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妈妈”背后的命运齿轮:一张照片如何改变了一个家庭的未来

B站影视 2025-01-23 20:19 2

摘要:很快,这张照片被广为流传,震撼全网。从此,网友们心疼地称呼这名女子为“春运妈妈”,并称赞她“肩上背着的是生活,怀里抱着的是希望。”

文|菊学姐,原创好文,欢迎转发分享。

对于眼前这张有关春运的照片,估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

照片上的这一幕发生在2010年1月30日,南昌火车站的一隅

一名背着一人高的行囊的女子,左手提着沉重的背包,右手怀抱着婴儿,她缓缓地走在人行道上。

尽管艰难的生活已经将她压弯了腰,但这一切并没有阻挡她回家的步伐。她目光坚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

这一幕被新华时报记者周科捕捉到了,他迅速将它拍了下来,并将其命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

很快,这张照片被广为流传,震撼全网。从此,网友们心疼地称呼这名女子为“春运妈妈”,并称赞她“肩上背着的是生活,怀里抱着的是希望。”

整整15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这位被千万人牵挂的妈妈以及她怀中的孩子,如今又过得怎样呢?

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和某种使命感,去查找了有关“春运妈妈”的报道,这才发现4年前,“春运妈妈”就已经被记者周科再次找到。

周科见到她的第一句话便是:“这个照片是你哈,我找了你十年!”

然而,当她再被找到时,她怀中的孩子却早已不在人世,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

2021年春节前夕,记者周科再次见到“春运妈妈”,她依然还是当初的模样,而当周科询问照片中小宝宝的情况如何时,她却眼含泪水说:“回家后呆了一天,孩子就没有了!”

周科听到后,一脸地难以置信,巴木见状后缓缓讲出了自己的真实故事。

“春运妈妈”真实名字叫“巴木玉布林”,1989年出生,是土生土长的四川凉山彝族人。大凉山交通闭塞、医疗条件差,大部分村民还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巴木父母家也不例外,他们一家七口只能靠几亩地过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没上过学的巴木很快就到了嫁人的年纪,于是父母便为女儿寻了一门好亲事。

婚后的巴木,虽然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但好在丈夫对她一心一意,所以他们很快就生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可是,仅靠家里这点田地,如何能养得活这么大家子人?于是,巴木夫妻俩决定外出打工,他们将大女儿拜托给父母照顾,而自己则带着还没断奶的小女儿踏上了去南昌务工的旅途。

刚到南昌时,两夫妻被介绍到一家烧砖厂搬砖,每个月仅有500块钱的工资。这段时间,巴木因为长时间的体力劳动,身体不堪重负,更严重的是,小女儿也因水土不服而频繁生病。

他们不得不将打工挣来的钱都用来给小女儿治病,可是钱花光了,孩子的病也没见好转,最终巴木只好带着女儿回家养病,独留丈夫一人在南昌务工。

于是,后面就有了南昌火车站的这一幕。

很多人以为这位母亲是因为春节将至,回家心切,而实际上她却是焦急回家给孩子治病。可以想象,那个时候的巴木该多么无助呀!

巴木带着小女儿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医院看病,结果却被医生告知,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这让巴木难以接受,所以她很长一段时间都活在失去女儿的痛苦之中。

直到第三个孩子的出生,才让她的这种状态有所好转。然而,厄运专挑苦命人,第三个孩子也很不幸,只存活了十天就夭折了。

面对这样的情形,巴木陷入深深的自责,甚至一度想要轻生。但一想到家中还有大女儿需要照顾,老人也已年迈,巴木再一次振作起来,她决定和丈夫一起回到大凉山种植苹果、土豆等农产品。

尽管大凉山山高水浅、土地贫瘠,但巴木热爱这片土地,她相信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恰巧这个时候,“精准扶贫”的春风终于吹到了大凉山,巴木一家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巴木两夫妻在村委会的指导下,开始学习种植烟叶。

尽管第一年因为自然灾害,过程并不顺利,收成只有几千元。但是,第二年他们将收入直接翻倍,这让巴木一家人喜出望外。慢慢地,他们种植烟叶的技术越来越娴熟,规模也越来越大,每年的收入也翻了数倍。

2018年,巴木一家获得了4万元的建房补贴,一家人终于住进了向往已久的水泥房。之后,巴木又陆续生下了三个孩子,而他们的生活也越过越红火。

对此,巴木由衷地感谢国家的帮助,如果没有“精准扶贫”,他们光靠辛勤劳动是很难走出生活的困境的。

如今巴木两夫妻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除了忙着种植以外,一有空闲还会去别的地方务工,现在他们的生活可是一番热火朝天。

最近我又关注到巴木有了自己的视频账号,同为母亲的我,衷心祝福她和她的家人越来越好。

尽管很多媒体在报道巴木的故事时,都在赞美苦难、歌颂苦难,呼吁底层挣扎的人要学会坚持,因为只有坚持才会苦尽甘来。

可我却想说,勤劳其实不一定能致富,勤劳得来的也许只是腰间盘突出。

你可能会反驳我,巴木不就是通过勤劳的双手,让日子越过越好吗?其实,你想错了!

巴木一家真正过上好日子,不是因为勤劳,而是因为幸运,也是因为新华记者周科那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此命运的齿轮才开始转动。

要不是他及时捕捉到火车站那一幕,很多人也不可能知道一个叫“巴木玉布林”的彝族母亲。可能正是因为千万人对于这位底层普通母亲的心疼和牵挂,才让“精准扶贫”的春风能更精准地吹到大凉山,吹到巴木的家门口。

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其实正是因为大家的关注,才成就了她如今更好的生活。

当然了,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受教育的重要性。1987年出生的我几乎与巴木同岁,虽然我们同样来自农村,但命运却截然不同。我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她却只字不识,只能出卖体力,甚至只能通过多生孩子,来寄托自己的希望。

真的忍不住感叹,虽然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太大了。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教育资源以及各种重要资源,其实是严重分配不均衡的。

写在最后

15年前,南昌火车站的一幕让千万人动容,而今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春运妈妈”巴木玉布林的坚韧与奋斗,更是社会关注和政策支持对普通家庭命运的巨大改变。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体的力量或许有限,但社会的善意与国家的扶持能够让生命的裂缝开出希望的花朵。

然而,我们也需要警醒,贫困地区的发展不能仅靠几张感人的照片,更不能让故事成为孤例。

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对弱势群体的长期关怀,才是从根本上改变命运的关键。

只有当每一个孩子都能走出大山,每一个家庭都能拥抱希望,这个国家的未来才会真正光芒万丈。

这不仅仅是对“春运妈妈”巴木玉布林的致敬,更是对每一位在生活中咬牙坚持的平凡人的期许。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那只推动命运齿轮的手,给予善意,播撒希望,改变更多人的生活。

菊以高洁会渊明,吾以文会友。曾是多年医学编辑的我,现为两只小棉袄的妈妈,每天努力码字,只愿为千万家庭带去专业、有趣、独特的教育观点。原创不易,你的认可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来源:带着妻女走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