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月4日,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团队主导的FINEST试验最新结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Cancer Commun(IF=20.1),该研究旨在探索内分泌(ET)+免疫+CDK4/6抑制剂的联合方案在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
前言
2025年1月4日,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团队主导的FINEST试验最新结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Cancer Commun(IF=20.1),该研究旨在探索内分泌(ET)+免疫+CDK4/6抑制剂的联合方案在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乳腺癌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本文,医脉通特邀邵志敏教授分享文章主要内容,现邀您共赏!
研究背景
HR+/HER2-乳腺癌占所有浸润性乳腺癌病例约70%。对于局部晚期疾病患者,新辅助治疗是可达到临床降期、促进保乳治疗的一种成熟的治疗选择,并能够评估体内生物标志物以验证疗法的有效性或测试新的治疗策略。与其他乳腺癌亚型相比,HR+/HER2-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比例较低,该亚型新辅助治疗的主要挑战在于初始策略的选择。
探索HR+肿瘤的内在特征以指导治疗策略至关重要。FINEST试验旨在探讨将ET与免疫疗法和CDK4/6抑制剂联合使用是否可以提高中危至高危HR+/HER2-乳腺癌化疗不敏感患者的反应率。为了更好地探索治疗敏感性并确定适合不同治疗的靶点人群,研究者收集了额外的样本并进行多组学分析。
研究方法
FINEST试验是一项由研究者主导的II期单臂试验,纳入新诊断且未经治疗的HR+/HER2-乳腺癌女性患者,给予2个周期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卡铂(nabPCb)治疗。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肿瘤反应,其中肿瘤直径消退≥40%被视为对化疗敏感。
对于化疗敏感的患者,继续接受4个周期的nabPCb治疗(A组);
对于化疗不敏感的患者,则按1:3:1的比例随机分配,分别:
接受4个周期的化疗(B组);
接受基于内分泌+免疫的治疗方案(包括达尔西利、来曲唑和阿替利珠单抗,若患者为绝经前则加用戈舍瑞林,C组)
接受手术(D组)。
试验过程中,在治疗前收集外周血和空心针活检(CNB)样本,并通过数字病理数据进行二代测序(NGS)检测和相似性网络融合(SNF)分型。主要终点为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次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
研究结果
01 基线特征
从2020年11月16日到2022年6月10日,研究共纳入121例患者(图1)。其中,76例疗效较好的患者(在接受2个周期的nabPCb治疗后,MRI显示病灶消退≥40%)完成了随后4个周期的nabPCb治疗(A组)。另外45例对化疗不敏感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B组(n=9)、C组(n=27)和D组(n=9)。
图1. 患者处置与试验流程
患者中位年龄为48岁,大多数患者(67.8%)为临床III期,其中96.7%的患者伴有淋巴结受累。Ki-67指数≥20%的患者占比为79.6%,有60.3%的患者组织学分级为3级,其他基线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02 疗效结果
在121例患者中,有5例(4.1%)达到pCR,均分布在A组(5/76,6.7%)。全队列ORR为81.8%,其中A、B、C和D组的ORR分别为100%、66.7%、81.5%和0%(图2A)。Ki-67指数是预测HR+/HER2-乳腺癌患者对新辅助治疗敏感性的重要指标。在A、B和C组中,基线和术后肿瘤样本的Ki-67指数显著下降(P
图2. 每组Ki-67指数和ORR和变化
03 安全性结果
总体而言,94%的患者接受了至少4个疗程的阿德贝利单抗治疗。3例患者因不良事件(AE)永久停用,其中包括1例3级高血糖、1例3级肝毒性和1例2级肝毒性。此外,3例患者因出现3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N)在完成3个疗程后停用达尔西利。
在化疗期间,最常见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3.1%)、疲劳(32.2%)和恶心(27.3%)(表2)。此外,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9.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2.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2.2%)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4.8%)是所有级别中最常见的TRAE。
表2. 安全性总览
阿德贝利单抗治疗期间最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是内分泌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4.8%)、甲状腺功能亢进症(7.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症(ACTH,3.7%)和高血糖症(3.7%,3级)(表3)。
表3. irAE概览
04 探索性分析结果
研究者建立了一个由98例患者组成的NGS队列(A组n=54;B组n=9;C组n=26;D组n=9)。结果显示,在此队列中最常见的乳腺癌相关突变是PIK3CA(41%),其次是TP53(28%)和GATA3(17%)突变。这些发现与中心既往报道的HR+/HER2-乳腺癌的基因突变谱一致。
此外,该队列显示出较高的BRCA2突变率(8%)。各治疗组的关键临床病理特征与基因谱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中,未发现影响化疗效果的特异性基因突变。然而,B组和D组的小样本量可能限制了特定驱动基因事件的识别。
分析每位患者的SNF亚型,以确定SNF亚型是否与治疗效果相关。A组中,总有效率最高,SNF4亚型患者的pCR率最高(21.1% [4/19] vs. 1.8% [1/57])(图3A)。在C组中,尽管没有达到pCR,但肿瘤缓解的患者仍然多于B组。SNF2亚型中Miller-Payne(MP)4-5级或残余癌症负担(RCB)类别0-1的高比例,表明SNF2亚型对免疫治疗具有敏感性(MP 4-5级,45.5% [5/11] vs. 6.3% [1/16]; RCB类别0-1, 18.2% [2/11] vs. 6.3% [1/16])(图3B-C)。
图3. SNF 亚型与组内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研究结论
在化疗敏感的患者中,NAC能够达到较高的pCR和ORR。对于化疗不敏感的患者,使用细胞毒性方案或内分泌治疗并不会提高pCR率;然而,转而采用基于内分泌+免疫治疗可以显著提高ORR,并降低Ki-67水平。SNF亚型系统在指导HR+患者的治疗策略方面展现了潜在的临床价值,然而这一系统的实际效用仍需通过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专家简介
邵志敏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博士生导师
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现任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乳腺癌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乳腺癌学组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专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第八届亚洲乳腺癌协会主席
《中国癌症杂志》主编
St.Gallen国际乳腺癌大会专家团成员
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攻关课题、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211”工程Ⅱ期、“985”项目、“973”课题及其他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已发表有关乳腺癌研究的论著近500篇,其中SCI收录400余篇,被国际医学文献引用逾6000次主编专著10部
参考文献:
Chen L, Wu WY, Liang F, Liu GY, Yu KD, Wu J, Di GH, Fan L, Wang ZH, Li JJ, Shao ZM. A prospective, phase II, neoadjuvant study based on chemotherapy sensitivity in HR+/HER2- breast cancer-FINEST study. Cancer Commun (Lond). 2025 Jan 4. doi: 10.1002/cac2.1264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754712.
编辑:Ryland
审校:邵志敏 教授
排版:Ryland
执行:Uni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