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个2024年,针对电商业务,微信从产品形态到组织架构都在做相应调整。送礼物的标志意义或许在于,微信乃至腾讯对电商终于有了清晰的认知和定义,也有了具体的执行路线。
“从自认不擅长电商决定放弃,到重新找到适合自己的电商路径,腾讯耗费10年时间。”
撰文|翟文婷
2024岁末,因为「送礼物」功能,微信电商概念被引爆。这像是张小龙交出的一份作业,所有人都迫不及待想打满分。
如果梳理过去十年微信对商品交易的探索,送礼物摁钮只是一个触发器。
整个2024年,针对电商业务,微信从产品形态到组织架构都在做相应调整。送礼物的标志意义或许在于,微信乃至腾讯对电商终于有了清晰的认知和定义,也有了具体的执行路线。
上一次腾讯对电商业务如此清楚思考还是放弃拍拍,投资京东,那是十年前。在此后几年里,腾讯坚决执行战略,认为自己不擅长电商,以小股参投的方式连接线上线下。
然而就在这十年间,微信自身在进化,移动互联网产品形态也在迭代,腾讯不知不觉间重新在电商领域找到感觉。这个变化的发生,是有迹可循的。
一、10年前的一个提议
2014年腾讯确定入股之后,京东的诉求非常直接:要入口,要转化,而不是基于微信生态思考更深度的连接和玩法。
时至今日,对流量的饥渴依然是京东等所有电商平台的普遍长期需求。尤其在当时,社群裂变玩法还没有经过拼多多的实践,京东以事业部的形态存在,几乎所有部门的目标就是要位置,要流量。
一位当时全程参与投资谈判的人士说,微信最初在收到这个请求时,比较抗拒。张小龙给出的反馈是,跳转这个行为本身就伤害用户体验。
微信团队随后给出新的解决方案:用户以类似Google的搜索方式选定一个商品,点击进入是京东的商品链接。当时张小龙理想中的微信购物就是这样的方式。这应该是他对「商品即信息」最早的思考。
上述人士对此的感受是,「我认同张小龙的想法,在微信这样的生态里,场景下,用户想到购物的时候,不太会像淘宝一样去刷,可能是彼此聊着天说,你给我推荐一个产品,这时候自然会用到搜索。」
虽然当时搜一搜的用户心智和习惯没有养成,但是他当时判断,搜索的权重会越来越大。届时,产品价值就会体现出来。只是显然,对此京东不太有热情。
后来一度在微信里搜索「袜子」之类的,的确能直接跳出具体商品,是链接到京东,但是SKU非常有限。而且很快销声匿迹,不了了之。
但是电商对入口的集体执念,如今还有深刻印记。九宫格就是最好的证明。
腾讯被投公司尤其电商和本地生活服务类企业,都要求九宫格占有一席,美团与点评并购之后一度占有两席。甚至在微信发现页的「购物」选项中,现在跳转的依然是京东小程序。
只是这些入口并没有为京东带来生态位的本质变化。因为这不是基于微信生态特性和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二、小程序带来的信心
很长一段时间,腾讯都觉得电商业务太重,自己有点Hold不住。或者说,没有找到理想中的商品交易方式。
其实微信支付出现之后,用户在微信体系的消费行为始终存在,而且孕育出过不少新公司。
公众号曾经是很多电商公司的起步平台。每日优鲜虽然凋谢,最早正是基于公众号起家,既能内容引流,又能低成本交易,是非常好的样本。包括拼多多早期万人团,都是几个大区以定点推送公众号的方式抵达和成交。
微信当然认识到这个需求的存在,所以最早版本的「微信小店」就是2014年基于公众号H5形态而推出,是有意强化交易属性,做好基础设施。只是没想到公众号后来成为内容创作者平台。
于是张小龙在2016年微信公开课就提出,还是要面向商家推出相应的功能和产品,这就是2017年面世的小程序。
建立在微信支付的普及基础之上,小程序这一原创形态,使得腾讯有了再次亲自试水电商的机会。而且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没有太多硬性成本投入的一次下场实验。
当时腾讯提出智慧零售的概念,实际操刀执行的是林璟骅,2019年时他负责的业务横跨几个事业群。在团队把微信支付、小程序、企业微信等系列C端工具对接零售企业的时候,他们在两个群体中找到积极呼应:一是线下零售,大卖场;二是有能力建立自己小程序官网的品牌。
2025年初的微信公开课,微信对小程序的定位依然是:品牌官网与用户互动营销场景。并没有偏离早期的战略定位。
这是腾讯在决定「不碰」电商业务之后,第一次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以微信工具能力为核心,帮助品牌自建私域,为商家找到增量。
彼时正值腾讯930产业互联网变革之后,CSIG将零售作为toB服务的重要方向,选取服饰、美妆、超市、奢侈品和商场等头部几十个样本深度合作,腾讯派驻人员到企业现场支持,甚至公号图文如何推送都手把手指导。
与大量零售企业直接发生交集,与如此多品牌CEO对话,此前在腾讯高层看来有点不可思议,甚至会觉得有点麻烦,没有谁敢这么规划,想都没想过,觉得难于登天。但是亲自试水之后,他们意识到,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艰难。这段经历应该给了腾讯很大的信心。
最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成绩。
一个快时尚品牌,公号粉丝2000万,通过服务号发布爆品、产品首发等推送,小程序成交,这些「薄薄的流量」,就能让品牌拿到占比总量一成多的销售。前提是,品牌还没怎么用力。
