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养狗,图的就是一份安心——既能看家护院,又不至于吠声扰民惹投诉。但如何让狗狗“该叫时叫,不该叫时静”,却是一门学问。今天就来分享几招实用技巧,让您的爱犬成为安静又警觉的守护者!
养狗,图的就是一份安心——既能看家护院,又不至于吠声扰民惹投诉。但如何让狗狗“该叫时叫,不该叫时静”,却是一门学问。今天就来分享几招实用技巧,让您的爱犬成为安静又警觉的守护者!
一、先懂狗为什么叫:不是捣乱,是它在说话
1. 生理需求是基础
若狗狗清晨或深夜频繁吠门,先检查是否饥饿、憋尿,或运动不足精力过剩。尤其老年犬膀胱功能弱,睡前遛一次可减少夜吠。
2. 心理需求更关键
孤独焦虑:主人外出后吠叫,多是寻求陪伴。留一件带有您气味的旧衣或玩具,能大幅缓解不安。
领地警觉:对门外脚步声、快递员吼叫,是守护本能。但若见谁都狂吠,则需引导。
行动口诀:生理需求先检查,孤独留物解牵挂!
二、减少乱叫:这样训练,狗狗安静有分寸
1. 分散注意力法
给耐咬物品:当门铃响狗欲吠时,塞一根大骨或磨牙棒,转移其注意力的同时满足啃咬欲。
玩具沾主人味:出门前揉搓狗狗常玩的布偶,让它觉得“主人还在身边”,降低敏感性。
2. 指令强化训练
“安静”命令:门响时若狗未吠,立刻奖励零食;若已吠,则手掌平举说“停!”(非怒吼),安静后马上给奖励。
拒绝暴力惩罚:摔瓶子、打骂会破坏信任,导致狗狗更焦虑。
3. 消耗过剩精力
每天遛狗30分钟+扔球游戏,体力消耗后狗狗更愿休息而非“多管闲事”。对中华田园犬等精力旺盛的本土犬尤其有效!
三、保留警戒性:训练“精准报警”,狗狗更靠谱
1. 区分访客身份
熟人到访:提前让朋友喂狗狗零食,建立“熟人=有好处”的联想,避免见友人就吼。
陌生人试探:请物业或生人帮忙在门外走动。若狗狗低吼竖耳(警戒状态)不狂吠,立刻奖励;若持续吠叫则用“停”指令纠正。
2. 强化“真警报”行为
当狗狗对异常动静(如深夜撬门声)发出短促吠叫时,夸它“好狗!”并抚摸。让它明白:冷静示警会被表扬,乱叫不止反被忽略。
关键点:奖励要快!3秒内给零食,狗狗才能懂关联。
四、特别贴士:中老年养狗族必看!
巧用“白噪音”:电视轻声播放或开风扇,弱化门外脚步声刺激。
口罩备不时之需:若临时有工人上门维修,可给狗狗戴马缰绳口罩(非封嘴款),温和提醒其安静。
本土犬聪明易训:中华田园犬虽未被国际认证,但智商高、护主心强。广州已解禁饲养,科学训练下它们就是最佳“家庭安防员”!
“没有坏狗狗,只有没被懂的心。”
训练初期可能需要2-4周,但每只狗都能学会分寸。记住:爱是理解它的本能,教是赋予它智慧。您家的“小保安”,终将成为让邻居羡慕的“模范生”!但是若狗狗长期焦虑性吠叫,建议咨询专业训犬师。高龄犬或有听力衰退者,需排除病理性原因。
来源:霸总田园犬小虎和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