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云丨从文明的范式理解水历史

B站影视 2025-01-19 22:18 2

摘要:水是一种和人类社会交织最广泛、最密切的自然物质。在人类认识水、利用水、治理水的过程中,水往往超越了其物质特性,在人类社会中被赋予了诸多文化意义。不论是在人类的精神、社会生活、社会组织、经济活动还是物质创造活动中,水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水和人类生存发展的交织互动

郑晓云,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

水是一种和人类社会交织最广泛、最密切的自然物质。在人类认识水、利用水、治理水的过程中,水往往超越了其物质特性,在人类社会中被赋予了诸多文化意义。不论是在人类的精神、社会生活、社会组织、经济活动还是物质创造活动中,水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水和人类生存发展的交织互动过程由此成为人类的一部历史。因此,世界史是一部水历史,人类的文明史同样是一部水历史。由于水和人类社会的广泛交织,一部宏观的水历史也是由多层面、多维度构成的,既包括精神、政治、社会、经济、工程、工具等不同的层面,亦包括文明、文化、宗教、伦理、民族、制度、科学技术、生计等不同的范式和维度。研究揭示出人类社会与水历史不同层面的关联,同时基于不同的范式去理解水历史,将使我们更深入、科学地把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水互动关系,认识水是如何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能动作用的,以及水在人类社会各个层面相互交织的影响和意义,有利于我们更清晰、科学地开展水历史研究。本文旨在从文明的范式去探索水历史,以加深对水在人类文明起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起作用的理解,同时包括对这门学科研究视野的思考及对水历史学术前沿的把握。

20世纪70年代后,水历史这一学科开始于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国际上的一个学术热点。水历史是一门基于历史学的视野、多学科的方法,对历史上人类与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一个与水相伴相生的历史过程就是一部水历史。由于水和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有广泛交织和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形成了水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交织性。一些学者把水在人类社会中复杂的交织关系称为水的贯通性,亦即水与人类社会有着互联互通、相互影响的作用。因此,从不同层面和不同的范式去理解水历史,往往都是水历史学科建设所注重的。

我们可以把水历史划分为水精神史、水社会史、水文化史、水技术史、水工程史、水卫生史等,具体包括供水史、排水史、自来水史、水坝史、防洪史等不同的层面和领域。与此同时,基于不同的范式对水的研究,使我们能够对水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和形态的影响有更清晰的认识,也有利于从人水关系的不同层面和视角展开水历史的研究。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著名水历史学家、英国伦敦大学教授费克里-哈桑撰写了《我们时代的水历史》一书。他在书中提出了水历史的8种范式:精神-宗教范式、审美-娱乐方式、科学范式、生态范式、水利工程范式、金融经济范式、管理-治理范式、法律-伦理范式。这8种范式基本包括了水和人类社会不同层面的关系。通过这些范式,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对水历史加以探索。

基于不同的范式,对水的理解和态度、实践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例如,基于精神的范式和基于工程的范式所导致的水在人类社会中的境遇截然不同。基于工程技术的范式,人们主要思考的是水的物质特征、水资源应用能力的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水灾害治理等,进而关心水污染、水生态和水与健康的关系等。而基于精神和宗教的范式,人们可能将水纳入信仰的范畴,将水深深植根于社会的文化之中,由此来思考水的价值和利用。例如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当地的爪哇人将水看作神的化身,用宗教的力量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因此,不同范式的人水关系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思维和实践模式。例如,在法律、伦理、经济等范式主导的水事实践中,关于水的思维和行为都是不同的。

国际上也有其他理解水和人类历史的范式。例如,著名水历史学家特吉-特沃蒂提出了一种从河流流域理解水历史的范式。他认为,目前我们对水历史的关注主要局限于国家范围,即以一个国家为基点来剖析水的历史,而从河流流域来理解水历史,将是一个全新的范式。他指出:“把关注点从国家转移到流域,将带来很多有关经济、文化、政治进程的新知识,并且会让你摆脱既有理解水的模式而得到新的阐释。”范式既是一种我们认识水的途径,同时也影响到人类的水事实践。因此,基于不同的范式展开水历史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研究水与人类社会不同的互动关系和结果。

