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炳尧(1923.2.28~1999.2.28)男,浙江宁波人,武术名家。1936年在宁波师从吴涵秋学习太极拳,1938年只身上海求学同时入上海精武体育会师从王凤岗,佟忠义学习潭腿,摔跤,1942年入上海致柔拳社,师从陈微明学习杨式太极拳,杨式太极长拳(又称杨
罗山主注:本文是关于太极拳非常有深度的拳论,如果读懂了,你就入了太极拳的大门了。
林炳尧(1923.2.28~1999.2.28)男,浙江宁波人,武术名家。1936年在宁波师从吴涵秋学习太极拳,1938年只身上海求学同时入上海精武体育会师从王凤岗,佟忠义学习潭腿,摔跤,1942年入上海致柔拳社,师从陈微明学习杨式太极拳,杨式太极长拳(又称杨式太极藏拳),太极剑,八卦掌,为陈微明关门弟子,学拳近十年,期间又得牛春明,田兆麟,褚桂亭,叶大密等前辈指点,尽得杨式太极拳之精髓。1988年,承陈微明遗志,复社上海致柔拳社,任社长,在宁波等地设立分社。著作有《杨式太极拳归元》,《初学太极拳十三字决》,《杨式太极拳拳架详解》。
一、杨氏太极拳术诠真
——林炳尧传授 暮雨笔述
太极拳属武当嫡派之内家范畴。现代杨氏太极拳一代宗师林公炳尧先师乃陈公微明老先生之入室关门弟子。林师传杨氏太极拳、复传杨氏太极长拳、更传杨氏小架太极拳。杨氏太极长拳及杨氏小架太极拳乃杨氏太极拳术中秘不可得之奇葩,为杨氏历代太极宗师所秘惜。世间所习杨氏太极拳术者甚众,虽亦有闻斯技者,然得其真谛,窥其全豹者甚寡。先师林公炳尧先生承师祖陈公微明老先生之绝技,尽得杨氏太极拳术之精髓,复经先师数十年之磨砺,并阐其奥密,于太极之意日趋丰富,使杨氏太极拳术之法更趋明显。
1、专气致柔
太极拳术以专气致柔、以柔克刚为宗旨,尤其注重气沉丹田功夫的修养。
气沉丹田,即老子所谓“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是谓极柔而至刚,万法而归一也,故专气致柔乃太极拳之首要着手功夫。太极拳术欲致柔,务必先要专气。所谓专气,则纯以自然之呼吸,导以心相守之法。心相守之法,即杨家口传“主人翁在家”是也。日积月累,纯任自然,不可有丝毫牵强,将气缓纳于丹田气海。夫气能沉于丹田,则易所谓离心火与坎肾水之相济。进而骨髓日渐充满,则骨自能坚实沉重,即内劲渐长。太极拳术虽不用力,然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太极拳术专气致柔之功夫成矣。即太极拳论“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初学气沉丹田者,其之所以不能专气致柔,乃是不能沉肩坠肘之缘故也。
或有未窥太极拳术真谛者,妄言气沉之海底为气沉丹田,盖海底者,穴为任脉别络,侠督脉、冲脉之会,位于前后两阴之间,又名会阴;丹田者,在脐下一寸三分是也,为男子生气之海,故又名气海。所谓气沉丹田,非强行将气下压而纳于丹田,如此而致小腹外鼓,切忌之。
盖专气致柔之功夫,为太极拳术入道之基。
气沉丹田乃绵绵不断、凝神聚气之法,以心与气相守于丹田气海,勿忘勿助。所谓凝神聚气,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太极拳术专气致柔之功夫三年有成矣。
吾师曾教余一种专气致柔练习之法,即每日顺调呼吸,纯任自然,全身筋骨松开,轻柔舒展臂掌,采天地阴阳之气将气以轻缓细长导纳于下丹田之中,以心相守,稍聚而勿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融于丹田。日久充盈,炼之而收敛充溢于内,达乎四肢,流乎百脉,越尾闾撞开夹脊,而上乎泥丸,旋复下游任脉而下丹田,此河车之路通矣。
2、体用述真
一阴一阳之为道也。太极拳以虚无为本,其分合动静合乎阴阳。
太极拳术之体用以八门五步十三势,按阴阳刚柔相克,动静循环,相连不断。气为使焉,神为主焉。神气收敛于内,内外融合为一,是为太极拳之体,将神气充溢于外,是为太极拳之用也。以体用分而言之,则脊骨为体,心为用;合之,则心肾相交,是为太极拳术之体用大全也。体用之始终,已见于此。
夫人身膂脊能竖起,则神自贯顶,即拳论所谓顶头悬是也。
林师尝曰:“太极拳诸式之劲,皆由膂脊所发,非徒用两手之力”。能竖起脊骨,则势必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果能顶头悬,不偏不倚,则自然中正矣。若舍膂脊而修炼太极拳术体用之道,无疑痴人说梦,皆为末事矣。此所谓拳论“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是也。
太极拳习至极精处,乃体用兼备。
太极拳之体诚可却疾延年,其用之所以名拳者,即仲尼所谓“拳者,杀人之利器也”。自古道不虚传,遇缘即应。学者倘能得遇明师大泄真机,照此下手修炼,自能得体用之始终。故微明师祖尝曰“太极非传者有极精密之教法,学者有极沈细之研究,不能得也”。
3、太极行功
太极拳术之体用在乎精、气、神。太极行功,功在调和阴阳,交合神气。
行功走架当以拳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为首要之要诀。
陈公微明师祖曰“以心行气者,所谓意到气亦到,意要沉着,则气可收敛入骨,并非格外运气也。以气运身者,所谓气动身亦动,气要顺遂,则身能便利从心”。并非意随气走,乃是意为向导气随行!拳论所谓“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林师也曾说“眼为身先,意到则气到”。学者慎之,慎之!
