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深陷家长不实投诉困境,怎么破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6-06 09:11 7

摘要:求助帖中提到,“现在因为一些不明全貌的事,被小部分家长搞得乌烟瘴气,能不能出台一个投诉家长的平台,现在的家长越来越胡搅蛮缠,不明是非,乱搞,投诉一些虚假臆想的事。”发文者认为,“就算不是真实的事情,学校也会被扣分记录考核,这公平吗?那么任由家长乱搞,不判断家长

近日,“问政赣州”平台上有教师求助称,“能否出一个投诉家长的平台”。

求助帖中提到,“现在因为一些不明全貌的事,被小部分家长搞得乌烟瘴气,能不能出台一个投诉家长的平台,现在的家长越来越胡搅蛮缠,不明是非,乱搞,投诉一些虚假臆想的事。”发文者认为,“就算不是真实的事情,学校也会被扣分记录考核,这公平吗?那么任由家长乱搞,不判断家长的行为,直接因为投诉考核学校会寒老师的心,教育事业谁又能真的做起来呢?”

该帖发布几天后,瑞金市教育体育局回复称,已立即派人调查核实,并公布了结果。该局称,经调查,信访投诉平台上的确存在部分家长在未深入了解情况、缺乏事实依据的情况下盲目投诉且投诉内容存在虚假的情况,给教师和学校考核带来负面影响。该局承诺将积极完善信访投诉调查核实机制,对不实投诉及时进行澄清且不纳入教师考核。同时关注教师群体的职业尊严与心理健康,从制度层面构建更公平、更透明的评价体系。(九派新闻6月5日报道)

也就是说,按照当地教育部门的回复,“在未深入了解情况、缺乏事实依据的情况下盲目投诉且投诉内容存在虚假”的有关家长,虽然“给教师和学校考核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其实并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不实投诉既不会影响孩子的受教育权等权益,也不会给家长带来任何经济损失、声誉损失。

这也意味着,现有的家长监督机制,实际上导致家长监督无需承担核实基本事实的责任、也不必担负不实责任的后果,容易诱发过度投诉、过度渲染、上纲上线。在一些情况下,这使得家长肆无忌惮地“拿捏”老师,阻碍教师依法依责行使教学管理、校园管理的基本责任。

比如,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校园霸凌,尽管教育部门出台了很多管理规定,摆出零容忍的态度,但是一线教师对于类似情况存在不敢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应对心理,很难真正正视、重视诱发校园霸凌的苗头性现象。这说到底与霸凌学生的家长庇护孩子,强烈排斥教师严格规训孩子的做法有关。

因此,各级各地的监察机关,政务督查部门,12345政务热线应当为教育部门、中小学依法依责履职提供支持,平衡保护家长的教育监督权与教育部门、中小学管理权,以及教师合法权利和履职行为。

应当要求对教育部门、中小学、任教教师的投诉、举报,秉持客观、真实表述的原则,因为投诉、举报起到的调查处理应当耐心细致开展,应当摒除接到投诉、举报后为了息事宁人“捏软柿子”先行处理教师的惯用做法。

教育部门在处理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师提出举报的个案时,也应当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主动寻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监督,公正公平进行处理,最大化地避免一刀切、简单粗暴处罚被投诉教师的倾向。

而对于提起不实投诉、举报的家长,监察机关、政务督查部门等应当通过公开通报等方式提出批评、挽回不良影响,敦促对方公开道歉。对于不实投诉、举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传播造成不良影响,或者通过现场滋扰等方式损害教师名誉的做法,则应移交公安机关、网信部门进行处理。而学校方面则有必要支持教师通过法律方式,维护合法权利尤其是人格权不受损害。

来源:渝川读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