近年来,水和文明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度较高的一个话题。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建的国际水历史学会,将水在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作为主要的关注点。水历史学科的研究轨迹也从早期的工程史逐渐扩展到社会史,再到文明史,将水和人类社会互动关系的历史研究提升到一个更为宏观的层面。一些国际组织中也设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国际水协会古代文明中的水与废水技术委员会(IWA-WWAC)等。中国也多次主办了以“水与文明”为主题的相关学术会议。此外,近年来“水文明”等前沿领域在国内外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对水与文明这个话题的关注,显示了水历史研究的新趋势,即在文明的范式中探讨水在人类文明形成、发展和延续中的角色,以及人水互动的历史关系,这也将为水历史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要在文明的范式中认识作为一种人水互动过程的水历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第一,水和文明的关系。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客观结果。在以文明为范式的水历史研究中,我们需要理清水和文明之间的关系。水对于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直接的作用,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不言而喻的。例如,人类早期的文明都和大江大河有直接关系;中国的早期文明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两条大河流域。长江、黄河的水资源利用、农业生产发展、居住聚落和城市形成、水上交通和商业贸易展开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两条大江河的社会互动,更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的形成得益于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进而形成了先进的农业灌溉系统,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相关形态的社会发展,最终催生了苏美尔文明。埃及的古老文明得益于尼罗河自然有规律的泛滥,人们利用这种自然规律发展农业,为古代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吴哥文明的形成也得益于湄公河和洞里萨湖流域的季节性泛滥,人们利用这一规律,充分利用水资源并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形成了较为发达的农业,从而推动了吴哥文明的兴起。除了河流,我们还可以从海洋、湖泊、草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等不同环境中,理解水和地域文明形成的关系。在沙漠干旱地区,人们通过工程手段获取和利用雪山融水,构建了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的家园、生计和文明。水与不同文明形态如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等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尽管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事实,但目前关于水和人类文明发展关系的很多认知仍然是概念性和经验性的,缺乏相应的研究和具体的证实。特吉-特沃蒂指出,水在社会科学理论构建中,尤其是在解释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时,仍然普遍缺位。将水问题从国家层面扩大到跨国流域来进行历史解释的研究成果还很少。因此,通过水的视角,我们可以挑战人类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传统解释。在这一基点上,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水在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尽管这是一个容易在概念中得到认可的历史认知,但水如何在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中发挥作用、通过何种途径产生影响、在不同文明中作用的内在机理等问题,仍然需要获得科学证实。应将这一事实从概念的认知转变为在科学验证之上的认知。这就对水历史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需求。

第二,水在构建文明中的作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文明的形成往往都和水有直接的关系。水塑造了地域文明,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干旱半干旱地区等自然环境中的文明形态。在地域文明形成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利用往往是文明形成的肇始,并塑造了不同的文明形态。例如,基于河流的灌溉农业文明,典型的有古代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中国古代文明。同时,也有基于海洋形成的海洋文明,例如古代地中海文明;利用雪山融水形成的沙漠地区绿洲文明,例如古代波斯文明等。从生产力范式来看,水的作用也十分显著:在农耕文明之前的早期文明中,人们逐水而居;在农耕文明阶段,水是农业灌溉不可或缺的资源,是整个农耕文明的支柱;在工业文明中,水所形成的动力和能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水资源的利用在构建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同样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果进一步从社会文明形成发展的角度来看,水在文明构建中发挥了支撑作用。例如,在宗教文明中,水在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这三大世界宗教以及中国的道教等宗教中,都有特殊的理解和内涵,且有鲜明的表达方式。水往往是这些宗教思想构建、传达教义,尤其是仪式中必不可少的自然物质。因此,在人类文明中,水是不可缺少的构建要素,不同的文明形态也因水而形成。

第三,水支撑了文明的存在和发展。水不仅在人类文明的构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和延续的关键支撑要素。农耕文明的存在和发展得益于河流流域水资源的支持,并随着水资源利用技术的发展而进一步壮大。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对水资源利用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更充沛的能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无论是美国的胡佛大坝还是中国的三峡大坝,都体现了大规模水能利用能力的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与促进作用。因此,无论在历史上还是今天,水都是支撑文明存在和发展的要素。

第四,水对文明延续的影响。人类文明有发展延续的进程,也有衰亡中断的例子。在人类历史上,水是支撑文明存在发展的要素,但也是一个变量。其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发展进程,这也是人类历史的客观现实。因此,水资源及其管理状况可以直接影响一个文明的延续。在人类历史上,一些文明的终结和衰落往往与水有直接关系。

水对人类文明延续的影响包括多种因素:一是气候因素,尤其是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短缺等,进而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衰落。二是水环境的变化,包括水资源量的变化,水灾害、干旱等导致人类居住环境的变化和生存条件的恶化。三是人类活动导致水资源危机和水环境的恶化。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变水环境、污染水体等都有可能恶化人类生存环境,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从而影响到文明的延续。四是支撑文明的一些重大水利工程不可持续,导致对文明延续的支撑弱化,进而影响文明的延续。人类在历史上修筑了大量水利工程,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文明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当这些水利工程,尤其是对文明构建和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大型关键性水利工程,如大型大坝、水库、农业灌溉工程等,不能继续发挥对文明的支撑作用,就将对文明延续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在人类历史上并不鲜见。在东南亚的高棉文明中,人们利用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和季节性泛滥的规律,修建了庞大的农业灌溉渠道和城市供水系统,从而有效支撑了这个文明的发展。然而,当这个系统因管理不善和自然变化而无法再对农业生产和城市生存起到支撑作用,吴哥国王世世代代依赖的水利系统失效后,这个文明的辉煌就不再延续。类似的例子还包括罗马帝国时期大规模水利系统的失效与罗马帝国的瓦解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理解这个基点,不仅有助于理解人类历史上水和文明的关系,也有助于理解水在人类文明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尤其是在人类文明形成、发展和延续的过程中,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素。因此,理解水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这不仅是认识人类历史的一种特殊途径,也是打开了解人类历史之门的一把新钥匙。

