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天体距离地球动辄上亿光年,科学家到底是如何测量的?

B站影视 2025-01-22 13:12 2

摘要: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天体之间的距离极其遥远,如何准确测量这些距离是天文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天文学家们不断探索和完善各种测量天体距离的方法。

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天体之间的距离极其遥远,如何准确测量这些距离是天文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天文学家们不断探索和完善各种测量天体距离的方法。

宇宙的尺度之大超乎想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光年成为了衡量天体距离的重要单位。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光的速度约为每秒30万千米,经计算,一光年约等于9.46万亿千米。

只有使用这样庞大的距离单位,才能在宇宙的尺度下较为准确地描述天体之间的距离。

当涉及到测量距离地球较近的天体时,三角视差法是天文学家们常用的一种手段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一个圆形轨道

利用地球的公转轨道作为基线,当地球位于不同的轨道位置时,与遥远的天体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例如,在1月和7月分别记录一颗恒星的位置,根据两侧恒星的视差可以计算出三角形的顶角,进而得知三角形的高,而这个高就是该恒星到地球的距离。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测量数百光年以内的天体,通过它,我们能够更加精确地了解这些近距天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然而,当面对距离地球较远的天体时,三角视差法就不再适用了。此时,造父变星成为了测量天体距离的关键工具

造父变星是一类特殊的恒星,其亮度会随时间周期性变化,有着从变亮到变暗再到变亮的过程,这个周期被称为光变周期。光变周期越长,恒星的光度就越大。


天文学家通过测量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能够推算出其绝对星等和视星等,从而计算出该天体与地球的距离。正因如此,造父变星被誉为宇宙的“量天尺”。在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仙女座星系的确认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天文学界对仙女座星系的性质存在争议,无法确定它是星云还是星系。

直到爱德温·哈勃通过观测仙女座星系中的一颗造父变星,利用光变周期关系计算出其距离,才最终确认仙女座星系是一个河外星系。这一发现不仅解决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天文学难题,也为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开启了新的篇章

但是,对于更遥远的天体,如数十亿光年之外的星系,造父变星也无法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哈勃红移法成为了测量遥远天体距离的重要工具

1929年,埃德温·哈勃在观测远星系时发现,大多数星系的光谱线出现红移现象,即光波的波长被拉长,光谱向红色端移动。而且,他还发现距离越远的星系,其红移量越大。


这一现象是光的多普勒效应的体现,当天体远离我们时,光波被拉长;反之,当天体靠近我们时,光波会变短,光谱向蓝色端移动。哈勃进一步研究发现,星系的退行速度与其距离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通过测量星系的红移值,我们可以计算出其退行速度,进而推算出星系与我们的距离

例如,我们通过对一个星系的光谱进行仔细观测和分析,确定其红移值,然后根据哈勃定律,结合其他相关的理论和数据,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推导,最终得出该星系与我们的距离。

在探索宇宙的征程中,天文学家们通过长期的观测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他们利用各种先进的观测设备和技术,对天体的各种特征进行精确测量和分析

尽管这些测量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总体上为我们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天文学家们将能够更加精确地测量天体距离,进一步揭示宇宙的奥秘。

来源:发现今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