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该是成绩的奴隶,而应是孩子自信的源泉

B站影视 2025-01-23 14:16 2

摘要:太多时候,我们急于在孩子的成绩单上捕捉那所谓的“成效”,却忽视了他们内心世界的微妙变迁。

太多时候,我们急于在孩子的成绩单上捕捉那所谓的“成效”,却忽视了他们内心世界的微妙变迁。

曾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一位母亲领着儿子去参加学校的家长会,孩子紧攥着考试卷,宛如一名被迫踏上战场的小战士。

母亲仅匆匆一瞥成绩单,眼眸瞬间瞪大,脸上仿佛刻写着“世界末日”的惊慌。

孩子紧绷的情绪,在那一刻彻底瓦解。母亲随即开启了连珠炮似的数落:“你怎么这么差劲!看看人家小明,不费力就能考90分,你怎么就不努力呢!”

孩子眼中的光芒,刹那间黯淡无光。

那一刻,我不禁沉思,成绩,真的是衡量孩子成长的唯一标尺吗?

教育的核心,其实不在于成绩那冰冷的数字,而在于如何助力孩子在学习旅途中树立起坚定的自信。

每一个不尽如人意的分数背后,都藏着孩子的汗水与成长,他们只是需要寻觅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之道。

就像一个只考了58分,却得到父亲鼓励的小女孩,对她而言,不仅仅是简单的夸赞,更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让她瞥见了超越自我的希望。

你若问她,58分就满足了吗?答案必然是“不!”

因为在父亲的正面激励下,她看到的是自己无限超越的可能,而非停滞不前的终点。

正向激励,就如同在孩子心田播撒下一粒希望的种子,假以时日,它会在适宜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最终绽放出绚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种激励,不仅是对孩子进步的认可,更是告诉他们“你有潜力做得更好”,并给予他们广阔的空间去探索、去突破。

当孩子的努力被看见,成绩与过程便赋予了意义,学习的动力也随之源源不绝。

记得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五年级的男孩,成绩总是班级垫底。

某日,他考了58分,而沉闷压抑的家庭氛围,早已让他习惯了父母的沉默或失望的眼神。

但这一次,父亲却站在他面前,轻拍他的肩膀,笑道:“不错,58分,已经比我当年强多了!”

男孩的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他未曾察觉,父亲心中已为他设定了更高的目标。

那一刻,他感受到了自己在父亲心中的价值与认可,从一个“成绩不佳”的孩子,转变成了一个“有潜力进步”的孩子,心中燃起了自信的火花。

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场景也不乏温馨。

有一次,女儿考试后,拿着试卷对我说:“爸爸,我考了75分。”

我正准备鼓励她,她却接着说:“这已经比上次进步了!”

我心中一宽,忙问:“那这次你要什么奖励?”她想了想,说:“我要去买冰淇淋!你敢不敢给我奖励?”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她赶紧补充:“不过冰淇淋的钱,我自己出!”

我顿时感慨,父母的认可,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奖励,而且看起来,她已经开始学会为自己设定目标,并为之努力了。

02 过度打压不可取

然而,在不少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成绩过分关注,一旦成绩不如意,批评之声便如影随形,甚至伴以严厉的呵斥。这种过度的打压式教育,不仅让孩子倍感自卑,更严重的是,它剥夺了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和重新站起的力量。

有位朋友曾分享,他儿时成绩不佳,家里压力颇大。

有次考试失利,回家后,母亲沉默片刻,随即对他进行了一番严厉的批评,企图让他“知耻后勇”。

结果,那次的打击非但没有激发他改变的动力,反而让他对学习产生了深深的抵触。

直到成年后,他才意识到,真正让他对学习产生兴趣,并非那些外在的压力,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内心反思和找到兴趣点后,才逐渐发生的转变。

所以说,过度的打压,就像在孩子的自信上刻下了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痕,他们的反抗被压制,自我认知和价值感也渐渐模糊。

有次,朋友的孩子考试失利,回家后面对母亲的指责,显得格外委屈。

母亲高声斥责:“你这么差,将来怎么能有出息?”

孩子低下头,小声说:“妈,我长大想当一名优秀的画家。”母亲却反驳:“你能画出个90分的成绩单吗?”

孩子愣了愣,突然问:“那我能不能先画一幅A4纸的画,妈,你看看好不好?”

母亲一愣,心中虽有愧疚,却一时语塞。

这一幕,或许就是教育中最深刻的一课:

成就不仅仅体现在成绩的数字上,心灵的自由与成长才是关键。

最终,孩子的成长并非依赖于外部的鞭策,而是源自内心的认同与自信。

正向激励不仅提升了孩子的外在成绩,更重要的是,它帮助孩子在过程中发掘内在的动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

比如,一位曾经成绩垫底的朋友,到了大学才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成绩随之突飞猛进。

他告诉我:“其实当我拿到那些低分时,我并不觉得自己失败了,因为我知道,只要有机会,我能改变。”

这句话让我深刻意识到,孩子的成长,更多时候是在逐步培养内在的动力和自信,而这一切,离不开父母的激励、支持与爱。

有次,我见到一位家长,满脸愁容地看着孩子61分的成绩单,心里盘算着如何批评孩子。

这时,孩子却笑了笑说:“爸,我已经比上次进步了,你觉得怎么样?”

我心中豁然开朗,恍然大悟,成绩只是短暂的,内心的自信才是孩子不断前行的强大引擎。

还有一次,孩子拿着60分的成绩单回家,母亲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这是个开始。”

没有责备,没有嘲笑,孩子反而笑着说:“下次我会做得更好!”

可见,父母的信任与鼓励,才是孩子迈向成功的真正动力。

所以说,如果教育真有秘诀,那或许就是用心去感受,并肯定孩子的每一次努力,哪怕那努力微不足道。

孩子的学习之旅,不应是一条不容差池的单行道,而应是一条充满尝试与成长的蜿蜒小径。

在这条路上,最重要的是给予他们信任与正向的反馈。

无论成绩如何,来自父母的鼓励与支持,永远是他们勇往直前的力量之源。

来源:教育思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