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南京市第二医院接诊了一对母子,两人都出现了发热、头疼、全身关节疼痛等症状,医生检查发现他们都感染了“布病”。何为“布病”?人感染“布病”的主要途径有哪些?我们该如何预防?
据媒体报道,近日,南京市第二医院接诊了一对母子,两人都出现了发热、头疼、全身关节疼痛等症状,医生检查发现他们都感染了“布病”。何为“布病”?人感染“布病”的主要途径有哪些?我们该如何预防?
母子相继确诊,网红女兽医也曾感染
什么是“布病”?
据南京市第二医院公众号1月17日消息,最近一女子感到持续发热、头痛,一开始以为脑炎,治疗2周后不但体温没消退,还出现了全身关节疼痛,恶心、反酸、烧心,全身乏力。祸不单行,过几天该女子的儿子也出现了发热、全身关节疼痛,特别是髋关节,疼得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经过诊断,母子二人都患上了“布病”,即布鲁氏菌病。
怎么这么凑巧,母子俩都得了“布病”呢?经过多次回忆分析后,该女子终于想起来:月初的时候从邻居家接了新鲜羊奶。
其实“布病”此前就曾出现过。2024年12月16日,宁夏固原的百万粉丝女兽医白婳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称自己不幸感染了“布病”,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视频截图/极目新闻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布氏杆菌病、波状热,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是全球流行最广泛的人畜共患病之一。
“懒汉病”“蔫巴病”,它们都是布病的俗称。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也是《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病。全球每年有超过210万新发病例。
人感染“布病”的主要途径?感染后有何症状?
“布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3-8月为主要流行期。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牛、羊和猪,其次是鹿、骆驼和犬等其他动物。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以牛、羊为传染源,在广东、广西地区猪也是传染源,目前,人与人之间发生传染的情况比较罕见。
人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或其制品而感染。人感染“布病”的主要途径包括:
①经皮肤黏膜接触传染:如接产员、兽医、饲养、放牧、皮毛加工、屠宰、挤奶、直接接触被病畜污染的水源、土壤、草场、工具,从事布病防治的医生、检验人员等。
②经消化道传染:主要通过食入被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如吃生拌或未经煮熟的乳、肉类,或肉类加工过程中未完全熟透、加工工具未生熟分开等。
③经呼吸道传染:吸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也可导致人感染布病。如皮毛加工、饲养放牧、打扫畜圈卫生等。
人感染“布病”后,一般潜伏期为1~3周,平均为2周,个别病例潜伏期长达1年。感染后症状多样且非特异,包括发热、出汗、乏力、萎靡、厌食、消瘦、头痛、关节痛和背痛等症状并反复发作。症状随着时间推移而加重,容易出现疲乏且普遍精神不振。
预防“布病”,我们该怎么做?
“布病”不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同时也影响畜牧业、旅游业、国际贸易的发展,还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那么,该如何预防呢?
针对职业人群
①知己知彼:清楚掌握“布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等。
②自我防护:例如工作时穿戴好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保持良好的洗手消毒习惯,加强个人防护。
③接种疫苗:流行区提倡对牲畜提供减毒活疫苗接种,高危人群也应做好劳动相关菌苗接种。
针对普通人群
①从正规渠道购买肉、乳及乳制品,不接触或购买未经检疫或来历不明的肉类。
②布鲁氏菌不耐热,充分烹饪可以有效预防布鲁氏菌病。因此建议牛羊肉食品要煮熟后食用,不吃生或半生的肉,尤其是在烧烤、涮火锅时。
③不要直接饮用现挤的生羊奶、牛奶。这种生鲜奶制品一定要充分加热煮熟或者经过巴氏杀菌才可饮用。
④在家里处理生牛羊肉时做好个人防护,家里的菜刀、案板等要做到生熟分类使用。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