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戴金星院士古朴又整洁的家中,摆满了他的收藏品,聊起这些收藏品、戴金星总是兴致勃勃。在普通人眼中,这一件件奇特的物件只是陈列柜中的观赏品,而在戴金星眼中、它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宝贝,从产地到特性、戴金星对它们都如数家珍,对地质的热爱、仿佛刻在了他的骨子里。正是这份
戴金星院士,有名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中国石油界称誉为“中国天然气之父”、是我国煤成气理论的奠基人。
在戴金星院士古朴又整洁的家中,摆满了他的收藏品,聊起这些收藏品、戴金星总是兴致勃勃。在普通人眼中,这一件件奇特的物件只是陈列柜中的观赏品,而在戴金星眼中、它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宝贝,从产地到特性、戴金星对它们都如数家珍,对地质的热爱、仿佛刻在了他的骨子里。正是这份热爱,让戴金星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也正是这份坚守、使得我国从曾经的贫气国变成了如今的天然气大国,如果没有他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遥远西部的新疆塔里木盆地、中部鄂尔多斯盆地等多处天然气资源如今很可能还沉睡在地下不为人知,而惠及全国多地的“西气东输”也将只是空想。傅诚德说:“他是从基础的科研做起,一直到在天然气行业里面的理论上的突破和产业化的发展,他都是作为重要贡献者,他是非常优秀的、国家非常稀缺的这样的创新人才,尽管现在已经86岁了,每天他精神抖擞地能干多少干多少,非常实在,这就让自己想起来苏格拉底和爱因斯坦说过的话,知道的越多才知道的越少、他才越朴素越低调,他就是这样的人,知道的很多、但他非常低调,非常谦虚,但他要坚持的学术观点、他不放弃,这就是科学家。”一份坚持,彻底改变了我国天然气勘探领域的方向与技术,如今被誉为“中国天然气之父”的戴金星回首自己的科学成长之路,虽感艰辛却无比幸福,有过孤独却最终收获满满。1935年,戴金星出生在浙江瑞安,也就是今天温州市的下川村,与同时代的孩子相比、他有着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自己家里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别人大部分是农民,自己家里自己父亲一辈子都是在我们那个小学教书、担任教师。在父亲的影响下,戴金星从小就对书本爱不释手,小学四年级时、因为姐姐嫁到温州城里,戴金星有机会跟随姐姐来到城市,并进入著名的温州瓦市小学,进入崭新的校舍、接触从没有见过的新鲜事物,戴金星已经等不及要开始自己的新生活,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迎接自己的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自己记得是四年级下学期、去了温州,第一学期就留级了,当时考试就很差,好几门功课不及格了,考得很差,压力也很大了,那些小同学觉得你很差留级了,说你是个白痴什么的,就对自己刺激很大。尽管有父亲的亲自指导,但乡村小学能教授的知识毕竟有限,城里小学教授的数学、自然等课程,他在小山村中连听都没听过。所以自己第二学期就下决心,真的是盯着老师听,老师讲课好了、自己晚上回忆回忆,今天老师讲了些什么,只要不懂的就翻翻书、再不懂第二天问老师,第二学期自己在班里就考到第四名了,从留级到班里名列前茅,以后从中学至大学、就是一直认真念书。在这所小学中,戴金星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回了自信,更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在小学就是在五年级的时候、我们有地理课,地理课讲中国的矿石,讲什么铁呀、煤呀这些东西,自己有一个老师叫林景晖,他当时要求用石膏板(制作中国铁矿和煤矿分布图),自己做了一个比较粗糙模型,但是老师为了鼓励学生,说自己搞得不错,这样一出来以后、老师的表扬启迪了自己,自己以后对找矿有兴趣,这也是让自己第一次想要学地质的一个启蒙老师,所以自己觉得一个老师一句话对一个学生是非常起作用,现在说梦想,当时说理想、对一个人理想是一个非常大的启发作用。就这样,戴金星怀揣着刚刚萌芽的梦想、进入了中学时代,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地奔跑。1954年,一首《勘探队员之歌》传遍大江南北,正在读高中的戴金星被歌词中地质工作者为祖国地质勘探事业贡献力量的词句深深打动。这个歌主要是北京现在地质大学的前身、北京地质学院他们弄的,自己觉得为国家找矿是非常豪迈的事业。这首歌犹如一捧甘泉,滋润了戴金星心中的理想萌芽,而在这一时期、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李四光所提出的理论以及对中国地质学界的巨大影响,更让戴金星坚定了学习地质的决心。自己高中毕业以后,第一志愿、第一学校,就报考了南京大学地质系,当时自己非但自己考,我们班有56个同学、在自己影响下七个人去考地质了,南京大学就进去四个我们班的同学,后来自己有个同学、现在是浙江农业大学,也是个教授,我们毕业40周年回温州开同学会,她说你还记得吗,你在高中讲了一句,说站在你前面的是一个未来的地质学家,你讲过这个话,自己真是都忘了 我告诉她,所以这么宣传下、我们班有7个人去搞地质。