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日的晚风轻轻拂过阳台上晾晒的衣服,小芳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准备晚饭。老刘今天说爸妈要来吃饭,她特意去菜市场挑了些新鲜的时令蔬菜,还买了老两口最爱吃的小黄鱼。
夏日的晚风轻轻拂过阳台上晾晒的衣服,小芳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准备晚饭。老刘今天说爸妈要来吃饭,她特意去菜市场挑了些新鲜的时令蔬菜,还买了老两口最爱吃的小黄鱼。
"妈,您坐这儿歇会儿,我去炒菜。"小芳把围裙系好,笑着把婆婆让到了沙发上。婆婆今年六十出头,一辈子操劳,虽然年纪不算大,但浑身的老毛病不少。自从小芳嫁过来,老人家的气色倒是好了不少。
"你忙你的,我看着你就心疼。"婆婆满脸慈爱地看着小芳,"这么热的天,你还买这么多菜,随便弄点就行了。"
"您和爸难得来一趟,我肯定要好好张罗。"小芳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择着菜,"再说现在家里有空调,不算太热。"
老刘推门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温馨的一幕。他爸正在阳台上给花草浇水,妈在沙发上看电视,媳妇在厨房忙活。他的眼神不由得柔软了下来,结婚五年了,小芳一直把老两口当亲生父母一样孝顺。
"爸,水别浇太多,昨天刚浇过。"老刘放下公文包,走到阳台上接过父亲手里的水壶。刘父是个闲不住的人,退休后把阳台收拾成了小花园,养了不少花草。
"知道了知道了,你这孩子,还管起老子来了。"刘父笑骂道,但还是把水壶递给了儿子。
饭桌上,一家人其乐融融。小芳给公婆夹菜,细心地把鱼刺都剔出来。"爸,您尝尝这个红烧小黄鱼,我特意用您喜欢的调料。"
"好好好,小芳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刘父吃得满意,看着儿媳妇的眼神满是欣慰。他和老伴都是普通工人,一辈子省吃俭用,好不容易供养老刘读完大学。儿子结婚后,他们住在单位分的老房子里,儿子和媳妇靠着工资,贷款买了这套小两居。虽然生活不算富裕,但一家人和和美美的。
"对了,老刘,你大姐前两天来电话,说咱们那边要拆迁了。"饭后,刘父提起这事,"听说补偿不错,一户能分好几套。"
"真的啊?"老刘放下茶杯,"那您和我妈的老房子也在拆迁范围内?"
"是啊,具体政策还没下来,但邻居都在议论。"刘母接过话题,"你大姐说让我们注意消息,到时候补偿方案出来了好好谈谈。"
小芳在一旁收拾碗筷,听到这话并没有太在意。在她看来,公婆的房子是他们的,怎么处理都行。她和老刘有自己的小家,虽然每个月要还房贷,但日子也过得踏实。
"妈,您别急着收拾,等会儿我来就行。"老刘看着媳妇忙进忙出,心里满是感动。结婚这些年,小芳不但照顾好了小家,对他父母更是无微不至。现在家里可能要拆迁,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无论分到什么补偿,一定要先考虑父母安置好。
夜深了,送走公婆后,小芳和老刘坐在沙发上聊天。"要是真拆迁了,爸妈就能住得更舒服些。"小芳靠在老刘肩上,"这些年他们也够辛苦的。"
老刘搂着媳妇,心里暖暖的。他们这个家,看似普普通通,却处处充满温情。谁能想到,平静的日子即将被一场拆迁打破,一些潜藏的人性考验也将接踵而至。
窗外的月光静静地洒在阳台的花草上,这个夜晚,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
02拆迁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老小区。周末,老刘家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大姑刘月华。自从搬到新城区的高档小区后,她已经很少来这边了。
"这拆迁政策真是太好了!"刘月华端着小芳泡的茶,环顾着这个不到80平米的小家,"爸妈那套老房子地段不错,肯定能分到好几套房。"
小芳正在厨房准备午饭,听到大姑的话,只是礼貌地笑了笑。但她注意到,大姑今天的穿着打扮特别讲究,手上的钻戒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是啊,听说补偿方案不错。"老刘把水果端上来,"主要是爸妈能住得更舒服些。"
刘月华放下茶杯,意味深长地说:"当然得让爸妈住得好。不过啊,这么多房子,总得有个安排。你是独子,这事还得你拿主意。"
老刘察觉到姐姐话里有话,但还是故作轻松:"爸妈的事,他们自己做主就好。"
"哎呀,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想?"刘月华提高了声音,"这可是大事,我们做子女的不能不管。再说了,这是爸妈的心血,将来......"她欲言又止。
厨房里的小芳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她懂得大姑话里的意思——将来父母百年之后,这些房子该怎么分配。
