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破烂的王二叔总往我家后院扔垃圾,一天我翻开他掉的日记本哭了

B站影视 2025-01-23 06:51 2

摘要:人们常说,老人的心事就像沉在湖底的石头,不到湖水干涸的那一天,谁也看不清它的模样。在我们县城,有这么一位老人,他骑着咿呀作响的破三轮车,风雨无阻地在街巷间穿梭。街坊邻居都叫他”破烂王二叔”,没人知道他的真名。

人们常说,老人的心事就像沉在湖底的石头,不到湖水干涸的那一天,谁也看不清它的模样。在我们县城,有这么一位老人,他骑着咿呀作响的破三轮车,风雨无阻地在街巷间穿梭。街坊邻居都叫他”破烂王二叔”,没人知道他的真名。

我叫李有根,今年48岁,在江北县城开了家小超市。说起这个破烂王二叔,我和他的过节,还得从我家那个杂草丛生的后院说起。

我家的小超市紧挨着县城的垃圾中转站,后院和垃圾站就隔着一道矮墙。一开始,王二叔经常把一些不值钱的破烂扔到我家后院。刚开始我也没在意,想着反正后院也是空着,就由他去了。

可是这半年来,王二叔扔垃圾的频率越来越高。有时候一天能来三四趟,每次都是挑着我不在店里的时候。塑料瓶子、破纸箱、旧铁丝,堆得我家后院都快成了个小型垃圾场。

邻居老张头天天抱怨:“有根,你家后院这味儿越来越大了,蚊子苍蝇都招来了。”

我也忍不住了,打算找王二叔说道说道。可每次碰到他,他总是低着头,眼神躲躲闪闪的。这让我觉得奇怪,这老头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也不像是那种不讲理的人。

一天晚上,我值夜班的时候,听见后院有窸窸窣窣的声音。透过店里的后窗,我看见王二叔的身影在月光下晃动。他动作轻轻的,像是在找什么东西,又像是在整理那堆垃圾。

我打开手电筒,悄悄跟了出去。借着月光,我看见王二叔蹲在地上,正在仔细地擦拭一个生锈的铁盒子。他的动作很轻柔,就像在对待什么珍贵的宝贝。

“王二叔,这么晚了,您在找什么呢?”我开口问道。

他被我吓了一跳,手里的铁盒子差点掉在地上。借着手电筒的光,我看清了他的脸。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有着和一般拾荒者不一样的神情,眼神中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忧郁。

“没…没什么,我这就走。”他慌慌张张地要离开。

这时,我注意到他手里紧紧攥着的那个铁盒子上,隐约可见”县人民医院”的字样。这个发现让我愣住了。第二天,我特意打听了一下,才知道王二叔曾经是咱们县医院的主任医师,还是个小有名气的外科专家。

这个消息让我震惊不已。一个曾经的主任医师,怎么会沦落到靠收破烂为生?更让我不解的是,他为什么总是往我家后院扔东西?

我把这事告诉了媳妇,她若有所思地说:“你知道吗?上个月我去医院做体检,听护士长说起过,好像王二叔认识你妈。”

我妈早在我十岁那年就去世了,关于她的记忆都很模糊。只记得她是个温柔的人,总是笑眯眯的。可我从没听说过她和王二叔有什么交集。

更让我意外的是,我从社区主任那里得知,王二叔每个月都会往福利院捐款。虽然数目不大,但从没断过。一个靠收破烂为生的人,哪来的余钱做善事?

我开始留意王二叔扔在后院的东西。这一看不要紧,发现里面竟然还真有不少上世纪80年代的老物件。有的明显是医院用过的旧器械,有的则是些老照片、病历本之类的东西。

这些东西,王二叔是从哪里弄来的?为什么要扔在我家后院?

就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听说王二叔住院了。我想去看看他,可护士说他不愿意见任何人。无奈之下,我决定先把后院的垃圾清理一下。

在清理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布满灰尘的旧箱子,箱子里有一本发黄的日记本。翻开第一页,我的心跳突然加快了——这是一本从1985年开始写的日记。

1985年5月15日,日记的第一页就记录着一场重大的医疗事故。那天,一个年轻护士在手术中出现失误,差点造成病人死亡。而这个年轻护士,就是我的母亲。

王二叔当时是主刀医生,为了保护这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护士,他主动承担了全部责任。那一年,他才35岁,正是事业上升的黄金期。

“我不能看着一个年轻人的人生就这样毁了。”日记里写道,“她还那么年轻,眼神那么纯净,就像我早逝的妹妹。”