1956年,进入南京大学地质系,戴金星选择了大地构造专业,不同于其他死学知识理论的同学,戴金星把书本上的知识与自然结合,用静默伫立的山川、纵横林立的奇石、蜿蜒流淌的溪流,构建出了他自己的地质乐园,而此时的艰苦和困难也都显得不足为道。1958年我们又去闽北地区实习了半年,我们在那边搞地质普查、就是进行五万分之一填图,你必须每间隔500公尺、撬一条路,逢山逢水你都要沿路线取一个岩石或土壤标本,所以背着很重的样品回来,那个时候公路很少,汽车很少,我们背着地质背包,你们现在从电影里头有看到,那很大的、几十斤石头,一二十里路、都要自己扛回去的,现在搞地质的车都开到边上了,那条件都很好,过去都没有。地质工作者的工作环境是不由自己选择的,开山拓路对那个年代的地质工作者来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但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危险潜藏在大自然中。在武夷山的东面,叫邵武的一个地方,那自己还记得很牢,就是普查的时候、碰到豺,狼豺吗,豺比狼更阴险一点,我们也认不出来,因为那些小孩放牛、他讲碰到豺了、你们不要去,因为我们三个同学都比较年轻,都是20多岁,自己问有几条豺,他说只有一只,自己说我们不怕。我们三个人拿了榔头,豺不大、就是和狗这么大的,所以搞地质当时环境很艰苦,但是这种环境中、有人家看不见的东西,你可以享受的那一个东西,但是自己从来没有灰心过自己搞地质,所以自己对它、热爱这个事业,它就有动力,苦一点也无所谓。
大学五年的学习、实践,让戴金星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临近毕业、满腔热血的他,抱着为祖国地质事业奉献终身的信念,等待着组织的分配,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1961年,戴金星从南京大学毕业,学习大地构造的他,当时最感兴趣的、就是有关大陆漂移的研究,一心想着毕业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向他伸出橄榄枝的单位不会让他漂洋过海、而是让他掘地三尺。自己分配的单位就在现在隔壁、现在的石化研究院,当时叫石油科学研究院,自己念的所有的课程都是搞大地构造,到了这里、你具体要搞石油,那时没有天然气、当时主要是石油,你学的基本地质的一些东西、和你现在从事专业的东西相差很远,没有上过一门课、自己大学里就没有上过一门石油地质课,所以自己压力很大。努力学习了五年,到了工作单位却成了门外汉,戴金星的压力可想而知,然而、没过多久,石油科学院组织刚入职人员去基层锻炼的老传统、却让戴金星化压力为动力,1962年、他被分配到了江汉石油勘探处的生产一线。当时处里一个图书馆、很小,比自己这办公室藏书多不了多少,当时自己把石油、天然气的书全看完,当时是环境要你一定要下去,所以自己在想、一个人只有把思想适应环境,不能叫环境适应你的思想,那是不行,我专业学不会、再学一学,学多一点就懂了。在江汉油田,戴金星一待就是十年,对于他来说、这十年不但是自己学习充电的宝贵时光,更是自己走向天然气领域的转折点。人家问自己,你怎么选的最后搞天然气、最后搞煤成气那个东西,自己真是全是看书的,读书看完以后自己对比,搞石油不行,因为所有的石油院校的学生都是学石油为主的,而当时天然气非常薄弱,也没有天然气地质学,所以自己就只能选天然气,他也没有掌握多少天然气知识,自己也没有多少,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自己当时都是想着和人家比一比,在专业上总要搞出一个名堂来。关于天然气最早的记载,可追溯至我国西周时期的《易经》,其中用文字描述了油气在水上燃烧的现象。13世纪,在中国四川,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天然气田—自流井气田,尽管我国是最早记载天然气的国家之一,但长久以来中国学者却从未对天然气做过深入研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缺乏对绿色能源的认识,天然气领域几乎无人踏足,而戴金星却一头扎进这片荒原,开始了孤独却又充满希望的探索。过去认为、所有的油和气都是由海洋古代非常低等的生物,就是这些小的动物、小的海藻在海洋里头生成的、埋在地下,那低等动植物在地热作用下、它就能够生出油了,油温度再高一点、到150℃左右,油都要立即分解了、它变成气,过去认为气由低等的动植物生成的。正是因为这种看法,人们长久以来都坚持用海相成油“一元论”找气,然而在江汉油田 读遍了天然气相关书籍、并且结合油田实际状况分析后,戴金星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过去植物埋在地下都能够成煤,大家都很清楚,但是在成煤、就是在变成煤的大的那个植物,它也能够形成天然气,所以过去认为找油气只能在湖相地层里头、海相地层,自己认为在含煤陆相地层中也可找气。戴金星提出的这一想法、正是日后对中国天然气勘探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煤成气理论,但在当时、它还需要大量的理论与实验佐证,为了完善自己的理论、1972年戴金星回到北京。在江汉当时几乎封闭,是个小油田、不知道别的东西(信息),到北京后、全国的情况都知道了,知道哪里煤矿有油有气,自己就到处去打听、到处去看,去煤矿取样。为了取样,戴金星和同事、学生们几乎走遍了全中国,从黑暗的矿井到人迹罕至的山涧、从炎热的火山到冰冷刺骨的江水,到处都有他们的足迹。
来源:铁面人解读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