二、文明范式中的水历史进程

文明范式中的水历史进程是一个水参与文明的构建、发展及其与文明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水对很多文明的形成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一些文明正是在管理水资源的过程中形成的,如因灌溉而发展起来的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和中国文明等。而有些国家则将水作为文明构建的要素,通过水来支撑文明的发展,如罗马帝国时期构建的水文明,以及通过对水的控制来支撑文明发展的美洲玛雅文明和亚洲高棉文明等。在某些文明形态中,尤其是宗教文明和民族文明中,水是构筑认同、达成仪式、构建文明边界认知和符号的重要物质。与水相关的文明认同、信仰、宗教仪式或代表民族传统的仪式、符号等,不仅是这些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也是区别不同文明的要素。这在世界各种宗教中是一个共性,因水而构建的文化现象往往也是其宗教象征。因此,历史上许多文明因水而得到构建和支撑,也可能因水而衰亡,如上述的美洲玛雅文明。人类历史上这种伴水而兴衰的文明发展过程,就是一部文明范式下的水历史。

为了更好地理解水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古代罗马帝国和中国这两个东西方文明来进行分析。

罗马帝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不仅领土广袤、军事力量强大,还拥有繁荣的经济、发达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罗马帝国的繁荣与水资源的利用直接相关,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在罗马帝国时期,不仅修筑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水利工程,还将水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将水的利用在政治、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领域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在欧洲、非洲北部,还是在中东和小亚细亚,曾经广袤的罗马帝国领土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罗马帝国的水利工程,包括引水渠、水库、蓄水池、喷泉、浴场、冲水厕所、排水设施等。罗马帝国的水利尤其是城市水利的兴建,不仅为帝国的强盛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性支持,同时对罗马帝国巩固其国家权力、实现国家教化、构建认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水成为罗马帝国国家权力的重要来源,水利及其社会效应成为罗马帝国的光环,大规模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是罗马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同时以水为基础构建起一个举世公认的水文明。这一水文明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修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以城市供水为代表的水利工程。在罗马帝国的繁荣时期,即公元50年至300年间,罗马帝国修建了大量的引水渠。不仅在整个地中海周边,从苏格兰到伊拉克,从高加索山脚下到撒哈拉沙漠,罗马帝国的引水渠无所不在,且数量十分庞大,仅在高卢地区就修建了300多条。目前在欧洲、非洲、亚洲存在的罗马引水渠遗址超过了1600处。这些引水渠工程浩大,有的长数十千米,有的达数百千米。例如西班牙拉斯梅德拉斯的引水渠长达600千米,葡萄牙的特雷斯引水渠长达230千米。修建引水渠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供水的需要(饮用、沐浴、厕所、景观、生产等),同时也满足农业灌溉、金矿开采等其他产业的需要。罗马帝国时期大规模修建引水渠,极大地增加了城市供水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第二,以水为基础的罗马化生活方式。由于坐拥充裕的水资源,罗马城市建设了各种与水相关的生活、生产、娱乐和景观设施,包括大量的水磨、浴场、冲水厕所、花园、城市喷泉等,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其中,最为突出的成就是修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浴场和冲水厕所。沐浴及使用冲水厕所是罗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随着大规模的引水渠和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大量的沐浴场所也出现在罗马城市中。从首都罗马到意大利其他城市,从英格兰到北非、中亚,罗马浴场遍地开花,无所不在。美国城市史研究大师刘易斯·芒福德写道:“罗马对城市卫生和城市形式最典型的贡献,大约就要算浴池了。从有关大型浴池的发展史的记述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出罗马城乃至于罗马帝国本身的简练历史。”浴场及沐浴成为罗马文化一个重要的固化符号。

第三,因水而构建起来的城市水文化景观。大规模的城市水资源供给,为罗马帝国城市建设提供了艺术表达的可能,也构建起一种具有代表罗马帝国国家符号性的、绚丽的城市水景观,使市民能通过城市水景观设施触摸到水、感受到水的存在以及帝国的恩惠和权力。在罗马帝国的城市中,水资源是一种公共产品,提供这种公共产品是帝国及市政当局的责任。其中,喷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在罗马帝国的推动下,喷泉成为包含权力、艺术、生存等诸多核心要素的建筑物。它不仅是城市的符号,也是权力的象征,往往成为城市的中心。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很多罗马城市中看到象征城市权力的喷泉。在一些城邦的战争中,战胜一方常常将战败方的标志性喷泉掠夺到自己的城市中心甚至是市政厅中安放,作为征服并统治对方的标志。到4世纪,罗马城已经拥有1352个喷泉,其中很多都成为超越了用水价值的纪念性喷泉。

