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5人入选!北航曹芳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6-04 16:36 6

摘要:曹芳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主要做仿生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及益生菌代谢调控与转化方面的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Nanotechnol.、Sci. Adv.、Angew. Chem. Int. Ed.

原创 航小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日前

2024年 “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TR35)中国榜单揭晓

共有35位青年科学家获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曹芳芳教授

入选2024年TR35中国榜单

曹芳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主要做仿生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及益生菌代谢调控与转化方面的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Nanotechnol.、Sci. Adv.、Angew. Chem. Int. Ed.(4)、Adv. Mater.(2)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9篇,其中ESI高被引4篇,热点论文1篇;授权国际和中国发明专利3项;申请新加坡卫生科学局认证保健品1项;与日本Zeria Pharmaceuticals 签署NDA并开展临床前评估;主持新加坡国家医学基金等项目,受邀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Nanoscale Horiz期刊青年编委。

课题组网页:https关于TR35

TR35榜单由《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于1999年设立,旨在表彰全球范围内35岁以下,在科技创新方面展现出卓越潜力与影响力的青年科学家。自2017年TR35中国区榜单设立以来,已成为全球最具规模和竞争力的区域性青年科技奖项。此次曹芳芳教授的入选,既是对其在纳米生物技术与益生菌治疗交叉前沿领域创新贡献的充分肯定,也彰显了其科研工作的原创性和国际影响力。

曹芳芳构建了“纳米酶复合益生菌”新体系,成功克服益生菌在肠道环境中“存活难和功效差”两大难题,显著提升肠炎和肠癌的治疗效果。

益生菌作为肠道疾病治疗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在体内存活率低、定植能力弱、功能易受抑制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应对这一挑战,曹芳芳教授团队致力于开发具有更强抗逆性能和代谢活性的工程化益生菌,以提高其治疗效果。

与传统采用基因工程表达天然酶增强功能的方法相比,曹芳芳团队提出了一种更为高效可靠的新策略——通过化学方式将功能性纳米酶修饰于益生菌表面,从而显著提升其稳定性、功能可控性及环境适应性。

在肠炎模型中,针对益生菌难以存活与定植的难题,曹芳芳团队设计了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纳米酶复合益生菌,能够有效清除氧化应激环境,显著增强其治疗效能。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并获得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授权。

此外,为提高益生菌在肿瘤治疗中的代谢能力,团队还开发了促氧化型纳米酶进行功能化修饰,应用于肠癌模型中,亦取得优异疗效,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并获得中国发明专利。

“此次获奖是对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前沿交叉领域中持续探索与创新能力的充分肯定。我深感荣幸因在纳米材料与益生菌疗法研究方面的进展而获此殊荣。相关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合作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曹芳芳表示,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创新活力不断释放,科研环境日益优化,为青年学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坚实的成长支撑。

目前,曹芳芳团队开发的纳米酶复合益生菌产品已申请新加坡卫生科学局的保健品认证,并与日本知名药企Zeria制药达成合作,开展临床前评估,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与产业转化潜力。

展望未来,北航将继续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营造自由、开放、富有活力的科研生态,推动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原始创新成果涌现。曹芳芳教授团队也将持续拓展纳米酶-益生菌技术的应用边界,为解决生物医学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贡献力量。

聚焦前沿,攻坚克难

勇挑大梁,敢为人先

北航青年学者将继续砥砺前行

在重大科学难题中深耕细作

让青春在科技强国中绽放异彩!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