"姐,现在说这个还早。"老刘打断了姐姐的话,"等具体政策出来再说吧。"
刘月华却不依不饶:"早作打算有什么不好?我听说隔壁李家,房子还没分下来,兄弟姐妹就闹翻了。咱们可不能那样。"
这时,小芳端着菜从厨房出来:"大姑,尝尝这个红烧排骨,是您爱吃的味道。"
刘月华的注意力暂时被转移了:"哎哟,小芳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她夹了一块排骨,又意有所指地说,"你看看,多亏有小芳照顾老刘。以后有了房子,你们小两口也能轻松些。"
饭桌上的气氛有些微妙。刘月华不时打听拆迁的进展,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将来的分配问题。小芳一直保持沉默,只是默默给大家夹菜。
送走大姑后,老刘看着窗外发呆。小芳走过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想太多,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小芳,我......"老刘欲言又止。
"我明白。"小芳笑了笑,"大姑是为了将来着想。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照顾好爸妈,其他的顺其自然就好。"
然而,这样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拆迁方案公布后,刘家获得了四套房的补偿。两套90平米的两居室,一套120平米的三居室,还有一套70平米的小户型。这个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消息传开后,刘月华隔三差五就往父母家跑。每次去都要谈到房产分配的事,有时甚至当着小芳的面说:"这房子都是爸妈的心血,将来肯定是要平分的。"
刘父刘母为这事愁眉不展。他们本想把大房子留给老刘小芳,毕竟儿子要照顾他们养老。但架不住大女儿天天念叨,其他几个女儿也开始旁敲侧击。
一天晚上,刘母偷偷打电话给老刘:"儿啊,你大姐她们......"
"妈,您别担心,随她们去吧。"老刘安慰道,但握着电话的手却在微微发抖。
小芳从丈夫的表情看出了事情的严重性。她默默地为他泡了一杯茶,轻声说:"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陪着你。"
房子的事还没定论,但一家人的关系已经悄然起了变化。曾经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现在总是暗流涌动。每次大姑一开口,气氛就会变得微妙起来。而这一切,不过是更大风波的前奏。
03深秋的周末,刘家老宅热闹非凡。今天是刘父六十五岁的生日,儿女们都回来给老人贺寿。小芳一大早就来帮婆婆准备饭菜,几个姐姐也都带来了拿手菜。
"爸,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刘月华率先举杯,满面春风地说道。她今天特意穿了一身名牌,耳坠项链配得精致。
其他姐妹也纷纷举杯祝贺。小芳忙着给大家布菜,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老刘看着妻子忙碌的身影,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月华突然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爸,妈,趁着今天大家都在,有件事我想当面说清楚。"
餐桌上的谈笑声戛然而止。老刘心里"咯噔"一下,他预感到姐姐要说什么。
"这拆迁的四套房子,"刘月华直入主题,"我觉得应该把家里的想法说明白。这都是您二老的心血,将来肯定是要平分的。"
"月华!"刘母急忙打断女儿,"今天是你爸的生日,别说这个。"
"妈,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刘月华态度坚决,"早说明白早好。您看隔壁王家,就因为房子的事闹得姐妹都不来往了。我可不想咱们家也那样。"
"姐,这事还是等爸妈..."老刘试图劝阻。
"等什么等?"刘月华提高了声音,"老刘,你是不是觉得你是儿子,就应该多分?我告诉你,这思想可不对。现在法律规定,儿子女儿都一样。你别以为娶了媳妇,就能占老人的便宜!"
此话一出,餐桌上的气氛顿时凝固。小芳的手微微发抖,手中的碗差点掉在地上。
"姐!你这话太过分了!"老刘猛地站起来,"小芳这些年是怎么照顾爸妈的,你们都看在眼里。她从来没惦记过家里的东西!"
"哟,我说到痛处了?"刘月华冷笑一声,"照顾爸妈是应该的,难道还要特殊报酬不成?再说了,你们住的房子还有贷款,不就是想着将来靠爸妈的房子......"
"够了!"刘父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今天是我的生日,你们就这么给我过?"