大道以虚无为皈真之本,太极拳亦复如是。
太极拳术功夫之下手,在于丹田气与内劲的运用,绵绵不断,周而循环复始,无有穷际。太极拳术功夫之下手切不可执于有为,有为皆为后天,亦不可着于无为,无为便落于顽空。
凡下手行功,务以心行气,缓纳于下丹田,用意使气稍存,久之渐能宿气。夫下丹田为炼气之初基,能蓄气,则全身屹然而不易撼倒。进而言之,能松腰,则气自能下沉,两足增力,桩法稳固。此杨家所谓家传口诀“不倒翁”者是也。
太极拳术之进退变化,皆由腰部转动来支配而得机得势。
盘架子总以微明师祖所著太极拳之十要、炳尧先生之太极拳十三字诀为学太极拳术之不二法门。故盘架子时心与意合,即所谓杨家家传口诀“主人翁在家”;意与气合,即杨家口诀“磨转心不转”;气与劲合。果能如拳论所谓“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中正而内外相合,则应敌时无不得心应手矣。
拳论所谓“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即太极拳势之动作,皆以腰来带动四肢之运动。
凡手不由腰主宰带动而自动者,则可断定此非太极拳之势也。故太极拳势不自动手,一切变动其根在脚,皆有赖于腰而形于手指,乃能周身上下完整一气。如混元之圆球而能随意运转,则太极拳之攻防,全身皆能以松柔之弹劲而吞吐含化。此太极内家拳术精妙之处,岂关学力而有哉?
行功走架能全身松净,即为沉也。
然究其竟何为“松”?林师尝曰:“所谓'松’,关键在于全身筋络松开”。噫!林师可谓一语道破个中消息矣。故松者,须心意静笃,全身筋络松开。筋能松开,只剩骨与皮肉,辅之以柔,全身焉能不松乎?
所谓柔者,微明师祖尝曰:“求其柔者,所以使全身能撤散而不连带也”。故松柔为太极拳术之灵魂。
能松沉,能柔若无骨,其余皆成末事耳。太极拳之体用皆由松柔而生,且松柔能使人之重心下降。林师之教余,每日必曰松、柔二字,又曰“能松透,则体自沉,能长太极内劲,真太极拳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功夫”。师门相传内劲由于筋而能达乎四肢,无形而灵敏沉聚,疾如闪电,一发即收,其主要在于精神耳。
微明师祖云:“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
拳论又曰:“处处总此一虚实”。太极拳虚实变换,不外乎阴阳之交织。林师尝曰:“以一贯之劲而论虚实”,如此而已。所谓一贯之劲,即左脚与右手、右脚与左手耳。如左脚与右手为实,则右脚与左手为虚也。
太极拳法之运用,无非是阴阳相济之法。
即拳经所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是也。夫阴者,有老阴、太阴、少阴、中阴之变化。而阳者,亦有少阳、太阳、老阳、中阳之变化。太极拳技击之道,即太极阴阳圈之变动,阴阳乃虚实变化。太极拳法千变万化,随机应变,然总不出 堋、捋 、挤、按、采、列 、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也。意到劲遂,随机应变;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以静制动,后发先至;不丢不顶,以柔克刚。
十要中所谓含胸拔背者,林师尝曰:“微明先生曾经特别关照过我'含胸拔背’应为'舒胸顺背’。能舒胸顺背则气能沉丹田”。
所谓舒胸者,即为松胸也。能松胸辅之以虚灵顶劲,自能顺背,则道家气通尾闾、玉枕、泥丸三关,炼精则化炁,炼神则化虚是也,何虑太极拳之道不成哉?
