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星际之门」更多内幕被曝光了!据称,首期投入1000亿美金,将在德州阿比林建设10座数据中心,未来要在全美打造20个超算。与此同时,奥特曼秀出了首期工厂的全景,无比震撼。
【新智元导读】 「星际之门」更多内幕被曝光了!据称,首期投入1000亿美金,将在德州阿比林建设10座数据中心,未来要在全美打造20个超算。与此同时,奥特曼秀出了首期工厂的全景,无比震撼。
一大早,奥特曼直播刚下线,就炫出了「星际之门」首期工厂。千亿美元集群已锁定
除了奥特曼放出的实景,SemiAnalysis也制作了一张德州集群建设的宏观图。「星际之门」背后真实数据
他们认为,这个项目是按总拥有成本(TCO, Total Cost of Ownership),而非资本支出来计量的。 换言之,1000亿美元和5000亿美元指的是TCO,其中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网络设施、电力供应的资本支出,以及债务融资在内的诸多运营成本。 此外,目前只有首期1000亿美元项目,已经确定了数据中心选址和电力供应。「星际之门」项目整体资金仍未完全到位。 还有一个容易产生误解的细节是,这个大型项目的第一个算力集群,其实就是去年宣布的Oracle和OpenAI合作项目。 该项目完全由Lancium、Crusoe和Oracle负责建设。据分析师了解,软银和MGX等其他方并未参与其中。全美20座超算,10个已开工
实际上,OpenAI周二官宣博文中,已经明确了「星际之门」是一家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公司。 在这个项目中,他们计划在未来4年内斥资500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其中1000亿美元将立即投入使用。 这是第二届特朗普政府宣布的首个重大AI计划,由于监管政策显著放宽,未来可能会推出更多类似计划。 星际之门计划的股权创始方包括软银、甲骨文、MGX和OpenAI,其中前三家公司负责前期注资。 软银和OpenAI是核心合作伙伴,软银负责财务管理,而OpenAI主导运营工作,包括几乎所有的算力集群管理软件。 如前所述,该项目计划共建设20个数据中心,其中10个已在德克萨斯州阿比林开工,每个占地面积约46,500平方米(50万平方英尺)。首期1000亿美元支出明细
最初的Oracle/Crusoe项目作为其中一个数据中心,将与其他超级园区互联,实现规模比现有任何训练运行,都大数个量级的分布式训练。70万块GPU,老黄首期爆赚375亿刀
除了正在部署的10万台GB200算力集群外,分析师估计,他们还将在整个园区部署另外20万台GB300和约40万台VR200(英伟达计划在2026年推出的超算,分别对应Vera CPU和Rubin GPU)。 他们根据园区1,000亿美元总拥有成本(TCO)投资,以及人工智能TCO模型中的单位成本,计算出了Vera Rubin处理器的隐含数量。 约70万台GPU的总IT功率为1.8GW,这与Oracle/Crusoe阿比林园区1,800兆瓦的容量相符。 简而言之,OpenAI预计为首个GB200集群支付的成本,约为每GPU每小时2.8美元,全规模集群的TCO为每小时2.38美元。 这些数字会随着未来英伟达GPU的部署而相应调整。 OpenAI的支出将超过1,000亿美元,但这并非前期资本投入。 分析师还估计英伟达从中获得的收入和IT设备资本支出相对较为适中,分别约为375亿美元和490亿美元。这将占用整个1.8GW Crusoe Lancium站点的容量。刷存在感的 软银
甲骨文和软银是知名的股权提供方。 MGX是一个新近成立的阿布扎比科技投资平台,由Mubadala和G42共同创立。该基金由Sheikh Tahnoon bin Zayed al-Nahyan担任主席,据报道他监管着超过1.5万亿美元的投资基金。 鉴于马斯克声称软银筹资不到100亿美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合资企业还将通过项目融资筹集「债务资本」。 目前「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具体比例尚未确定,但甲骨文和MGX凭借其雄厚的资产负债表,可以为项目提供大量资金支持。 也就是说,即便软银没钱,还有甲骨文和MGX。 据悉,OpenAI和软银各自在账面上,承诺投入190亿美元。软银目前虽然没有这么多流动资金,但预计其可能会通过出售部分Arm股份来筹集所需的股权投资。 OpenAI同样缺乏这笔资金,但他们可以在新产品o3发布后进行融资,而且不必直接全额筹集,可以通过向联合体其他成员发行「混合资本工具」来实现。 需要承认的是,马斯克的判断是正确的,他们目前确实还没有筹集到这笔资金。 关键问题在于项目融资风险能否与母机构分离。这种风险隔离十分重要,因为OpenAI需要筹集资金来支付相关费用。 对OpenAI而言,一个有利因素是这笔资金不需要立即到位。 OpenAI现有资金足以支付今年10万台GB200集群的租金,但他们需要确保能够支付2026年及以后大幅上涨的租金。 虽然OpenAI可能无法直接筹集到所需资金,但高级分析师相信,他们的技术和产品发展将能够支撑这一规模的支出。谁是最大赢家?
我们看到,在「星际之门」合资项目的公告中,出现了许多科技巨头的名字,比如英伟达、Arm、微软、甲骨文以及前面提到的投资方。 这些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知名企业,但现实情况是,既有输家,又有赢家。微软,最大loser
当OpenAI选择了另一个基础设施合作伙伴时,微软实际上被挤到了边缘位置。 同时,纳德拉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仅仅守住800亿美金投资!Arm:技术合作伙伴,还是虚假新闻
Arm股价因被列为技术合作伙伴而上涨约16%,但这仅仅是因为其Grace和Vera CPU与英伟达的Blackwell和Rubin GPU配套使用。 软银可能力推让Arm加入公关阵营,表面上确实效果不错。但实际上Arm并未发挥实质性作用。 对Arm股东而言,现实情况如上所述,软银可能不得不出售其在公司的部分股份,以为「星际之门」股权投资提供部分资金。 我们认为投资者大多忽视了这一点,错误地将这个公告视为实质性的利好消息。全部用于一次训练
这个项目的规模令人印象深刻,但正如分析师最近在Fabricated Knowledge中所分析的那样,这似乎是AI发展热潮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们知道,首批1,000亿美元将投资于阿比林基地,而剩余的4,000亿美元将用于开发更多数据中心基地。 更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数据中心基地都将持续建设,旨在实现AI分布式训练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仅仅复制4个相当于阿比林规模的基地,就能产生9GW的核心IT算力,而这些算力将全部用于一次AI训练。 在SemiAnalysis分析中的,随着数据中心互联(DCI)建设的持续推进,Marvell和Ciena将成为最大赢家,Fabrinet将获得可观收益,而Coherent和Lumentum则会获得相对较小的收益。来源:东窗史谈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