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在病友药转群中转售260元的镇痛处方药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和氨酚羟考酮片,广州女子廖华(化名)遭山东滨州市阳信县警方跨省抓捕,罪名是犯贩卖毒品罪。2023年8月31日,阳信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廖华拘役二个月,缓刑三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廖华提出上诉。20
因在病友药转群中转售260元的镇痛处方药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和氨酚羟考酮片,广州女子廖华(化名)遭山东滨州市阳信县警方跨省抓捕,罪名是犯贩卖毒品罪。2023年8月31日,阳信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廖华拘役二个月,缓刑三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廖华提出上诉。2023年10月底,二审在滨州中院开庭审理,滨州中院将此案发回重审。2024年10月7日,记者获悉,阳信县检察院以证据不足撤诉。目前,该不起诉决定已生效。
随着阳信县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生效,廖华“贩卖毒品案”终于尘埃落定。这也意味着,廖华将再无因转卖止疼药而获刑的担忧。然而,该案带给我们的思考和警示,却没有随之终结。
为何此案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一审法院的量刑定罪存在争议,很多人认为量刑过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稍有不慎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廖华”。父亲癌症晚期,廖华购买了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和氨酚羟考酮片,用于镇痛。父亲过世后,这些药还有剩余,廖华就通过病友群,转卖了一名网友。正因为如此,才险些获刑。
患癌家庭,绝大多数都背负经济负担。治疗癌症的药品一般都很昂贵,如果能将剩余的药品打折转售给其他病友,既能满足病友的用药需求,也能稍微减轻负担,总比扔掉强吧?所以,这是大多数人的首选项。然而,倘若患者家属对药品涉毒不了解,就有可能把含毒品成分的管制处方药转售给吸毒人员,涉嫌贩卖毒品罪,重蹈廖华的覆辙。
事实上,一些患者家属对癌症止痛药的性质、功能并不十分了解,还停留在“治病”“止痛”的认知层面,没想到它们居然涉毒。所以,在这些人看来,病友之间相互转售剩余的处方药,仅仅是属于轻微违规,没有什么严重恶劣的后果,应情有可原。
当然,肯定也有一些患者家属知道癌症止痛药属于管制处方药,乃至含涉毒成分,但如何处理剩余的这类止疼药?大家却没有恰当的办法:倘若当成垃圾扔掉,既是药品资源的浪费,也可能造成土壤污染;倘若转售给其他病友,轻者属于违规,后果严重者,被吸毒分子利用,涉嫌违法。好心办坏事,岂不冤枉?
说到底,我们还要回到一个问题上——公众该如何处置剩余的临期药品,乃至管制处方药?在笔者看来,既然转售管制处方药存在违法风险,医生必须给患者家属做好科普和普法,让患者明白不能私自转售管制类处方药。最关键的是,医院能否建立收回机制?让剩余的临期药物尽其用,或者在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建立药品转售平台。
廖华案极有代表性,且具有多重警示意义。但此案终结之后,大家只知道不能再擅自转售处方药了,对于如何处置剩余处方药?恐怕很多人还是一头雾水。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给公众明确的答案,既避免药品浪费,又保障用药安全,也颇有意义。
本文来自【中安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