太极拳之妙在乎于劲之用。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发劲者,皆不能松腰以腿脚松弹之沉劲修炼拳架。故太极拳修炼的是柔活、有弹性的劲,而不是硬性、无弹性的力。惟有从腰腿上找出松柔之弹劲,进而求全身松沉劲,以达到轻灵劲,最终臻至虚无劲之境界。就能使全身之太极劲如微明师祖所言“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背则首尾俱应,夫然后可谓之轻灵矣”,才能真正得太极拳攻防之术也。
4、修炼程序
太极拳之修炼在大松大柔中求轻灵虚无为首要目的。
每每盘架子时,林师必嘱之余曰“习练太极拳之姿势务以中正安舒为功用,惟有立身中正,才有利于气沉丹田”。故太极拳术上能虚领顶劲,下能松腰守重心,即腰胯以上以顶劲往上领,腰胯以下以松劲往下沉,则自能中正安舒,一切姿势纯任自然,平稳和顺,支撑八面矣。
太极拳之精意,在乎于拳架开展中求紧凑而舒长。
得太极拳术之功夫者,虽同一师承,拳架之姿势则略有差别,此皆是先生因材施教之故也,然察其精、气、神则毫无差异,于太极之意则一也。微明师祖尝曰:“架子为最要之基础,久久练之,身体方能重如泰山,轻如鸿毛。”,林师亦尝嘱之余曰:“练架子务求体松、气固、神凝,则太极拳架中正安舒,内外相合,始能周身一体”。故太极拳之拳架务先须开展而后求紧凑,则一身之劲练成整劲,直至由轻灵内劲转为精神之修炼,达到虚无之境界。
盘拳架以微明师祖所云“总以神凝、气静、中正、安舒、从容、大雅、绵绵不断为准则。
看似轻灵而又极沉重;看似动宕而又极安静,凡太轻浮流动,或过于剑拔弩张之态,皆未得其精意也”为准绳。故练习时当以神行,松开架子,顺乎自然。神气能提得起,灵敏松轻,则拳势闪展腾挪、吞吐含化中攻防兼备,攻即是化,化即是攻矣。又太极拳练至极精处,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所不动,觉得没有响声,功夫到此程度,心中觉得清清明明,空空洞洞,即所谓庄周梦蝶,人蝶不分矣。若练太极拳时无意识,拳和意脱节,此非太极拳,仅叫做练拳。即杨家家传口诀“太极不是肉架子”也。
林师教余杨氏太极拳之初,始练桩功,每日必反复嘱之曰松、低二字。
松即全身松透,底即站桩步须蹲低。桩功以不失太极拳之规矩为准,必要气静神凝,调匀自然之呼吸,采天之气,接地之力,日积月累,则腿劲日长而脚下生根,丹田气海发动矣,即拳论所谓“其根在脚,发于腿”是也。所谓采天之气即泥丸虚领顶劲,则精神能提得起。接地之力即脚底之涌泉贴地,久之则脚下生根矣。气沉丹田而直养之,如林师所云“气沉丹田即有利于气血畅通,有利于发劲”也。故泥丸、丹田、涌泉三穴,尤为太极拳登堂入室至关重要之关键,学者于此尤须注重焉!