第四,罗马帝国水利所包含的文化理念。罗马帝国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有明确的文化理念支撑,即通过水和水利工程建设来构筑国家认同、国家权力和国家象征,进而实现国家教化和国家治理的目的;通过对水的控制,来实现“罗马化”(Romanisation)的政治意图。对水资源的管理和控制,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同时,罗马帝国企图通过对水的控制和利用,超越先前的文明,创造一种辉煌的、可以与埃及的金字塔和希腊的建筑奇迹相媲美的新的人间奇迹,以显示罗马帝国的强盛和力量。因此,罗马帝国的水利建设往往超出了它的实际需要,甚至不考虑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更注重构建一幅作为罗马帝国标志的、前所未有的水文化图景。因此,罗马帝国水利的修建,“不在于实际需要,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态度”。

大规模显示国家政治意图的水利工程的修建,支撑了罗马文明的成长,也成为罗马文明的一部分。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罗马帝国的水文明也是一种巅峰。英国学者亚历山大·贝尔在《水的巅峰:文明与世界的水危机》一书中指出,罗马帝国的水利建设“其组织程度和技术成就,在人类文明史上只有到了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才得以再次出现”。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以及在中华大地上形成文明共同体和统一的国家,其中有诸多必然因素,水的管理则是一个关键因素。客观而言,水管理与中华文明共同体和中国国家样式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以江河水系的互联互通为基础的水管理逻辑和实践是关键要素之一。

中国是一个江河众多的国家,全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万余条,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580条,大于1万平方千米的有79条。其中,长江和黄河在世界最长的河流中分列第三和第五位。对江河的治理是中华文明构建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在早期的治水实践中,构建中华文明共同体并不是人们的意图,而是随着治水形成的一种逻辑事实。在历史上,国家治理是现实的要务,将治水作为支撑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是历朝历代的重要意图和实践,包括江河治理、防灾减灾、灌溉工程建设等。以水为基础的国家治理实践和成就,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文明共同体的形成,尤其是通过江河的互联互通,加强了中华大地的地理、经济、社会与文化联系,对中华文明共同体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笔者认为,水和中华文明共同体的构建和形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古代江河的互联互通构建了一个影响中华文明共同体格局形成的水网络。治水与中国国家的历史发展有直接关系,其中的核心要素是江河的互联互通所带来的持续、广泛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影响。中国历史上通过运河的修建联通了不同的河流和水系,一方面起到了改善水环境、优化区域水流程、减少水灾害、扩大农业灌溉的作用,另一方面构建起一个水网络,以达到政治、经济、社会的目的。

中国古代水的互联互通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便已开始。大禹治水的基本逻辑就是修筑河道,将水引入东海,改变水在大地上随意漫延而导致洪涝灾害的局面,形成洪涝地区和大海之间的排水道。《史记·河渠书》记载了大禹治水时“厮二渠以引其河”,将水通过渠道引入渤海,这被视为通过人工河道将水进行联通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这一治水实践奠定了中国水管理的基本原理。

到春秋战国时期,修筑沟渠运河被作为泄洪排水、运输、治理国土的重要方式。在随后的朝代,这种实践更多出于政治和经济的考虑,包括发展水上交通、推动商业贸易往来、便利军事行动等。有了大禹治水的成功先例,“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鸿)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菑济之间。于蜀,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可见,在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包括今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湖北等,已经广泛地修建运河水渠,达到治理水患、通行水运、灌溉农田、发展贸易等的目的。“通渠汉水、云梦之野”“通渠三江、五湖”“通鸿沟江淮之间”,标志着江河水系之间互联互通的开始。

中国历史上江河互联互通的集大成者当属大运河的修建。大运河位于中国中东部,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沿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条人工运河。它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浙江8个省级行政区。大运河南北走向,北至北京、南至浙江杭州,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流经35个城市,全长3200千米,流经面积311 269.97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3.2%。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大运河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独立修建的运河网络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即它的修建是一个从地方到区域,再到跨越不同水系,最终于元代完成南北贯通的国家水上大动脉。相应地,其社会经济影响也形成了一个从区域到国家的轨迹。总体上来说,它由通济渠段、卫河(永济渠)段、淮扬运河段、江南运河段、浙东运河段、通惠河段、北运河段、南运河段、会通河段、中河段10个始建于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河段组成。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秦淮河。秦淮河的长度只有130多千米,但在这短短的一条自然河道上,通过修建运河,历史上构建起来一个适应南京城市发展的河道网络。通过大范围的水域联通建设,秦淮河连通了太湖、水阳江两大水系,也成为长江联通太湖和水阳江两大水系的通道,这也是南京成为多个朝代都城的重要基础。一条小河流通过修建运河河道,实现与其他河流流域的联通,进而形成了一个延伸千里的水网,是中国江河互通的一个奇迹。其他的典型例子还包括联通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灵渠等。事实上,古代中国的江河互联互通形成了一个影响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水网络,笔者在此将其称为“古代中国水网”。其内涵和影响将另文探讨。一条条河流和运河相互连通,如同一条条动脉将中华大地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中华大地上的政治关系、经济联系、社会融合、文化交融、制度形成都与这个水网络有直接关系,中华文明共同体也是构建在这个水网络之上的。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河流网络格局,中华大地尽管处于东亚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但由于古代的交通条件限制,以长江、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中华大地腹心可能长期处于由于地域阻隔而互相联系不畅、自我发展的格局中,中华文明共同体的形成进程将可能延缓。

