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GRP是近年来偏头痛类创新药物的热门研究靶点,目前全球范围内已陆续有8款CGRP药物上市,梯瓦公司的瑞玛奈珠单抗注射液也并非国内第一款,但却以可3个月皮下注射一次的给药周期,和可由患者在家自行给药的方式,受到关注。
转自:新康界
尚被称为蓝海的偏头痛新药研发领域,又将迎来一位搅局者。
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显示,梯瓦(Teva)公司申报的3.1类新药瑞玛奈珠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已于1月22日获得受理。
这是一款靶向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单抗,适用于成年患者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
CGRP是近年来偏头痛类创新药物的热门研究靶点,目前全球范围内已陆续有8款CGRP药物上市,梯瓦公司的瑞玛奈珠单抗注射液也并非国内第一款,但却以可3个月皮下注射一次的给药周期,和可由患者在家自行给药的方式,受到关注。
01
新药搅局偏头痛市场
目前靶向CGRP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单克隆抗体,靶向CGRP或CGRP受体,主要用于预防偏头痛发作,起效相对较慢,但肝肾损伤小,作用时间长;另一类是小分子抑制剂,靶向CGRP受体以阻断CGRP结合,起效迅速,能够用于偏头痛的预防和缓解。
梯瓦此次向CDE递交上市申请的瑞玛奈珠单抗,就是一款靶向CGRP的单抗,通过阻断与偏头痛有关的CGRP受体分子发挥作用。
其实早在2018年、2019年,瑞玛奈珠单抗已分别在美国和欧盟获批上市,后在2023年6月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获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权,率先落地我国粤港澳大湾区。
彼时我国还没有同类的CGRP偏头痛药物上市,但梯瓦也并未占得先机。
同样是2018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由安进及诺华合作开发的依瑞奈尤单抗注射液(Erenumab)于2023年9月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中国市场首个上市的CGRP受体拮抗剂,同样用于预防成人偏头痛,每月注射一次。
随后,礼来的加卡奈珠单抗注射液(Galcanezumab)、辉瑞的瑞美吉泮口崩片(乐泰可®)也在2024年1月先后拿到了国内上市的“通行证”,两款药均为CGRP受体拮抗剂,适应症分别为预防成人发作性偏头痛、成年人有或无先兆偏头痛的急性治疗。
其中礼来的加卡奈珠单抗曾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每月注射一次。辉瑞的瑞美吉泮口崩片优势则在于是目前唯一能口服、同时用于急性期治疗和预防的CGRP偏头痛产品,且在美国FDA和欧盟EMA均已获批。
2022年5月辉瑞基于丰富其神经学疾病领域管线的考虑,砸下116亿美元收购Biohaven公司,从而获得了包括上述瑞美吉泮在内的产品。
瑞美吉泮口崩片2020年已获美国FDA批准上市,2023年1月落地我国海南博鳌乐城国际旅游先行区并开出首张处方,同年9月再度通过“港澳药械通”经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落地粤港澳大湾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口服剂型,辉瑞还在2023年3月获得FDA批准上市该药物的鼻喷雾剂Zavegepant。
得益于口服的便捷给药方式,辉瑞的瑞美吉泮口崩片在去年初获批上市后,便迅速在国内抢占偏头痛药物市场蛋糕。
据中康开思数据显示,在等级医院渠道,瑞美吉泮口崩片在2024年第三季度销售额已有220万元,市场份额2%;零售渠道的增长更为明显,2024年第二季度销售额约为290万元,第三季度已增长至440万元,环比增长51.3%,市场份额2.1%。
如若顺利,1月22日最新递交上市申请的梯瓦瑞玛奈珠单抗大概率会是国内第四款上市的CGRP偏头痛药物,但此时显然已没有了先发优势。