林师复教余练习太极拳各势单式练法,左右反复连绵不断,每一势务求正确。
一势娴熟复教下一势,务求水到渠成。此种教法,林师尝称之曰“慢功出细活,贪多嚼不烂,欲速则不达”。微明师祖尝曰:“若不练架子,虽多推手,身体仍有不稳之时,易为人所牵动”。挨太极拳各单式习练娴熟而正确无误后,先生遂将太极拳各单式串联起来,教以杨氏太极拳全套架子,自始方准许每日盘架子矣。
然盘架子之始终,林师总是反复嘱之曰“盘架子时必须势势相承,架子务须浑圆饱满而连贯无隙”,并详解每一势之体用及其变化,务求内外相合而不失其松柔沉稳;中正安舒、凝神气静而反听于内,心神合一以练出周身混元之劲,即太极拳之整劲为要也。
按林师之教授规矩,须盘推架子有一定之基础后,始传杨氏太极拳之推手。
然推手亦有一定练习之程序,先教以俩人各左、右单推手,挨单推手操练自如至一定之基础,复教以单人双推手之练习法,曰“引、按、挤、堋 、捋 ”是也。如此五个基本动作周而复始练习娴熟始传太极拳俩人之双推手,此为四正推手法。推手之步法为不动步推手和动步推手两种,林师阐其精意而分述为顺步、拗步、动步、踏步、走步。四正推手纯熟,林师复授以大捋之法,即采、列、肘、靠之四隅推手法。
太极推手是由着熟而阶及懂劲之法。
先生教以沾连绵随、舍己从人、不丢不顶、阴阳开合之轻灵以求懂劲,每每嘱之曰“轻灵变化即懂劲”。真懂劲者,全身皆能听敌之来劲,则进退转换主动权在吾而弗在彼,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如微明师祖所云“听劲功夫先练习两臂,久而久之全身皆需练习听劲。粘在何处其处皆有知觉,皆能懂劲。敌掌或拳挨近吾身,皆能化去其力,使之落空。方能谓之真懂劲也”。夫沾劲者,林师尝嘱之余曰:“沾劲是极轻灵地挨着,就如露珠沾贴在渗透在树叶上一样。其应用在太极推手上,如吾之手臂极轻灵地稍微相接触挨贴彼之手臂,勿使彼手臂之皮肤起皱”。故能附着在彼手臂上,听敌之来劲舍己从人之,而勿使彼手臂皱皮,轻致空空无有。如捕风捉影而使彼落空,是谓真沾劲也。
林师尝嘱之余曰:“以柔软劲练习太极推手”。
夫太极推手训练以绵柔为首要下手功夫,能柔软则沉劲备矣。在练习太极推手时,要以心意带动内气走化,以腰胯领之而使身心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久之全身知觉灵敏,应敌时则得心应之而周身无处不可发、拿、打、化矣。尤其是腰腿的松沉功夫,用心意导之,主动权在于我,则能够运化自如,一经接触, 彼一挨我皮毛,我意已入彼骨矣。故发劲时得机得势、专主一方,沉得越好,则可将彼发得越远。
关于太极推手之劲练习程序。
林师教余太极推手之初:先学沾劲,次学化劲,再学拿劲,最后才练习发劲。
林师尝嘱之余曰“初练太极推手,须先学吃亏,吃亏就是讨便宜”。先生之意在于初学者先学化劲后学发劲也。然学推手之化劲,首先须使两臂在不丢之松柔轻灵中练习沾劲,劲断意不断,意断神不散,滔滔不绝,久之两臂知觉敏捷,一触即觉。
其次:在粘劲之基础上才能练习化劲。
林师尝嘱之余曰:“由沾粘劲和走劲而成化劲”。所谓走劲者,即不顶之劲,其枢纽在乎腰腿。化劲者,即是以松柔轻灵劲不丢不顶而走化敌之进攻;化劲首以松腰坐胯,以腰松沉之转动为主。太极拳以柔克刚,引进落空为致用,尚巧劲而不尚拙劲。化处无处不是攻,攻处则无处不是化,发即是走,走即是发也。
其三:练习推手之拿劲。
微明师祖云:“太极之拿,并非用大力按住使之不能动也”。太极拳之拿劲非以手抓握,而是用沾粘劲知法而拿之。夫拿者,专借巧劲得机得势截止敌方攻击而制敌之法,旨在择敌易受制之处而拿之,即拳论所谓“牵动四两拨千斤”是也。
其四:推手练习发劲。
微明师祖云:“发劲之时,必须全身松净。不松净则不能沉着,沉着松静,自然能放得远”。故发劲时须有折迭,尤须全身沉着松净。即腰腿往后弓着,用松弹之劲,则发劲如弓上放箭似地,即拳论所谓“得机得势,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先生之教导,余不敢私隐其善。惜余愚而仅能约略述其大概之万一,或可为后贤学者不失太极功夫之本,则师门之幸甚也。
二、林炳尧 | 太极拳的学习与修炼
1、太极拳的学习
近年来,许多学友都希望我能写点经验体会之类的东西,作为他们锻炼时的参考。我考虑了好久,觉得有关太极拳的书已经出版了不少,喜欢看书的人尽可以找来阅读。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要把经验体会写得正确而实用也颇不容易。表达的不准确,往往会误人子弟。写得过于复杂细致,又会使人感到太繁琐。我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把我跟从微明先生学拳时所见所闻并结合我自己的一些体会谈些想法。
第一,对于太极拳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它既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和技击功夫,又是一种防病强身的保健运动;既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武术体系,又是一种群众性的体育活动项目。
作为武术训练,学习者的目的在于提高武艺、防身克敌,这种技艺,至今在军事训练中仍然有它的价值;作为一种健身运动,学习者的重点往往在于拳术的医疗功能,注重拳术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两者是一致的,又是有差异的,他们一个是源,一个是流,一个是传统,一个是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学习太极拳的人对此应有全面的认识。
古人学拳是要吃大苦、耐大劳的。
据说,杨澄甫的祖父杨禄禅在训练他的儿子和门徒打拳时就非常严格。结果,一个儿子要上吊,一个儿子想逃跑,幸亏都被及早发现而予以阻止了。我们大多数人当然不可能经受如此严格的训练。但是,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要是当年杨禄禅老师不是那么严格训练他的门徒和儿孙,我们今天又怎会有杨式太极拳呢?即使在今天,要是没有一部分专业的拳术家继续研究和学习,那么,太极拳这一源远流长的民族遗产又怎能永久保存下去并不断地发扬光大呢?
