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国际环境下,我国要不要造核动力航母,吵得沸沸扬扬。一边是支持派,觉得核动力航母是大国海军的“门面担当”,能撑起我国的国际地位;另一边是反对派,觉得费钱费力,还可能给自己找麻烦。
如今国际环境下,我国要不要造核动力航母,吵得沸沸扬扬。一边是支持派,觉得核动力航母是大国海军的“门面担当”,能撑起我国的国际地位;另一边是反对派,觉得费钱费力,还可能给自己找麻烦。
1970年,海军成立了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刘华清当主任,开始摸索航母这门高技术。当时经济条件差,技术也跟不上,但海军没闲着,5月16日就搞出了《关于建造航母问题的初步意见》,还开了个座谈会,定了护航航母和反潜航母的方案。
到了1992年,一位军官去美国参观了他们的航母,回来感慨人家科技经济多牛,而那会儿我国GDP才美国的1/13,航母对咱来说就是个遥远的梦。2012年9月25日,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服役,总算迈出了第一步。2017年4月26日,山东舰下水,2019年12月17日服役。到了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电磁弹射器都用上了,成了我国首艘弹射型航母。
这几艘航母一步一个脚印,技术越来越成熟。辽宁舰是艘训练舰,帮我们学会了怎么玩航母;山东舰优化了设计,舰载机从24架增加到36架;福建舰更牛,电磁弹射加持,预计能带40多架固定翼飞机和12架直升机。
网上有人说,我国既然有了三艘航母,下一步就该上核动力了。但我们得冷静想想,常规动力航母已经够用了,核动力真是必须的吗?
核动力航母跟常规动力航母最大的区别就是动力系统。核动力用核反应堆,续航力强得离谱,美国的尼米兹级加一次核燃料能跑20-25年,福特级甚至50年不用换。
优点:续航强,部署广
核动力航母的好处很明显,续航力几乎无限。美国航母能在海上待好几个月,补给主要就是食物和弹药,燃料都不用操心。航速也能轻松上30节以上,机动性甩常规航母几条街。
缺点:贵得离谱,还不安全
美国尼米兹级首舰1975年造价7.25亿美元,到2009年的乔治·布什号涨到62亿美元,福特级更夸张,一艘超130亿美元。反观我们的山东舰,40亿美元左右,性价比高多了。
核反应堆得专业团队盯着,定期检查少不了,换核燃料得两三年,费用好几亿美元。常规航母加个油几小时搞定,便宜又省事。
而核动力航母一旦在战争中挨打,核反应堆要是漏了,放射性污染可不是闹着玩的。常规航母就算沉了,最多损失船和人,不会搞出核事故。
再者,核动力技术不是说上就上的。美国搞了几十年才玩明白,从核潜艇到核航母,经验堆出来的。我国核潜艇技术是有,但用到航母上还得重新摸索。网上有文章说,我国核动力民用船都还没搞定,直接上航母风险太大。万一设计出问题,或者建造拖延,海军整体进度都得受影响。
我国海军现在的主战场在南海和西太平洋,护住海上交通线,防着别人来捣乱。这叫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A2/AD)。常规动力航母干这个活完全没问题。辽宁舰和山东舰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我们不像美国那样全球跑,核动力航母的长续航对我们意义不大。南海、东海这些地方,常规航母跑一趟绰绰有余,补给也方便。福建舰有了电磁弹射,战斗力再上一层楼,区域作战的需求完全能满足。
再说,我们还有055型驱逐舰,雷达系统堪比“宙斯盾”;093型核潜艇,隐身能力越来越强;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外号“航母杀手”。把钱砸在核动力航母上,还不如多搞几艘055或者潜艇,性价比高多了。
看看苏联,当年海军上将戈尔什科夫一心想造核动力航母,跟美国硬碰硬,结果经济崩了,船也没造完。我国现在经济是强,但也不能乱花钱。网上有人拿苏联说事,说我们得吸取教训,别把资源浪费在不实用的东西上。
我国现在没必要急着造核动力航母。常规动力航母技术成熟、成本可控、安全可靠,够我们用了。核动力航母续航强、全球跑的能力是好,但昂贵而且技术有门槛、战时还容易出大事。
海军建设不是面子工程,而是实实在在保家卫国的工具。我国现在的战略需求是守好家门口,常规航母加上其他舰艇导弹,完全能已胜任。
来源:竹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