于是2020年11月,微信顺势推出小程序开店工具「微信小商店」,相比微盟、有赞的收费SAAS,这是官方的免费产品,服务商跃跃欲试。但是仅仅3年之后,因为视频号带货的主流需求,逐渐被视频号小店所取代。当然,现在二者都统一升级为「微信小店」。
在微信电商的版图构建中,小程序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板块,能量在被逐渐释放。微信小店也会跟小程序深度协同。
2024年Q3最新数据,小程序单季度GMV已经超两万亿元,只是其中主力贡献者是本地生服务,并非实物交易。对于此部分交易微信收取0.6%的交易佣金。方正证券预估,2024年,小程序实物电商交易能达到3万亿元。
不过在2023年Q4财报电话会议中,刘炽平也提到小程序存在的问题,「品牌方要在网上进一步去获得新的客户,只能依靠自己的一些渠道。」
这也是视频号崛起之后,在思考电商形态时,微信谨慎甚至出现反复的原因,视频号、小程序「自转」的能量有限。这些原子化组建的构成,应该与朋友圈、群聊等微信生态形成能量流动。
只不过即便他们很早就有这个想法,具体怎么落实也要花时间思考和尝试。
三、对电商的新认识
很显然,促使腾讯敢于进一步思考电商形态的关键因子还是视频号。
在此之前,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用户粘性和成熟的商业路径,尤其直播电商的繁荣。腾讯对短视频的布局,几经周折,重启微视失败,最后在视频号找到希望。
当视频号的用户规模和使用时长达到一定量级之后,商业化自然被提上日程。从视频号信息流广告到电商,微信都自主掌控节奏。
2022年Q4和2023年Q1财季,投资人开始关心视频号的电商业务,腾讯高层当时给出的回复主要是表态:直播电商是视频号的机会,也是被其他短视频公司证明的路径。
同时,腾讯也在给出两外另个信息点:公司在做基础设施建设,比如电商需要运营;以及腾讯在思考给予商家一些独特的价值点,比如私域、小程序与视频号的连接。
因为视频号还承载了腾讯广告的增量期望,所以其实视频号的电商业务(或者准确的说是交易生态)某种程度上也受到商业化团队的推动。
抖音一个素材跑通全平台,叠加交易系统,品效合一的效率带给商家的冲击是非常诱人的投放动力。
相比之下,腾讯流量池更大,却也更复杂,不是单一大曝光式的。这也不是什么致命问题,关键在于是否有统一的成交收口。
这个问题曾经随着视频号小店的推出看到曙光,一定意义上,这既是电商业务的拓展,也是商业化团队的向前一步——起码效果验证得到了解决,且降低了商家投放门槛。
但是进入2024年,微信团队对于电商业务的思考有了新的认识,甚至有些推翻之前的路径之嫌。
2024年5月,微信先是将电商相关业务并入「微信开放平台」团队(此部门包括小程序、公众号等),从此前的视频号子业务三级部门提升至二级部门。
三个月后,视频号小店就被升级为微信小店。此时的微信小店,既不是公众号时代的产物,也不是给小程序赋能的微信小商店,而是成为微信生态的统一交易场景。
实际上,就在变化发生的当月,2024年Q2财报电话会,刘炽平就做出过解释:腾讯重新定位了直播电商,不仅仅是以视频账户和直播频道为基础,而是要构建微信电商系统。视频将与公众号、小程序、企业微信在内的所有元素相连接。
彼时,外界可能知道微信的想法发生了变化,但大家并不知道是微信对电商形态有了新的认识,或者说他们跳出了直播电商概念的诱惑和束缚,做出了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送礼物功能更新之后,主要依赖微信生态的服务商微盟的一份会议纪要中提到,微信在电商方面不断尝试的核心目的是找定位,即确定微信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消费习惯和电商概念,让用户交易留在微信平台。
也是在送礼物功能引爆全网之后,大家才明确感知到张小龙所设计的电商交互体验,「商品交易不应该只是视频号的电商,而应该是整个微信的一个交易组件,能自由地在微信内游走,并与其他模块组合起来,产生红包、支付、小程序的合力。」
目前为止,微信小店并没有统一入口,定位在于微信体系内电商最终落地页和承载点。送礼物也许更多是商家节日应景的一种互动营销,微信小店系统也并不完善,但是起码腾讯对电商不再迷茫。
2025年初腾讯公司年会,马化腾谈到微信电商时说,「小龙觉得商品就是信息,不应该只是局限在视频号,而是应该纳入整个微信生态,从原子层角度去思考电商。这样走出来的路跟别人不一样,会走得更远。」
四、写在最后
从自认不擅长电商决定放弃,到重新找到自己的电商路径,腾讯耗费10年时间。十年前就被提出的微信小店概念,直到此时团队才真正将其坐实涵义。
其中的变量,有互联网大环境的演变,用户消费行为变迁,微信生态没有中止创新迭代……当然最重要的在于张小龙的认知和思考。
他始终追求「产品化」,尤其通用模式解决问题的方式,塑造了微信,决定甚至引领了用户体验。
他的系统思考曾被浓缩在「微信背后的产品观」,其中提到:产品是进化出来的,而非规划出来的。「有DNA的产品才会进化,DNA是产品的价值观和认知。产品在进化的过程中,怎么才能看起来像个生物体那样,有自己的存在?这些都是我们在不断思考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理念,多年来当外界质疑腾讯没有电商基因的时候,腾讯高层更强调进化。
近期一次内部交流中,张小龙提到这个问题时也说,「很多人说腾讯没有电商基因,我们很敬畏,但如果微信能做好内容,而商品也是一种内容的话,那微信就可以做好商品。」
来源:新莓daybr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