另外,我们现在练得拳势,动作缓慢,如行云流水,他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招式都是按武打的要求设计的,都是有来历的。
如果我们懂得其中的道理,练起来也会更加饶有兴味,对拳术的要领也能加深理解,拳艺也会与日俱增。否则,学会了几式架子,就以为太极拳也不过如此,那么就很难理解太极拳有什么“博大精深”之处了。
所以,我们一方面不妨把练拳当作一种健身运动,一方面也不要忘记太极拳毕竟是一种精湛的武术,是有着极其丰富深刻的内涵的,是需要进过长期锻炼才能达到较深造诣的。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微明先生的一个故事。他创办致柔拳社是以“祛病强身”为宗旨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又非常重视发扬太极拳的传统拳术。致柔拳社的全部课程需要三年才能学完。他自己武艺精湛,所以才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他当年把太极拳单纯当作一种医疗手段来传授,没有留下那么多武术著作,没有培养出众多的功底深厚的学生,那么,杨式太极拳恐怕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普及了。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对太极拳很不理解。微明先生在宁波同乡会底层大厅教拳时,四楼同时有两位教少林拳的武术家。一位是徐文甫,是一家热水瓶厂的老板。他身材高大,生性豪爽,练起扎杆来,白蜡杆往地上一摔,立即碎为细丝;百斤重的石担用脚踢上来再单手抓稳。他还每年正月初三到宁波江东立鹤庙摆擂台,属台柱五虎将之一。另一位是陈铎鸣,是华德钟表店(现中百一店对面)经理,也是位武艺高强的武林人士。他们两人在宁波同乡会四楼开馆授拳。看到微明先生所教的太极拳软绵无力,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有一天,他们就找上门来,要和微明先生“过手”。用现在的话来说过手就是较量。先生回答说:“要过手可以,你们先在我这里学三个月,不是学友不交手嘛”!徐、陈二人只得耐住性子学了一些时候,微明先生一面教拳,一面向他们宣传他办社的宗旨,一是“发扬国术”,一是推广“修身养性”之道,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对太极拳的全面认识。根据这一认识,他不赞成“与人争一日之短长”。但作为学友交手是可以的,这是为了切磋技艺、就好比今天说的“比赛”。
老先生公开了太极拳技击法之后,就和徐、陈两人“过手”了。不管对方用什么方法进攻,他总是用“拦雀尾”的一式“挤”来对付,每次都把对方重重地挤向墙上。他们先在离墙只一步的地方比试,微明先生一发劲,对方就被“挤”到墙上,后来又在离墙丈把的地方比试,对方又被抛跌到墙上了。两个人屡试屡验,终于心服口服,领教到了太极拳的奥妙。从此他俩到楼上摘下了自己武术馆的招牌,辞退了原来的学生,偕同几个好友共同向微明先生学习杨式太极拳了。由于他们原来的基础好,领悟又快,达到了功夫极深的境界。
有一天,陈铎明的钟表店里,忽然闯进来两名强盗,声言买两只名牌的金表,等拿到手就拔出手枪对准陈的胸口,威胁不许动,企图夺路而逃。陈沉着冷静,是用太极拳中“採”的手法,瞬即将手枪夺了过来。那两个强盗还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被擒住了。他把强盗送到当时的老闸捕房,捕房的外籍警官还不相信,拿枪比划之际,陈当场又夺过警官的抢,表演了精湛的武术,使捕房警官们大为赞许。结果特地赏给陈铎鸣和其徒弟邬光明三百块银洋,以表彰他除霸治安的功劳。此事在上海曾被传为美谈。
第二,“拳不离手”。
这听起来或许是一句唱烂了的老调,但做起来却很不容易。太极拳最基本的十三式是堋、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但同是一招一式,又有无数用法。要熟练地掌握其无穷的变化,除了长年坚持锻炼,悉心钻研以外,是别无他法的。有人喜欢研究,找了许多书来看。我认为,书应该读,文章也可以看,但想通过看书一跃而成为拳术高手是决不可能的。
说来也怪,在武术百花园中,文章发表得最多的恐怕就要算太极拳了。可是我还没有看见过一个单纯靠看书学好太极拳的人。这样说,绝不是贬低理论的重要性,相反,我认为我们对于太极拳的理论研究还非常不够。我的意见只是说书本知识或理论研究是代替不了练功的,功夫靠锻炼才能得到。致柔拳社的学员过去在宁波同乡会练拳时,夏天场地上天天都留下一滩滩汗水,冬天头发上总是汗气腾腾。微明先生是非常强调下苦功夫练功的。