其二,江河的互联互通促成了中华大地上政治和社会空间认知格局的重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对基于国家概念的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认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们在形成国家的地理和社会空间认知后,才会努力将这种认知变为现实,就像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及其结果一样。河流的互联互通带来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在地域上的延伸,重构了中华大地上的社会空间,并在地域一体化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起国家一体化格局的空间感知。在这个互联互通的水网之上,人员的快捷流动、货物的便利运输、文化交流的频繁促进了人们对国家空间感知的形成,扩大了政治力量和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可以达到的地理空间。在这种空间中,社会、经济、文化融合,形成了一种从认知到现实的文明一体化格局。无论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展开的中国国家地理格局,还是中华文明共同体在中华大地上的形成,都与人们对国家地理空间认知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其中江河的互联互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三,江河的互联互通促进了中华大地文明的融合和中华文明共同体的构建。由于江河的互联互通,形成一个大的水网,从而推动了统一文明体的形成。以大运河为例,其修建促进了运河流域水上交通和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运河沿岸诸多城市的兴起,包括战国时期的秦都咸阳、西汉都城长安、东汉及魏晋都城洛阳等,以及唐以后江南运河沿岸迅速崛起的城市,如杭州、苏州、湖州、越州、常州、润州、扬州、楚州、泗州、宿州等。这些城市都因运河而生。这一切构成了大运河沿岸城市网络和相应的社会经济格局。大运河也促进了东西南北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交融。基于大运河的漕运,更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国家稳定的基石。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水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水在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乃至一些文明的终结过程中,可能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水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是一个贯穿全过程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理解水与文明的关系,来理解人类的发展历史。例如,通过对河流流域和人类文明历史关系的研究,可以获得对人类发展历史的深入认识。如特吉-特沃蒂教授所指出的:“对湄公河流域、莱茵河、多瑙河、赞比西河、尼罗河、黄河、亚马孙河的新的叙述,将是世界史本身,这是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人口都居住在这些国际(或国家)河流流域。”因此,通过阐释水与人类文明互动关系的历史进程,可以构建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而人类发展的历史阐释如果缺少了水的因素,那么这部历史就可能是不全面的。这也是通过水来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意义所在。

三、从水在文明交流融合中的作用看水历史

水在文明中还有一个生动的方面,那就是在不同文明交流融合中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人类的文明往往通过交流和融合获得更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水也是一种动力要素,促进了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强了文明的影响力。这种现象在人类历史上并不鲜见。下面我们对中外历史上的一些例子进行考察。

在世界文明史上,因水而促进文明之间交流交融的例子并不鲜见。在西方早期历史中,水作为一种构建文明、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在不同文明之间传承穿越,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显著影响。在古代希腊世界中,水的文明因素包括对水的认知和利用。目前已知西方早期文明中水利技术发展程度较高的是希腊克里特岛。克里特岛被公认是希腊文明较早的起源地之一,也是米诺斯文明的中心,距今约4000年的克诺索斯王宫遗址是米诺斯文明繁荣时期的代表。克诺索斯王宫遗址中的水系统被认为是米诺斯文明中水利发展的象征。在这个王宫遗址中发现了包括引水渠、城市供水的分水管网、储存设施、污水与雨水排水设施等人类最早的城市水系统。其中,最能体现文明发展的是在超过1300个房间内发现的浴室和冲水厕所,这也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浴室和冲水厕所。包括供排水设施等组成的城市水系统和浴室、冲水厕所等卫生设施,构成了早期希腊文明的重要内容。

与此同时,更有意义的是希腊贤哲们对水的思考。泰勒斯、希罗多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希腊早期思想家对水的物质属性、水在生命中的作用、水的构成成分、地球上的水循环、江河湖泊的起源等作了深刻思考,提出了诸多假设和理论,同时广泛思考了水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他们的思考主要是基于尼罗河的特征及其与埃及文明的关系。对尼罗河水文规律和自然环境的思考和探索,对于构建这些古代贤哲的哲学思想和对自然的认识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希腊宗教、神话和其他文化现象的构建也与对尼罗河的思考和探索有直接关系。在希腊,产生了大量与尼罗河相关的神话和文学作品,希腊人还信仰来自古代埃及的河神。许多与尼罗河相关的文化现象一直传播到后世的西方世界中。这就因水而沟通了古代埃及和希腊之间的文明联系,同时也构建起早期希腊世界的水文明。

