00元。

来源:文化藏宝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