记得有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拳社门前忽然来了一辆豪华的私人人力车,前面一个人拉车,后面一个人推车,坐在车上的身穿长袍,脚踏粉底鞋,一路上铃声叮当。微明先生闻声向窗外观看,见坐车的人已经走进门来,背后随着一个跟班,他对微明先生说,是来致柔拳社报名学拳的,说着就拿出十块银洋放到桌子上交学费。微明先生把那人从头到脚打量一番,摇了摇头说“学打拳是要吃苦的,我看你这一身打扮,根本不像能吃苦的人,空费钱财何苦呢?还是回去吧!”那人态度坚决地表明,他是真心实意来学拳的,一定能跟大家同样坚持锻炼。微明先生根本不相信他,把桌子上一叠银洋一推说:“这里学拳,一个月拾块大洋,一年要一百二十元,这笔数字不算小,你交了学费,学了几天就不学了,岂不是白白浪费吗?
那人见微明先生坚决不肯收他,只得悻悻而回,可是,过了一晚,那辆金碧辉煌的人力车又叮叮当当地来到了拳社门口,车一停下,那人的跟班从车肚子里取出一包东西,重甸甸地放在桌子上,又去后面一辆车上取来一包,拆开来原来都是银元。他指着桌上拾元一叠共三十六叠,合三百陆十元大洋对微明先生说:“老师昨天不信任我,致柔拳社三年毕业,我现在把三年的学费都交齐了。我是做钱庄生意的,最会计算利息,我现在也不管利息了,你看我有决心吗?”经过他再三的请求,几个社员也代为恳请,微明先生最后才同意把他收下了。
此人名叫陆书臣,以后他果然说到做到,长年来拳社坚持锻炼,他的拳艺虽然不算精深,但他达到了祛病延年的目的,他过世那年已经是近百高龄了。
把太极拳作为祛病延年的健身活动来练习,有陆书臣这样一点“拳不离手”,长年坚持不懈的精神就难能可贵了。但如果要真正学到太极拳的精髓,那是还需要更刻苦的训练的。
微明先生一贯鼓励他的学生勤学苦练,要求极严。俗话说:“功夫不负苦心人”,凡是能够刻苦锻炼的学生,以后也都获得了较高的成就。
先生曾经应邹鲁之聘到广州中山大学授拳。后因上海拳社事务繁忙,他推荐了杨澄甫先生去广州代替教职,自己脱身回沪。当时有一位名叫梁劲予的广东学生,决心弃学随先生到沪学拳,他刻苦锻炼,进步很快。又一次,他和一位师兄“推手”,师兄用猛劲发梁,梁即退化其劲。师兄一时收敛不住,重重地跌了一跤。当时,致柔拳社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两人推手时,师弟背对着墙,师兄发劲等于给师弟练排打,而师弟不准发放师兄。事后,这个跌跤的师兄便向老师诉说梁劲予的不是。微明先生回答说:“练功确实是梁劲予肯刻苦。”这位梁劲予以后到香港挂牌教授杨式太极拳,誉满东南亚。现在美国定居,并开馆教杨式太极拳,那位师兄以后另找师傅学艺,努力钻研也成了太极名家。实际上也是和微明先生对他的激励分不开的。
以上两个故事,讲的是坚持锻炼的正面例子。下面,我再讲一个反面的例子:我在前文中提到过叶大密先生。他功夫很深,解放后,还在黄浦区推拿门诊医院当医生,利用它的太极功夫治病,导引气血,疗效很好,受到广大病友的欢迎和信任。后来,他收了四个徒弟,传授导引推拿技术。可惜的是,那四个青年人都不肯下苦功夫练功,身手无内功,治病不管用。叶先生逝世后,他那一套医疗技术就因此失传了。
坚持“拳不离手”,并不只是单纯地动手动脚,锻炼要持之以恒、同时又要用心揣摩。除了动手动脚,还必须动脑,必须强调一个“悟”字。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说:“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按“双重”即在推手时用力顶抗,不懂走化)。所以应该“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有的人练拳年数不少,但不求精益求精。自以为功夫已经到家了,不肯“默识揣摩”,结果当然只能学到点花架子。有这样一个故事:某甲习拳多年,又是一位著名武术家的门徒,喜欢在公园里和人推手较量,而且经常获胜,他也沾沾自喜。另一位拳家某乙,陪甲推手二十年从未赢过,其实这位某乙是“唯与人不争耳”的哲学的信徒,每每故意让他。以后两人多年不见,又久别重逢,某甲邀某乙推手,某乙于无意之中失言道:“怎么老兄这些年仍旧没有进步!”某甲一听大为惊讶,反问:“何以见得?”某乙说:“你这样推法,我只要使用“挤”的招式就能把你发出去。”甲不信。两人就找了一处僻静的地方去比试,结果,某甲果然次次都被推向竹篱上。
