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灯啦!”随着一声号令,75岁的徐曙与11岁的邵宇浩同时落锤,瞬间锣鼓声震耳,长度128米的洋蛇灯蜿蜒游走,场外游客被这样的场景震撼,欢呼着跟随长蛇奔走。
1月22日,正值小年。一大早,安徽省肥东县包公故里文化园挤满了村民和游客,大家翘首以盼的洋蛇灯再次舞动。
“出灯啦!”随着一声号令,75岁的徐曙与11岁的邵宇浩同时落锤,瞬间锣鼓声震耳,长度128米的洋蛇灯蜿蜒游走,场外游客被这样的场景震撼,欢呼着跟随长蛇奔走。
肥东洋蛇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起于元末明初,源起肥东县包公镇大邵村,已有600多年历史。相传当年村里的一对邵氏婆媳,为躲避战乱藏身山洞,官兵欲图谋不轨,这时一条数丈长的白蟒将官兵吓退,全村族人认为此蛇非同一般,来自东海,将其称为“洋蛇”。
古老的传说被村民演绎成感恩仪式,他们用竹丝、麻、油纸等扎出了洋蛇,在其腹中点起红烛,舞起了洋蛇灯,并为此定下了规矩,每18年舞一次,洋蛇长度随着舞灯次数而增加。
1963年,徐曙第一次参加洋蛇灯表演,他说:“这一仪式传递着大家的感恩之心、奋起之志,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近年来,为更好传播洋蛇灯技艺,当地改变18年舞一回的习俗,转为按需表演,重大节庆都会呈现给村民、游客。
现场,70岁的邵国安举着龙珠引蛇“出洞”,100多名村中男丁跟随其后,轮流手握灯把舞动。随着锣鼓节奏,人在蛇腹下疾走,蛇在头顶上飞旋,时而行云流水,时而疾风暴雨,快慢自如,气势壮观。
“长蛇出海”“走径折”“摇大车”“四蟒翻身”“盘宝塔”……洋蛇灯舞蹈设计独具匠心,让人沉醉其中。“盘宝塔”是洋蛇灯表演的最后一个动作,难度极高。在龙珠的引导下,队员们找好角度,亦步亦趋,缓慢盘绕,精确无误,逐渐盘绕出一个高达6米多的宝塔形态。宝塔高耸,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宛如一条真蛇蜷缩栖息。
洋蛇灯“盘宝塔”表演 乾轩 摄来自苏州的游客万宝平看得目不转睛,他表示:“人生头一回,看到以蛇元素融入的灯会艺术,让人大开眼界。”
如今,洋蛇灯的传承发展有了新未来。11岁邵宇浩已经能熟练打锣;13岁的邵旭辰可以耍起龙珠;16岁的李雪冬与父亲李思伟共举灯把,上演父子传承佳话。21岁的大二学生邵自彧也早早接到爷爷电话,回乡舞蛇,他说:“初二便加入了村里的灯队,无论走得多远,春节都要回来参与。以后会把技艺传给下一代,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根。”
包公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严伟说:“近年来,镇里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发起了‘灯耀青苗’志愿服务项目。传承人每周到学校开展洋蛇灯扎制技术和舞灯技巧非遗传承课,培养储备人才。”当地正挖掘在地文化,规划打造休闲度假区,实现文旅深度融合,为洋蛇灯等非遗活化利用创造更好的条件。
夜幕降临,洋蛇灯开始在县城中舞起,现场人山人海,男女老少看着蛇灯,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光芒,这一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具象的表达。
本文作者:孔令晖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