将希腊水文明继承并弘扬到极致的是罗马帝国时期。如上所述,罗马帝国时期构建起人类历史上较高的水文明,这种文明的构建一方面是对希腊水文明的继承,另一个方面显示了对先前的文明,包括希腊文明和埃及文明的超越,达到构建国家认同、显示国家强大的目的,水成为构建国家权力的重要途径。罗马帝国的水文明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包括城市集中供水的原理,诸多水利技术,沐浴、冲水厕所等生活设施及喷泉城市景观等。水成为沟通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以及后世社会的一种重要因素。

埃塞克亚水利灌溉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埃塞克亚灌溉系统起源于中亚、北非地区,其具体的起源时间已经很难追溯。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亚地区的灌溉发展较早且较为成熟。埃塞克亚灌溉系统是一种集技术和管理制度于一体的水利系统。从技术层面来说,这种灌溉系统是一个河流引水系统,通过在河流上筑坝提高水位,应用自然的引力原理,修建水渠将水引到农田中进行灌溉。从制度层面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包括分配水的规则、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正是这两者的完美结合,使这一灌溉系统在人类历史上有效地发挥了作用,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水利系统之一。

8世纪初,来自中亚地区的摩尔人和北非的柏柏尔人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开始了长达近800年的统治。阿拉伯人由此将中亚的灌溉技术带到了伊比利亚半岛并传播开来,同时修建了很多灌溉设施。这些设施集合了中亚和北非阿拉伯人传统的历史经验和知识,也吸收了伊比利亚半岛其他民族的水利技术,从而融合发展出适应当地的水利灌溉系统。这个系统深刻地影响了当地人的社区组织和社会关系。到10世纪和11世纪,这一灌溉系统在伊比利亚半岛得到了大规模发展,并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灌溉状况,甚至自然景观。大面积干旱荒地、海边的滩涂沼泽都变成了农田。由于灌溉的成功发展,使得新的作物种植成为可能,阿拉伯人把其他地方的农作物引入伊比利亚半岛进行种植并获得成功,例如从大马士革引进椰枣树,从君士坦丁堡引进无花果,从中亚引入棉花等。实现了埃塞克亚水利灌溉系统发展带来的第一次文明融合。

到13世纪,阿拉伯人被逐出伊比利亚半岛以后,这一灌溉系统虽然有深深的阿拉伯文化烙印,但并没有被信仰基督教的西班牙人遗弃,而是被完全继承下来并加以发展。直到今天,这一灌溉系统仍然在当地运作良好。16世纪,以胡安-奥菲亚特为首的西班牙殖民者将西班牙的灌溉知识带到了美洲,包括相关技术和管理的法律制度,尤其是直接来源于瓦伦西亚水法庭的成熟法律法规。在美洲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西班牙殖民者运用成熟的埃塞克亚灌溉系统,将河流引入河谷中的宽阔地带,建设居民区并进行农业灌溉和发展畜牧业。对这种灌溉系统的依赖,至今延续了近500年。在今天的美国新墨西哥州北部,仍然有800多条埃塞克亚引水渠在运作,是构建当地社会的重要基础,当地的社区形成、社会关系甚至早期政府的设置都是建立在水资源的管理之上的。当然,美洲当地的印第安人也有传统的灌溉系统。因此,西班牙殖民者也吸收了当地印第安人的灌溉知识,发展出有别于西班牙的埃塞克亚灌溉系统,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西班牙文化与当地印第安人文化的融合。这是埃塞克亚灌溉系统实现的第二次文明融合。

西班牙人在17世纪以后也将这种灌溉技术带到了菲律宾。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其著作《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中探讨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埃塞克亚灌溉系统和菲律宾的桑耶拉灌溉系统之后,指出桑耶拉是一种融合了西班牙传统的灌溉系统。总之,从中亚、北非地区到伊比利亚半岛等其他地中海地区,再到美洲、亚洲,埃塞克亚灌溉系统完成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跨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融,时至今日依然对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在上文中,我们考察了水在中华文明构建、中华文明共同体和中国国家地理格局形成中的作用,重点探讨了江河的互联互通所形成的古代中华水网的作用。然而,中国是一个地理类型多样化的国家,那么在没有江河互联互通的地区,尤其是边疆地区,水是如何在文明融合中产生作用的呢?事实上,在这些地区,水以特殊的方式推动了以中原文明为核心的中华文明的传播和社会重构,扩大了中华文明共同体的范围,这包括中原水利的西传及其影响。水在中原文明的构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样形成了可以代表中原文明的独特水利要素。这些要素包括水利技术和水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其核心是河流引水灌溉工程及其管理,这与上文中探讨的古代河流网络建设是一脉相承的。通过修建运河和引水渠,实现了江河间的水上交通通达及引水灌溉农田。中原引水技术包括无坝引水河渠及有坝引水河渠的建设。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这种代表中原地区水利的独特技术范式。而在同一时期,中国西北部包括今天的陕西西北部、甘肃、新疆等地区,还没有相应的水利开发,当地社会主要是由游牧民族构成,少有农耕。战国时期,中原水利逐步向西传播。其中一个重要事件就是郑国渠的修建,这一大型工程的修建采用了中原水利的范式,对中原水利向西的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原水利向西传播最重要的时期是西汉年间。随着汉王朝抵御匈奴的战争及对西域的经营,兴起了一个兴修水利、屯田的高潮。《汉书》载,汉元封二年堵塞瓠子决口,使黄河恢复北流古道,解除了对河南梁、楚之地的水患危害后,水利在西北地区也大规模展开。“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水利采用的大多是中原水利的技术及管理,从而导致中原水利向西传播。