因此,基于已上市药物每月一次注射或口服的方式,梯瓦将瑞玛奈珠单抗的“卖点”放在了可每3个月才给药一次,且可在家注射。
据介绍,瑞玛奈珠单抗有两种给药方案:一是每月一次皮下注射225mg,二是每季度即3个月一次给药675mg,皮下注射。除了由医疗专业人员给药,亦可在家由患者或护理人员给药。
但竞争局面也不容乐观,由灵北制药研发的预防成人偏头痛新药,CGRP单抗艾普奈珠单抗(Eptinezumab),亦在2024年10月通过“港澳药械通”正式落地粤港澳大湾区,也是3个月注射1次。
02
百亿蓝海市场
偏头痛是一种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20大致残疾病之一,而中国是全球偏头痛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预计患者高达1.3亿人左右,占比达到十分之一。
但高患病率之下,却是偏低的诊断率和就诊率。相关报告显示,过去两年国内偏头痛药物市场体量增长超过6%,但偏头痛患者就诊率仅52.9%,远低于美国及西欧的78%以上。因此,在我国大量偏头痛患者往往选择自行购买相关镇痛类药物,存在一定的镇痛药物滥用情况。
中康开思数据显示,仅零售市场,我国镇痛、抗偏头痛类药物销售规模已超10亿元,其中中成药约占六成左右,包括华润三九的正天丸、太极集团的通天口服液、步长制药的头痛宁胶囊等均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化药方面,则是强生旗下的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独占鳌头,市场份额高达20.7%。
偏头痛治疗药物包括非特异性治疗和特异性治疗两大类,其中非特异性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阿司匹林等。
在2022版《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中,特异性治疗类药物除了原有的曲坦类,还特别新增了地坦类和吉泮类。地坦类为5-HT1F(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也是目前主要的偏头痛临床治疗药物,但研究显示,该药物对约四成左右的患者无治疗效果,无法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
吉泮类就是目前新药研发重点之一的小分子CGRP受体拮抗剂或CGRP单抗。
基于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机制,近年来靶向CGRP的药物作为一种新的特异性治疗药物而受到关注,甚至被认为为预防和治疗偏头痛打开了新的大门。
2018年美国FDA一口气批准了安进/诺华、礼来、梯瓦的三款同类药物上市,更是点起了该赛道的战火。
截至目前,包括CGRP单抗、CGRP受体小分子拮抗剂在内,全球已有8款针对偏头痛的CGRP类药物上市,布局的企业包括安进/诺华、辉瑞、礼来、艾伯维、梯瓦、灵北,其中艾伯维有两款口服片剂,辉瑞既有口服片剂亦有鼻喷雾剂,其余四款产品为注射液,给药周期主要为每月一次或每3个月一次。
安进/诺华的依瑞奈尤单抗注射液(Erenumab)是经美国FDA批准上市的全球首款CGRP单抗,2018年上市,2019年便实现了全球销售额破4亿美元的成绩,成为凸显 CGRP药物潜力的代表之一。
2023年依瑞奈尤单抗全球销售额增至6.32亿美元,同期礼来加卡奈珠单抗则有6.5亿美元,辉瑞瑞美吉泮口崩片业绩同比大增335.6%,达9.28亿美元。
IQVIA曾有数据预测,全球偏头痛市场2026年有望超过132亿美元,且2027年CGRP靶向药物销售额有望超过65亿美元,在越来越多内卷的新药研发领域,被视为一片蓝海。
中国基于庞大的患者基数,也成为偏头痛药物的最大市场之一,吸引跨国药企扎堆抢入。
上述已上市的8款偏头痛CGRP类药物,5款均已在近两年进入国内市场。拥有两款口服片剂的艾伯维属于后来者,2021年8月才先后获得FDA及EMA批准上市,目前该药正在中国进行针对偏头痛急性发作的Ⅲ期临床试验,尚未上市。
但目前国内企业尚未能在该领域跟进布局,进展最快的为君实生物,2023年3月宣布其自主研发的CGRP单抗JS010注射液获批临床试验,用于成人偏头疼的预防性治疗。另外博安生物也曾有一款同类管线TS1903在2021年申报临床试验,但此后并未有最新进展披露。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