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杂交石斑鱼,生态影响堪忧!香港大学新研究揭示隐性生态风险

B站影视 2025-01-20 18:01 2

摘要:近日,香港大学的生态学家们通过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在人们的“功德放生”的一些操作中使用的杂交石斑鱼放生对香港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这项研究由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香港大学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联合进行,并发表在了《鱼类生物学与渔业评论》期刊上。杂交石斑鱼(Tig

为什么不应随意放生?这篇研究揭示了隐忧。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本文约2600字,阅读约7分钟

近日,香港大学的生态学家们通过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在人们的“功德放生”的一些操作中使用的杂交石斑鱼放生对香港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这项研究由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香港大学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联合进行,并发表在了《鱼类生物学与渔业评论》期刊上。

杂交石斑鱼(Tiger Grouper-Giant Grouper hybrid,简称TGGG)是通过人工杂交将老虎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国内亦称棕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培育而成。它们体型巨大、生长迅速、肉质鲜美,这种杂交种成为香港鱼市的常见鱼类。它的价格亲民,且具有市场需求,使得杂交石斑鱼成为许多人在“功德放生”中选择用来放生的物种。尽管这种行为的出发点是出于积德行善,但生态学家警告称,这种放生行为可能给本地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构成了威胁。



上图展示的是本次研究的区域地图。黑色虚线框内标出了采样点。左上角的小图可以看到香港在南海的位置。右边的几张照片是本研究中收集的几种石斑鱼,分别是:b. 大斑石斑鱼、c. 台湾石斑鱼、d. 龙利石斑鱼、e. 斑点石斑鱼,还有f. 老虎斑和鞍带石斑鱼的杂交种(也就是TGGG)。这些照片的拍摄者包括Allen To、Eric Keung、Ryan Cheng、Stan Shea和YiuWai Hong,他们的拍摄工作来自114°E香港珊瑚礁鱼类调查。图源:Arthur Chung, Celia Schunter.(2024)

为了了解杂交石斑鱼对香港海域生态的潜在影响,研究团队采用了先进的DNA代谢条形码技术,分析了杂交石斑鱼的食物链状况。研究人员能够从鱼体内提取胃部DNA样本,并对其进行序列化分析,进而追踪到鱼类的食物来源。这项技术能够识别即使是已完全消化或分解的食物成分,从而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加精准的饮食数据。

【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集了63个鱼样本。从样本采集与处理来看,该研究样本来自香港西贡半岛南部的庇护港区域,该区域为石斑鱼种类及其杂交种常见栖息地。为了减少不同区域可能带来的饮食差异,本研究集中在该限定区域内采集样本。研究所采集的石斑鱼种类包括 E. awoara、E. bleekeri、E. coioides、E. quoyanus 以及其杂交种 TGGG(图1b-f)。样本采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干季(2020年10月~2021年2月),第二阶段为湿季(2021年5月~2021年9月)。不同种类的石斑鱼根据捕捞季节性分别在干季和湿季采集。为确保足够的样本量,本研究采用了多种采集方法,包括娱乐性潜水捕鱼、钓鱼和商业渔业捕捞(使用笼网)。所有采集的鱼类在-20°C下冷冻保存,并在实验室中解冻后进行处理。

为了确保样本的物种身份,研究人员对每个样本提取了鳍条DNA,并使用DNeasy Blood & Tissue Kit进行了DNA提取,采用纳米分光光度计(Nanodrop 1000)测定其质量与浓度。PCR扩增采用了特异性引物组,扩增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基因片段,TGGG样本还通过PCR扩增核基因RYR3的特定区域,以鉴定杂交种的亲本物种。所有PCR产物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使用Sanger测序技术进行进一步分析,确保每个样本与目标物种的DNA序列匹配度超过99%。

考虑到因为石斑鱼宿主DNA浓度远高于猎物DNA,PCR扩增可能会优先扩增宿主DNA,影响猎物DNA的检测准确性。因此,研究人员设计了宿主物种特异性的阻断引物,以减少宿主DNA的扩增。该阻断引物的设计遵循Takahashi等(2020)提出的方法,确保其能够有效抑制宿主DNA的扩增,并通过体外实验优化了阻断引物的浓度和退火温度。

在无菌条件下,研究人员使用组织匀浆机将鱼类肠道内容物匀浆处理后进行DNA提取。提取的DNA通过qPCR进行测试,优化扩增条件以提高物种鉴定的准确性。随后,通过引物附加接头的方式进行文库构建,并在Illumina平台上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使用了多重引物组合,针对不同的目标猎物群体进行扩增,以确保获得较全面的食性数据。