母亲因为愧疚,主动申请调离了手术室。后来,她认识了在建筑工地工作的父亲,他们很快结婚了。而王二叔,因为这次事故,不仅丢了工作,还背上了巨额赔偿。

我捧着日记本,泪水模糊了双眼。原来,这个被我们叫了几十年”破烂王二叔”的老人,曾经是个多么优秀的医生。他不但救了母亲的职业生涯,还用自己的前途为她担下了所有。

日记里零零散散地记着一些片段。母亲去世那年,王二叔去了葬礼。他远远地站着,看着我和父亲哭得撕心裂肺。那一页的日记被泪水浸湿,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我欠她一个完整的人生,这债,我要用余生来还。”

这句话后面,是密密麻麻的数字,记录着这些年他收破烂的收入,和每个月给福利院的捐款数额。更让我震惊的是,他扔在我家后院的那些”破烂”里,竟然藏着不少民国时期的古董。

第二天,我赶到医院。王二叔躺在病床上,身形消瘦得吓人。见到我,他虚弱地笑了:“你都知道了?”

“二叔,这些年,您为什么不告诉我们真相?”我哽咽着问。

他摇摇头:“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是在还债。那些古董,都是我这些年收破烂时偶然得到的。我想着,等凑够了赔偿的钱,就放在你家后院。反正你是她的儿子,这钱,就当是还给她了。”

“可是,这笔债早就该清了。”我抹着眼泪说。

“不,永远还不清。”王二叔的声音很轻,“因为她用生命教会了我,做医生的真正责任是什么。”

后来我才知道,那些古董的价值远超当年的赔偿金。王二叔坚持把这些钱捐给了医院的救助基金,专门用来帮助困难患者。

邻居们知道这个故事后,纷纷来医院看望他。社区还专门为他举办了见义勇为表彰会。但他始终说:“我不需要这些,能看到有根这孩子平安长大,我就知足了。”

通过母亲的老同事,我渐渐拼凑出更多往事。原来,母亲生前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她总说欠王二叔一声谢谢。父亲告诉我,他和母亲相识时,她正在一家小诊所工作,每天都小心翼翼,深怕再出差错。

在整理王二叔扔在后院的物品时,我在那堆看似杂乱的”垃圾”中,发现了一面锈迹斑斑的奖牌。奖牌背面刻着一段话:“护士长表彰大会优秀新人奖——获奖感言:愿用一生实践救死扶伤的誓言。”落款是我母亲的名字,日期是1985年4月,就在那场手术事故前一个月。

王二叔住院期间,我每天都去看他。有一天,他精神特别好,跟我聊起了过去的事。

“你母亲是我带的第一个实习护士,性格温柔,做事认真。那次手术本来很顺利,但病人突然出现并发症。她当时太紧张,一时手抖……”王二叔说到这里,深深叹了口气,“其实不能全怪她,我是主刀医生,有责任预见到这种情况。”

“这些年,您就一直在收破烂?”我问道。

王二叔笑了:“收破烂也是一门学问。那些老物件里,常常藏着意想不到的宝贝。我记得你母亲生前很喜欢古董,她总说这些老物件里藏着故事。”

康复后,王二叔重新走进了医院,但不是去捡破烂,而是义务坐诊。每周三个下午,他都在社区医院的角落里,给贫困患者看病。

我把后院清理出来,摆上了几排书架,添置了些桌椅,变成了一个社区图书角。王二叔常常会来这里坐坐,给孩子们讲一些医学常识,也会说说那些老物件的来历。

有时,我看着他安详的笑容,就想起母亲。也许在天上,她一定会为王二叔感到骄傲。一个医生,用近30年的时光,不是在还一个并不存在的”债”,而是在践行着最初的誓言。

在我家后院的墙上,挂着那面旧奖牌。奖牌虽然锈迹斑斑,但上面的字却越擦越亮。每当阳光照在上面,那些字就会闪闪发光,就像王二叔内心的光芒,永远不会暗淡。

这些年,县城变化很大,但王二叔的破三轮依然准时出现在街头。只是他不再收破烂,而是义务为社区送医送药。街坊邻居不再叫他”破烂王二叔”,而是恭敬地喊他”王医生”。

那么,你觉得一个人用近30年的时光来还一个并不存在的”债”,值得吗?也许,这世间最珍贵的,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那些刻在心底的愧疚与感激。就像王二叔常说的:“人这一生,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只要心中还有光。”

来源:缤纷青山EfQyg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