中原水利技术向西传播,首先成就于河西走廊。西汉王朝在稳定河西走廊地区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屯田,从而也使水利在这一地区获得发展。据《史记》载,汉武帝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屯田。《史记》载,汉武帝“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屯田在河西走廊能够取得成就,成为进一步向西域地区扩张的桥头堡,源自于中原地区的水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稳定了河西走廊的同时,西汉王朝也在西域地区开展了开疆拓土的军事行动,在两汉时期,伴随着中央王朝在西域地区的军事行动,也广泛地开展了屯田和水利的兴修。一个典型的中原水利西传事件是《水经注》所记述敦煌人索劢受命带领酒泉、敦煌的兵士上千人至楼兰屯田,也聚集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各千,“横断注滨河”,在河中修筑水坝,“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国”。据史书记载,西汉从公元前105年至公元8年在新疆屯垦113年,东汉从73年至220年在新疆屯垦147年,前后共260年。兴修水利是屯田的重要基础,也是屯田能否成功的关键。没有有效并且可持续的水利,屯田就不可能成功,更难延续下去。中原水利随着屯田而在新疆传播开来。

除了两汉时期以外,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还有唐代和清代两个水利建设和屯田的高潮。中原地区水利的西传,不仅支撑了两汉时期及随后西北地区的开疆拓土、社会重构和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以中原水利所支撑的农耕文明在西北的延伸,形成了一个以中原水利为基础的农耕文明辐射带。这个农耕文明带包括了陕西、甘肃、新疆、宁夏等广袤的地区,中原地区的水利在这一个区域构建当地的农业、促进民族融合、构建与中原一体化的地方社会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见,在中国历史上,不仅在江河纵横的中原及以南地区,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中原水利和制度的传播也对当地文明交融和中原文明延伸起到积极作用。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水在人类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事实上,人类历史上文明的交流交融往往都与水有直接关联,如河流、湖泊和海洋所形成的交通便利促成的文明交流,以及水利技术和管理制度、被赋予了特殊内涵(例如宗教、民族内涵等)的水文化要素在不同文明中的传播。因此,在人类文明的交融史上,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从文明的范式看水历史的学科与前沿

从文明的范式来看水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水与文明的构建、延续、交融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历史。而从水历史学科的角度来看,文明的范式是水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侧面,可以加深我们对水和人类文明之间关系的理解,也对人类文明史提出一些新的阐释。因此,本文将围绕文明范式下的水历史研究展开一些探讨。笔者认为,在这个基点上,水历史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文明形态下的水问题。文明表现为不同的形态,也被一些学者看作人类社会聚合的基本形式。卡诺尔-魁格丽指出,人类社会由社会群体(包括种族,民族)、多样的社会和文明三种基本形式构成。这也就是说,人类集合在一起的基本形式表现为种族或民族形态、跨越种族和民族的社会及文明三种形式。这里所指的文明是一种可以用生产力、文化等衡量的发展程度。文明可以作为集合人们的形式,不同的民族和社会的人们可以共享一种文明。人类可以以某种文明的方式聚合在一起。同时,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文明。法国学者费尔南·布罗代尔提出,可以从地理区域、社会、经济、思维途径四个方面来理解文明。文明既是一个地理范围内的地域特色所形成的人类集合体,也是不同的社会组织和存在方式;既是由人类生产方式驱动的社会,也是由不同思维、思想和相关现象所形成的人类集合体。这些论述表明,人类的文明既是一种体系性形态,也是由不同的层面构成的。总体而言,文明反映了人类社会构建起来的一种精神、社会、物质的综合体系,具有社会进步标志和特定形态特征(如地域特征、宗教特征、技术特征、社会特征等)及特定要素的组织。据此,我们可以理解,文明既有跨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整体性,这一点可以理解为文明的全球性;与此同时,文明还有区域性、地方性等特征。从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也表现出民族性和宗教性等社会属性。既然文明具有体系性的特征以及地域性、社会性的层面,那么在文明范式下的水历史研究也应当遵循这些特征。也就是说,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分别对地方文明、区域文明和全球性文明中水的角色和历史过程进行研究,同时也可以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宗教等文明构建过程中水的因素。