在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数据过滤方面,在获得测序数据后,研究人员使用了Cutadapt和VSEARCH等软件来对原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去除引物序列、去除低质量序列和去除假阳性序列。所有符合条件的序列通过BLAST进行比对,以确认其与基因库中物种的匹配情况。最终,根据比对结果为每个OTU分配了物种和科的分类信息,并去除了所有可能的非猎物物种或环境污染物。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研究人员还应用了最小序列拷贝阈值方法,去除低频率的背景噪音。

这项研究使用R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等方法分析阻断引物浓度、退火温度等因素对宿主DNA扩增效率的影响。对于不同宿主物种的食物谱,研究通过Jaccard相似性指数和PERMANOVA分析了物种间食性差异,并通过Venn图展示了不同物种之间的食物重叠情况。此外,该研究还进行了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分析,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进一步揭示了不同宿主物种之间的饮食组成差异。

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杂交石斑鱼是一种强大的掠食者,其食谱包括了许多本地物种通常不吃的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等。这表明,杂交石斑鱼能通过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空缺资源,破坏原本稳定的食物链结构


研究的结果表明,TGGG作为一种人工杂交种,能够适应并在野外建立种群,其食物资源利用的独特性可能为其在引入地的成功定殖提供了条件。这一发现警告,在宗教活动中频繁释放此类人工杂交物种,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影响。


此外,该研究还特别提到,虽然“功德放生”这一行为源于善意,但放生的外来物种可能会带来生态风险。杂交石斑鱼的快速生长、大体型以及在香港海域中缺乏天敌的情况,使其在与本地物种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长期来看,这种物种可能会打破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对其他本土物种产生排挤效应。因此,研究团队呼吁,必须在放生活动中加强监管,避免无序释放外来物种,确保本地生物多样性不受威胁。


中国香港西贡海边的风光。©裘德卫(Saul Dewei chiu)|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图文无关)

该研究的作者、香港大学的教授谢丽娅·舒恩特(Celia Schunter)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杂交石斑鱼不仅仅是一个外来物种,它还可能会破坏香港海洋食物链,并改变沿海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结论无疑引起了科学界对“功德放生”行为后果的广泛关注。该研究还指出,公众对放生行为的生态后果认识不足,亟需通过加强公众意识。

可见,虽然“功德放生”的初衷是积德行善,但如果没有充分的科学指导和生态评估,放生外来物种可能会带来不小的生态代价。感兴趣的“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读者可以参看全文:

Arthur Chung, Celia Schunter. Distinct resource utilization by introduced man-made grouper hybrid: an overlooked anthropogenic impact from a longstanding religious practice. Reviews in Fish Biology and Fisheries, 2024; DOI: 10.1007/s11160-024-09907-6

海洋与湿地

专栏作者

(注:1.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2.通常物种的拉丁学名一般以斜体显示;但是因本平台的文章被拷贝到外部平台时经常出现斜体内容自动丢失的情况,故而未作斜体设置。特此说明。)

资讯源 | Reviews in Fish Biology and Fisheries
编译 | 王海诗(Amphitrite Wong)

编辑 | Linda

排版 | 绿叶

王 海 诗

Amphitrite Wong

【作者简介】王海诗(Amphitrite Wong)是一名热爱海洋的环境观察青年,求知、好学和热爱探索。关心海洋生物、环境健康以及人类健康。长期关注全球海洋治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污染问题、可持续渔业、以及社区粮食安全等议题,并努力通过分享知识和实际行动让更多人了解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引用本文】


王海诗. 放生杂交石斑鱼,生态影响堪忧!香港大学最新研究揭示人类活动的隐性生态风险. 海洋与湿地. 2025-01-20

全球环境治理·海湿专栏作者

Youth Perspectiv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上图:沉船生态。©摄影:王敏幹教授(Prof.John MK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参考资料】

https://hkucms.hku.hk/press/news_detail_28064.html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01/250119183234.htm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160-024-09907-6

【海洋与湿地】往期相关报道

一旦青海湖流域发生抗生素污染,抗生素抗性基因将迅速扩散

冰岛养殖鱼场70000条鲑鱼大规模出逃!政府调查Arctic Fish是否违反水产养殖法律

浮游植物群落完整性指数(PCII),香港海域富营养化评估的创新方法

王敏幹:中国南海的鲸豚

专家呼吁:香港政府加强自然保护和气候适应措施,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来源:中国绿发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