某甲迷惑不解,连连自言自语:“这是什么道理?!”甲和乙推手赢了二十余年也不知道是怎么赢的。最后输了也不明白是怎么输的。由此可见,他打拳不动脑筋,从来不在“默识揣摩”上用功夫。
我们今天学太极拳,当然不是为了和人比试高下。问题是要提高练拳的质量,以便提高保健养身的功效。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要说明,要学好拳,一定要多动脑筋,多一点“默识揣摩”的悟性。
2、太极拳的修炼
由杨澄甫先生口授,微明先生整理的《太极拳十要》是对前人经验的完整、全面的总结,历来为拳家所重视。所谓“十要”,就是学太极拳的十条要领和规范。每一个学太极拳的人都必须要深刻领会,反复对照。但是由于理解不同,在实际上也常常各行其是。我现在根据平时练拳时看到的一些问题,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1)、关于“虚灵顶劲”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我有一次在外地看到一位拳友练拳时头上顶着一块铁板,我问他问什么,他说这是练“虚灵顶劲”。他那种严格锻炼的精神非常令人钦佩,但头上顶着一块铁板或一碗水,头容虽然正直了,头颈骨却非要用力不可了,这恰恰是犯了“用力则项强”之忌。
事实上,打整套拳路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铁板的平衡也是不可能的。如单鞭下势大意是用头或肩靠人,海底针、栽捶等目光虽前视但头应稍斜。“虚灵顶劲”的目的是为了把精神提起来,大家不妨留心观察松柏的嫩芽,它们挺拔而不僵直,郁郁葱葱,生气勃勃,那姿态就是“灵虚顶劲”最好的模式。
(2)、关于“含胸拔背”、“气沉丹田”
关于“含胸拔背”这四个字,历来的太极拳家都非常重视。有人专门就这四个字写过文章,有人为了练“含胸拔背”甚至把背也练驼了。这不是有点过分了吗?为什么要“含胸拔背”?《十要》其目的是使“气沉丹田”,即有利气血畅通,有利于发劲。所谓“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对这一要领,微明先生曾经特别关照过我:“含胸拔背”这一提法,其实应改为“舒胸顺背”的。但书已经出版,事后发现原来的提法引起了误解,产生了一些副作用,要想修改已经来不及了。微明先生指出,他当时使用“含胸”两字,主要是与练外家拳的“挺胸”相对而言的,以及不要使用练外家拳的方法练内家拳,如果“含胸”过了头,成为“缩胸”,仍旧会造成血脉不和,气滞于背,甚至会损害人的体型。所以“舒胸顺背”的提法比较准确。
与“舒胸顺背”紧密相关的是“气沉丹田”,即呼吸的方法。放松自然地练,就能气沉丹田,从顺呼吸到逆呼吸也应听其自然,不能勉强追求。发劲时自然逆呼吸,就能身稳劲整。身体虚弱或初练者,一个架式可以呼吸几次,日久呼吸就能深长,身体也日渐强健。还有一句话“舌舔上颚”,这当然是对的。但实际上,当你虚灵顶劲,嘴唇轻闭,在不知不觉中,舌尖必然微微上翘,这就很自然的是“舌舔上颚”了。如果你知道自己卷起舌尖,顶往上颚,那么就已经做的太过头了。
(3)、关于“上下相随”
所谓“上下相随”,无非是“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意思。不能机械地从字面上理解为每一个动作都是由上而下的。《十要》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这不是由下而上吗?太极拳起式的动作顺序是:手动、臂动、肩动、腰动、腿动、脚动,这不是由上而下吗?如“抱虎归山”,则又是先沉腰,腰动再带动手足,这又是由中而上、由中而下了。再者,以人的四肢来讲,手臂也有上中下,手指也有上中下,指顶也有上中下,……或者说是前、中、后。
所谓“上下相随”,也包含每一局部肢体“一动无有不动”的意思。这些细致微妙的动作,只有靠我们在日常锻炼时用心体会,才能慢慢掌握。举一个例子:做搂膝拗步时的脚踵,先是足跟中着地,接着是脚外侧、脚前掌和脚趾着力;接着又是脚里侧着力。实际上使足阳明,足太阴,足太阳,足少阴,足少阳,足厥阴六个穴位都得到按摩,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
《十要》中讲“上下相随”时还提到“眼神亦随之”的问题。有的人打拳,比如做“云手”时,眼神始终盯住自己的手掌,可能也是以这句话为根据的。其实,太极拳既是武术,与人交手时眼睛当然要盯住交手的对象,盯住自己的手掌看是毫无意义的。以前杨澄甫先生与人“交手”,言明不管对方怎样进攻,他只用“云手”这一招对付。他在“云手”时是决不会盯住自己手掌看的。又如,“单鞭”为什么先要看后侧呢?也是因为有人来进攻了。所以作为运用眼神的规律,“眼神随之”这句话应该改为“眼神领先”为好。当然为了某种特殊治疗目的,例如神经衰弱患者,经常心神不定,练拳时需要以眼视手,有助于镇静神经,那就又当别论了。