二是水在文明构建中的作用。在人类文明的构建和发展过程中,水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通过何种途径参与了文明的构建,乃至于最终如何成为文明的一个部分,等等。这些都是水历史研究的鲜活课题。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还是古代埃及文明、希腊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河文明等,其形成和发展都和水有直接关系。水也促进了文明的提升,包括通过灌溉发展提升农业文明,以及通过水动力的使用促进生产力的提升和生产关系的改变等。

三是水在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中的作用。水不仅参与了文明的构建和提升,还通过与不同文明中其他要素的融合,形成了其在不同文明中的特征。这往往会形成一种以水为中心的文明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水文明。由于水在不同文明中从观念、信仰、艺术、制度、生活方式和技术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征,因此水的文明现象往往也是一种区别于其他文明的象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这一过程中,一些特定的要素如水的相关技术、管理制度和文化等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水的要素在不同文明的传播中既满足了文明对水利用的需求,也促进了文明的融合。因此,水在不同文明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动力作用。这种作用应该得到更多的分析研究,从而获得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新认识。

在上述三个维度中,我们可以形成对文明范式中水历史的研究体系。我们的学科建设也可以围绕这种体系展开。

就水历史研究而言,研究历史上的水问题是学科立足的重要基点。然而,水历史研究在近年的发展中也关注另一个重要方面,即服务于化解当今的水危机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诉求。因此,水历史的研究一直强调其在服务现实发展中的作用。前任国际水历史学会主席、著名水历史学家约翰-台蒙荷夫指出:“理解我们和水环境的历史互动中的种种作为,对于我们形成未来如何去和水互动的愿望至关重要……历史,具体到水历史,不再是叙述谈论过去的成就,而是一个历史学家潜心地致力于积极帮世界上所有地区提升可持续生计战略以及为了未来的社会生态系统而探索过去的领域。”同样地,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水在人类文明构建和交融中的作用,也可以基于历史去思考水的现状与未来。这是在当今科学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在水历史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研究获得水管理的智慧和教训,学习历史上水管理的有益经验,同时避免重犯历史上治水管水的错误。同时,我们也应该探索为什么历史上一些水管理的原理、制度和实践能够延续至今,而有的则不能延续,包括历史上诸如罗马帝国时期一些宏伟的水利工程的废弃。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从历史上吸取哪些教训?这些都是水历史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具体到文明的范式而言,我们应该探索水和文明的关系是什么,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文明中水的角色是什么,水如何支撑文明的延续,又有哪些文明因水而衰败,其中的教训是什么,等等。通过水的视野,我们可以获得关于人类文明发展新的认识,提出新的阐释。

从水历史服务现实的基点来说,水历史研究还需要思考当今和未来的水管理,为其提供历史脉络、历史智慧和经验教训。从文明的范式来理解水历史,我们可以认识到水在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中的角色,为水的文明因子在当代和未来的延续提供支持。因为水文明不仅是一个历史过程,对今天更具有重要的价值。历史上的水文明应在当代得到延续和弘扬,人类应迈向新的水文明。这是近年来提出并探讨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人类可以通过构建水文明来支持当代文明,化解水危机,助力可持续发展。

因此,如何延续人类历史上水的文明脉络,以及如何通过不同国家、地区,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共同努力,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下构建起全球水文明,这是当代水历史研究的前沿课题。具体到中国,我们应当重视探讨水在中华文明构建、发展和延续过程中的角色,为今天中国的水管理提供历史智慧和经验。

结 语

人类的生存及人类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延续,都离不开水。人类可以不依赖森林、耕地、草原等资源而生存,但没有任何社会可以无水而延续。因此,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和水互动的历史,也是一部水历史。通过水的视角认识历史,我们可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许多新的阐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水对社会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其作为一种物质的意义,水影响了人类的生计、社会关系、社会组织、文化和文明的构建。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人类与水的历史关系,其中就包括文明的范式。在文明的范式下,水既是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构建要素,也是文明发展与延续的支撑要素,同时水在文明之间的交流、交融中也起着推动作用。很多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交融因水而实现,并进而形成新的文明现象。基于文明的范式研究水历史,我们可以对水和人类的历史关系有新的理解与阐释。基于文明范式开展水历史研究,我们可以聚焦于水与人类文明构建的关系、水在支撑文明发展和延续中的作用及水在促进文明交流交融中的动力作用等。在今天,我们更应该研究水文明的延续,厘清不同文明中水历史的脉络,探寻历史上水管理的智慧和经验教训,以服务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人和水之间的关系、水和文明之间的关系发展到水文明,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通过构建水文明应对当今的水危机,是一个前沿话题,水历史研究也可对此开展研究。

原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25年第1期,注释从略。

来源:思想与社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