老人气得脸色发白,刘母赶紧过去给他顺气。其他几个姐妹面面相觑,有人低声附和刘月华:"这事确实得说清楚,免得将来..."
小芳默默起身,走进厨房,眼泪终于夺眶而出。她怎么也没想到,和睦的家庭会因为房子闹成这样。
老刘追进厨房,看见妻子在偷偷擦眼泪,心如刀绞:"老婆,你别难过,我......"
"你去看看爸吧,"小芳勉强笑了笑,"我没事。"
客厅里,刘月华还在据理力争:"爸,我不是存心要坏了您的兴致。但这房子确实得有个说法。您想啊,我们姐妹出嫁后,也没给我们什么。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些房子......"
"月华,你还要说到什么时候?"刘母终于忍不住了,"这些年,你爸我省吃俭用,不就是为了给你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老刘和小芳,这些年是怎么照顾我们的?现在你倒好,把所有事情都说得这么难听!"
老刘站在厨房门口,看着这一幕,眼中含着泪水。他多希望能像从前一样,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吃顿饭。但他明白,一切都回不去了。
"我同意。"
突然,老刘开口说话了。所有人都愣住了。
"什么?"刘月华一时没反应过来。
"我同意平分。"老刘的声音哽咽,"如果这样能让大家心里都舒服,我同意。"
厨房里传来餐具掉落的声音,小芳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无声地哭了起来。
这顿饭,在一片沉默中结束了。刘父的生日,本该其乐融融,却因为房子的事变得格外沉重。那天之后,刘家再也没有像从前那样团聚过。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一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了。
04生日宴会的风波过后,小芳开始发烧。起初她以为是普通的感冒,吃了几天药也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
"老婆,我们去医院看看吧。"老刘心疼地看着躺在床上的妻子,伸手摸了摸她滚烫的额头。
小芳摇摇头:"不用了,可能是最近太累了,休息几天就好。"
但第二天,小芳的情况突然恶化。高烧不退,整个人昏昏沉沉的。老刘吓坏了,立刻叫了救护车。检查结果显示是严重的肺炎,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都怪我,"老刘守在病床前,看着打点滴的妻子,懊悔不已,"早该带你来医院的。"
小芳虚弱地笑了笑:"别自责了,我没事的。"
老刘打电话告诉父母小芳住院的消息,刘父刘母立刻赶来医院。看到往日活泼能干的儿媳妇躺在病床上,刘母红了眼眶:"这孩子,平时太累了。"
"要不是我们家这些事......"刘父叹了口气,话没说完,但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刘月华也来了医院。她一进病房就大声说道:"这么大个事也不说一声,要不是我听二妹说起,还不知道呢!"
小芳勉强支起身子要说话,老刘连忙把她按回去:"你好好休息,别说话。"
"我说小芳啊,"刘月华在病床边坐下,语气里带着责备,"你这身体也太不注意了。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老刘不得守寡啊?到时候他要是再娶个,房子可就更说不清楚了......"
"姐!"老刘猛地转身,眼睛里闪着愤怒的火光,"你能不能别总是说这些?小芳都生病了,你还......"
"我这不是关心吗?"刘月华不以为然,"再说了,早点把房子的事定下来,大家都清清楚楚的,也免得......"
"够了!"
这一声怒吼,出人意料地来自一向温和的刘母。只见老太太颤抖着站起来,指着大女儿:"你,你给我出去!我不想看到你!"
刘月华愣住了:"妈,您这是......"
"你还有良心吗?"刘母声音哽咽,"小芳这些年是怎么照顾我们的?现在她病成这样,你不说关心的话,尽说些伤人的话!你的心是石头做的吗?"