(4)、关于“内外相合”
太极拳特别讲究人的精神因素与生理因素的相互作用。“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有人把这句话解释为每一次呼吸为一开一合。也有人认为“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我觉得这些理解太呆板了点,做起来也很困难。微明先生曾经向我指出:练拳时要注意精神、身体的内外结合,实际上是练身与养性的结合,待人谦虚,心境宽畅,讲究起居卫生,要站得正,坐得正,也就是“中正安舒”了。打拳要求全身放松,精神上当然也要放松,他自己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5)、关于“动中求静”
“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一般练拳的人对此往往重视不够。太极拳的保健治病功效是大家公认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练了一个时期的拳,病情迅速好转,而有的人却收效不够明显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和打拳时的心境大有关系的。过去和微明先生在一起教拳的陈志进先生在《太极拳之品格功用》一文中说:“盖练拳之时,全身松开,顺乎自然,浑圆流利,气沉丹田,心中空空洞洞,思虑全无,如庄周之梦蝶,人蝶不分,练完之后,自己曾练与否,亦不之知。练太极拳到此境界,有何病不可去!”(见陈微明著《太极剑》一书附录)这一番话极有见地。
我有一拳友老邵,先前连走一层楼梯都感到力不从心,宁愿守候房中,不愿出门一步。他患的是严重的肺功能萎缩症,手臂还长了一个肿块,身体虚弱致使情绪消极,医生要给他化验他拒绝了;要给他吃药治疗也拒绝了。后来在家属亲友的劝导之下,开始向我学太极拳。他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从站太极预备式开始,也到公园练拳,学了一阵之后,病情渐渐好转,心情也变得开朗了,打拳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我让他一人独自锻炼,原来是怕他跟别人同练体力跟不上,但后来发现,他独自锻炼时容易做到安静舒泰。他打一套拳约需一小时,速度缓慢自如,打的浑圆流利,虽动犹静,所以效果显著,身体很快恢复健康,肿块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最后,我想在引用一段微明先生在授课时说过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
前面说过,微明先生是喜欢《老子》的,这是因为《老子》包含许多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用辩证观点最能够解释太极拳的原理,如阴阳即虚实、动静、刚柔、进退、内外、上下、屈伸、开合、攻守等等,无一不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微明先生讲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他接着就发出了一通议论。大意是这样的:“可以找郦道元著的《水经注》来看看,这本书是讲治水的。里面对水势的描述十分精彩。联系太极拳想一想,一定会得益匪浅。水能静如镜面,或缓缓流淌,逢高则澎湃,遇低则潜入,逢阻则绕,遇高滩陡坡,也能变成激流瀑布,逢到溶岩,又能细细渗透流成阴河。水有三态:水、气、冰,水和气是极柔软的,变成冰时又是极坚刚的。浇花用的水壶喷出的水形成细丝,高压水枪喷出来的水却威力无比。
练习太极拳时,动作要尽可能的缓些、慢些、松些、柔些、圆些,绵绵不断,心静如止水,像在空气中游泳,要有天塌下来无惧色,山崩下来不慌张的气度,敛气定神,纯任自然。只有这样,才能练得体内气血顺达,动作灵活。发劲如巨浪翻滚,洪水奔腾,和人交手时能够迂回曲折,随机应变,避实就虚,无孔不入,无缝不钻,逐步达到先化后击,即化即击,不化而击的境界。”
虽然讲水较多,但五行中金木水火土都能变化,都可以作比喻,见仁见智,各自运用得当就可以了。
来源:古法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