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肺癌患者在治疗后及治疗期间的随访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和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至关重要。
肺癌患者在治疗后及治疗期间的随访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和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至关重要。
与初次就诊相比,肺癌的随访项目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过程进行调整。例如,如果患者已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随访时可能会更关注肿瘤是否有复发或转移。如果为晚期肺癌患者,目前正在接受抗肿瘤治疗,会根据抗肿瘤治疗方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随访检查,主要以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治疗疗效为主要目的。与最初就诊时以明确诊断、分期及分子分型不同。
01.随访的时间间隔应参考指南推荐进行
1. Ⅰ期肺癌:
术后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第2年,每4个月随访1次;术后第3年起,每6个月随访1次;5年以后每年随访 1 次。
2. Ⅱ期、Ⅲ期肺癌:
术后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第 2、3年,每4个月随访1次;术后第4、5年,每6个月随访1次;5年以后每年随访1次。
3. 晚期肺癌:
接受系统性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疗效,一般每2~3个周期(6~8周)进行一次随访。治疗结束后,每2~3个月随访1次。
复查的项目和频率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肺癌的分期、治疗方式和个人健康状况)有所不同。
02.随访内容
1. 病史和体格检查:
询问患者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乏力、体重变化等。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头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等,注意有无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骨压痛等。
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肝肾功能:评估肝脏和肾脏功能。
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等,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但不能单独作为诊断复发或转移的依据。
3. 影像学检查:
胸部 CT:是肺癌随访的重要手段,可以观察肺部病变的变化情况,如肿瘤大小、形态、密度等,以及有无新发结节、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等。
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有脑转移风险的患者,如小细胞肺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等,应定期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以早期发现脑转移。
全身骨扫描:对于有骨转移风险的患者,如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高的腺癌、小细胞肺癌等,应定期进行全身骨扫描,以早期发现骨转移。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对于怀疑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可考虑进行 PET-CT 检查,有助于全面评估病情。
4. 其他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对于中央型肺癌患者,如有咯血、阻塞性肺炎等症状,可考虑进行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病因。
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肺部病变性质不明确或怀疑复发的患者,可在 CT 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03.注意事项
随访应在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评估和指导。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随访,不要自行延长或缩短随访时间间隔。患者在随访期间应如实向医生汇报自己的症状和身体状况,不要隐瞒或虚报。患者应妥善保存自己的病历资料和检查报告,以便医生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晚期肺癌患者,随访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肺癌的随访与初次就诊相比,在目的、检查项目侧重点和检查频率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做好科学规律随访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来源: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