刘父也沉着脸:"月华,你先回去吧。"
病房里一片寂静。刘月华涨红了脸,悻悻地离开了。
送走姐姐后,老刘回到病房,发现小芳在默默流泪。他心痛地帮妻子擦去泪水,突然发现床头柜上放着一本日记本。
那是小芳的日记。老刘翻开第一页,上面工整地记录着这些年照顾父母的点点滴滴:给公公准备保健品的价格和服用时间表、陪婆婆去医院看病的记录、父母喜欢吃的菜的烹饪方法......每一页都写得那么细致,字里行间满是对父母的关爱。
"这些年,真是委屈你了。"老刘紧紧握住妻子的手,眼泪夺眶而出。
刘母看到日记,也忍不住哭了:"这傻孩子,记得比我们还清楚。"
"爸,妈,"老刘深吸一口气,"我有话要说。"
"你说。"刘父的声音有些发颤。
"我不同意平分了。"老刘坚定地说,"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小芳。这些年她付出了这么多,我不能让她寒心。姐姐们要是觉得不公平,房子我可以不要,但我不能让小芳觉得,她的付出都是白费的。"
刘父刘母对视一眼,老两口的眼中都闪着泪光。这一刻,他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小芳出院那天,秋阳正好。老刘推着轮椅,刘父刘母一左一右地扶着,把她小心翼翼地带回家。
"爸,妈,我自己能走的。"小芳有些不好意思。
"听医生的,再休养几天。"刘母心疼地说,"这段时间你就在我们那儿住着,我好照顾你。"
回到老宅,发现其他几个姐妹也都在。刘月华坐在沙发正中间,看起来一副准备好了开战的样子。
"爸,妈,"刘月华开口道,"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觉得房子的事还是早点定下来好。"
老刘正要说话,刘父摆摆手示意他不要插话。只见老人家慢慢踱到茶几前,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
"月华,还有你们几个,"刘父的声音有些沙哑,"这是我和你妈这些天拟好的分配方案,你们看看。"
刘月华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其他姐妹也凑过来看。房间里一时安静得只听得见纸张翻动的声音。
"这...这是什么意思?"刘月华的声音有些发抖。
"字面上的意思。"刘父平静地说,"三居室归老刘和小芳,两套两居室我和你妈养老用,小户型卖了给你们姐妹几个分钱。"
"这不公平!"刘月华腾地站起来,"凭什么老刘要大房子?"
"不公平?"刘母这次难得地强硬起来,"那我问问你,这些年,你来看我们几次?老刘和小芳每周都来,照顾我们生活起居,这些你看不见?"
"那是他们住得近......"
"住得近?"刘父接过话头,"你搬家的时候,我们不是让你买近一点?是你自己非要去新城区的高档小区。现在倒说起距离来了?"
"再说了,"刘母拿出小芳的日记本,"你们看看,这里记的都是什么?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记录我们的医药情况,连我们喜欢吃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你们哪个做到了?"
几个姐妹翻看着日记,脸上都露出惭愧的神色。只有刘月华还在强撑:"这些都是应该的,难道还要特殊奖励不成?"
"月华,"刘父叹了口气,"你还记得你结婚的时候,我和你妈倾家荡产给你买的嫁妆吗?那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这些年,我们把最好的都给了你们,可换来的是什么?"
刘月华语塞,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老刘,小芳,"刘父转向儿子儿媳,"这个分配方案,是我和你妈深思熟虑的结果。不是因为你是儿子,而是因为你们是真心对我们好的孩子。"
"爸......"老刘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至于你们,"刘母看着几个女儿,"要是觉得不公平,现在就可以把当初给你们的嫁妆钱都算算,看看谁占了便宜。"
刘月华脸色铁青,拎起包就往外走。临出门时,她回头恶狠狠地说:"你们偏心,我记住了!"
"月华!"二姐突然开口,"你够了!这些年全家就你活得最好,要房子要车的,爸妈什么时候亏待过你?现在反倒来说这些,你还要脸吗?"
其他姐妹也都纷纷开口,指责刘月华的贪婪和无情。刘月华见势不妙,摔门而去。
"爸,妈,"小芳虚弱地说,"其实不用这样的,我和老刘......"
"傻孩子,"刘母打断她的话,"这是我们自己的决定。房子是死的,人心是活的。我和你爸这些年看得很清楚,谁是真心对我们好,谁是假意奉承。"
"这事就这么定了。"刘父的语气不容置疑,"等你身体好些,我们就去办手续。"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茶几上的分配方案上。小芳靠在老刘肩上,眼泪悄悄地流下来。这泪水里有委屈,有感动,更有对这个家的深深眷恋。
多年后,每当有人问起这段往事,小芳总是淡淡地说:"真正的平分,不是物质的均等,而是人心的公平。"
而老刘则会紧紧握住妻子的手,眼中满是感激:"遇到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分。"
刘父刘母的养老,也确实像他们预想的那样舒心。两套房子,一套他们住,一套出租补贴生活。老两口偶尔会感叹:"还是要把房子留给懂得孝道的孩子啊。"
至于刘月华,听说后来在新城区过得很是阔气,只是再也没回来看过父母。但这个家已经不再因为她的缺席而感到遗憾,因为他们明白,有些人心,原本就不在这个家。
来源:往事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