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传统的 CCU 技术中,吸收塔和解吸塔是两大核心反应场所。当烟囱废气穿过吸收塔时,塔内的胺类化学物质凭借自身与二氧化碳之间的化学反应,能够精准将二氧化碳从废气中捕获,使其融入液体之中。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当务之急。其中,碳捕获与利用(CCU)技术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传统的 CCU 技术中,吸收塔和解吸塔是两大核心反应场所。当烟囱废气穿过吸收塔时,塔内的胺类化学物质凭借自身与二氧化碳之间的化学反应,能够精准将二氧化碳从废气中捕获,使其融入液体之中。
随后,饱含二氧化碳的液体被输送至解吸塔。在解吸塔内,为了将二氧化碳从液体中释放出来,需要施加高达 120-140 ℃ 的高温。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还需经过压缩、储存等一系列后续步骤,才能完成整个碳捕获流程。这一系列操作不仅存在捕获剂易热降解、能源消耗巨大的问题,而且成本高昂,使得传统碳捕获技术在大规模推广应用时面临诸多限制。
近日,来自奥胡斯大学的 Michael Vedel Wegener Kofoed科研团队开发了一项名为生物集成碳捕获与利用(BICCU)新技术,为解决这些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这篇题为“Bio-integrated carbon capture and utilization: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capture chemistry and archaeal CO2 reduction”的研究成果发表于 Nature communications。
图| BICCU 与传统 CCU 工业流程对比
BICCU 技术同样借助吸收塔来捕获二氧化碳,但在解吸环节进行了大胆创新。其摒弃了传统的高温解吸方式,引入了以产甲烷菌为代表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拥有独特的代谢方式,能够在常温或温和的温度范围(20-60℃)内,借助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将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也就是说,BICCU 技术可以在温和的环境里,将二氧化碳 “加工” 成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产品,整个过程更加高效环保。
图|利用氢营养型产甲烷菌转化 CO2,实现高效解吸
以叔胺 MDEA 作为捕获剂为例,在吸收过程中,MDEA 碱催化二氧化碳水合形成碳酸氢根,此时体系存在碳酸平衡,有少量可溶性二氧化碳。氢营养型产甲烷菌利用自身基因组编码的固有酶,通过二氧化碳还原途径,以氢气为电子源,将细胞内的可溶性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 。
随着二氧化碳被消耗,碳酸平衡将向生成二氧化碳的方向移动,促使更多二氧化碳从捕获剂中解吸出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同时,细胞内的碳酸酐酶(CAs)可能对 BICCU 过程中碳酸平衡的移动起到进一步的调节作用。研究人员推测它可以催化二氧化碳和碳酸氢根之间的相互转化,促进二氧化碳跨细胞膜转移并在细胞内浓缩,从而进一步促进后续 CO2 的转化。
从实际应用角度看,BICCU 技术优势明显。首先是节能,和传统碳捕获技术相比,它不需要在解吸环节使用大量能量来加热解吸二氧化碳。研究显示,BICCU 系统能节省 17-29% 的能源。这不仅降低了能源成本,还减少了因高温操作带来的捕获剂热降解问题,延长了捕获剂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外,微生物对杂质的强大耐受力也是 BICCU 技术的一大优势。在传统碳捕获技术中,化学催化剂一旦遭遇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杂质,其催化活性往往会受到严重影响,然而,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却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即便面对含有这些杂质的烟道气,依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这一特性使得 BICCU 技术无需进行繁琐的气体预处理环节,便可直接处理含有杂质的烟道气,从而提高了整体运行效率。
目前,这项技术还处于“成长阶段”,它的技术成熟度等级(TRL)仅为 2,处于实验室概念验证阶段,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对于产甲烷菌转化 CO2 中所必需的氢气,在水中溶解度极低,使得气液传质效率不高,影响微生物获取氢气,从而限制了二氧化碳的转化速率。此外,微生物生长需要合适的酸碱度环境,而捕获剂和二氧化碳反应、微生物转化二氧化碳的过程,都会让体系酸碱度发生变化,从而抑制微生物的活性。如何平衡这一关系,找到适合微生物生长和二氧化碳吸收的最佳条件,也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科研人员将不断优化捕获剂和微生物菌株,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效率和选择性,降低生产成本。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就能走出实验室,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帮助工业企业减少碳排放,生产出可持续的燃料和化学品,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https://scitechdaily.com/co2-eating-bacteria-turn-chimney-smoke-into-sustainable-fuel/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1700-3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合成生物学最新讯息,不代表平台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来源:生辉SciP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