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4年7月,我从特科学校结业,被选调到中共中央革命军 事委员会第五局后勤科当科员。军委总部科员等于营一级到团一 级的干部。我又被越级提拔了。
在 军 委 后 勤 科 (1934年7月 — 1934年9月)
( 一)杨至成和“独立房子”的主人李德
1934年7月,我从特科学校结业,被选调到中共中央革命军 事委员会第五局后勤科当科员。军委总部科员等于营一级到团一 级的干部。我又被越级提拔了。
当时我们都不知道高层领导人已 准备撤出中央苏区西征,正在进行人事安排,选调一批青年人充实 总部。我大概是这个原因到总部的。
第五局的局长是宋裕和,后勤科科长是杨至成。杨至成参加过北伐和南昌起义,后随朱德、毛泽 东创建井冈山根据地,转战赣南闽西,被称为中央苏区“四大金刚” 之一。
他原是军委总部供给部部长,第五次反“围剿”后,大概是他 对第五次反“围剿”的打法,有议论,爱抬杠,他的部长被撤职,当了 一名后勤科长。杨至成这个人也唏哩哈啦、无所谓,当科长就当科 长。
不过他还是经常跟五局局长宋裕和吵架,吵架的原因多是因 “独立房子”主人过分的要求引起的。杨至成对那种要求不愿去办 或者是根本不应去办,宋裕和无法向“独立房子”的主人交代,所以 两人吵得下不了台的时候,宋裕和就要拉他去“独立房子”,当着“独立房子”的主人李德的面说清楚。
当时根据地在蒋介石的封锁围困下,经济十分困难。党政机 关的生活很苦,每人每天只10小两(1斤为16两)粮食,分成两 顿吃,用小蒲包装着, 一人一小包。吃的菜不仅没有油,常常连 盐都没有。
但对李德额外照顾,苏区自产的鸡鱼肉蛋等源源不断 地供他享用,打仗缴的和从白区弄的香烟、咖啡、白糖等也优先 供给他。
这样他还不满足,除了领受各种规定的特殊优待外,他 自己还经常到宋裕和那里要东西,宋也照给,杨至成看不惯,所以,对宋裕和满足洋人的种种要求也看不惯,这样他们之间不可 避免地要吵架。不过杨至成也豁达,吵多了懒跟他们计较,嘻嘻 哈哈地过他的日子。
杨至成在苏区有家,他的老婆是个多情而能干的女人。她种 地、养鸡,菜园子里的菜也很丰富。我们后勤科除了杨至成、我 和杨至成的警卫员叫狗子的外,其余就只有两个记记帐目的人。
杨 至成对我们很好。我们常到杨家去,吃他老婆种的粮菜。当时杨 至成的老战友何长工从福建回来,带的有盐。何长工是参加过在 法国勤工俭学的,同毛泽东一道上井冈山。我在他们面前算个小 老弟。我们在一块吃辣椒炒鸡蛋,还有盐味,至今想来,仍然余 味无穷。
后来,我们长征了,杨至成的老婆留在苏区老家。1955 年杨至成被授予上将军衔。1965年我在青岛与杨至成谈及当年吃 辣椒炒鸡蛋,问及杨至成的夫人。杨至成说,她尚在人间,他打 算去看看她。
我 守 电 话 机
担任后勤科科员,我不知该干什么事,闲得慌、闲得发高烧。康 克清是军委机关的指导员,她发现我脸通红的,摸了一下我的头, 向杨至成说:“小罗,罗科员发烧了,搞点药吃。”
我却跟杨至成说, 给我点事做,烧会退的。结果药吃了,杨至成叫我守电话机,有事做 了,烧也退了。
军委机关虽然保密制度很严,不应知道的事不能打听的,但是 根据地一块一块丢失,红军战士一批一批牺牲,离红都瑞金只百里 的广昌县城也丢失了的消息我们也知道一些。我们听到隆隆炮声 了。
我守在电话机旁,电话铃不停地响,我一天忙得连吃饭的时间 都没有了。
摇到后勤科的电话:
有医院来的,问伤员怎么办?担架 在哪里?有
兵站来的,问上前线的人供给在哪里?没有子弹怎么办?
有兵工厂来的,问兵工厂往哪里转移?
这一切我都无法回答。我们 科长杨至成,他知道的也不多,因为师长知道的团长不知道,军长 知道的事情师长不知道,不过,中央苏区要丢了,这大家都感觉到 了。
长征前夕,我在中央军委后勤科守了近两个月的电话,道听途 说的东西不少。但我严守着上级规定的保密制度,守口如瓶,从不 传播小道消息。
来源:大肥肥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